【專欄】拜登政府陷入政治絕望循環


一、世界對美國的信賴動搖
2023年12月18日,《華爾街日報》刊登了一篇名為「拜登外交令人絕望的循環」的評論文章。該篇報導的專欄作家沃爾特·羅素·米德(Walter Russel Mead)指出,拜登在國內的弱化使美國的權威和威懾力受到阻礙,其結果是國際局勢惡化,同時拜登在國內的聲望也下降,這就形成一種惡性循環。目前離美國總統選舉不到一年的時間,拜登政府正陷入政治絕望的循環當中。國內的弱化削弱了他在外交關係的權威,惡化的國際局勢也損害了他在國內的聲望。
他的外交政策並不成功。在烏克蘭問題上,西方國家存在著分歧,這就會給與普丁對於勝利的期望。在中東,對於以色列在早期的同情正在減弱當中,停火的要求逐漸增強。此外,像黎巴嫩等伊朗的傀儡集團正在加強攻擊。

國際對以色列的早期同情正在減弱當中,停火的要求逐漸增強。/X畫面

這是一個無法確保美國利益和價值的世界,也是無法遏止走向戰爭而充滿敵意的世界。印太地區目前相對比較安靜,但這是因為中國正在採取漸進式的應對措施,實施所謂的「捲心菜戰術(Cabbage Tactics)」的緣故。他們在該地區建造新的人工島,並將之變成軍事基地,對美國艦艇和飛機進行騷擾,侵犯台灣的領空。捲心菜葉就一片片在生長著。
最近,中國把注意力放到菲律賓的排他經濟水域(EEZ)中的豐富漁場以及附近的淺灘和環礁。菲律賓EEZ內的斯卡伯羅礁(Scarborough Reef , 中文:黃岩島)和第二湯姆斯礁(Second Thomas Shoal,中文:仁愛礁)長年以來一直吸引著漁船,但最近卻是中國海上民兵和沿海巡邏隊出入其中。
菲律賓曾經掌控黃岩島直到2012年,但中國卻在沒有法律的根據之下擴大了對其南海大部分領土的要求,正把菲律賓趕出去。菲律賓的漁船仍試圖在這個海域進行漁業活動,但中國的海上民兵和沿岸巡邏隊透過橡皮艇、浮標和「長距離音響設備」進行騷擾。
去年12月,中國船隊使用水炮與該地區的船隊發生碰撞,而該菲律賓船隊正運送燃料和食物給當該地區的船員。馬可仕總統尋求外交解決的同時,在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峰會期間,與習近平主席會談。然而,對於馬可仕總統的要求,習主席的回答令人失望而且模糊。自高峰會議以後,中國的敵對行為變得更加嚴重。

假如美國的實力看起來是在減退的話,那麼南海的衝突加劇的危險性是會增加。這正如在全球其他地方所發生的情況一樣,令人絕望的循環是真實存在的。如果拜登總統不能重新建立他本人和美國的可信賴性的話,在下一次美國總統選舉之前,就會預期有更多的衝突、更多的捲心菜葉。
 二、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對美國的信賴動搖」
在美國內部,對南海局勢的危機感是正在形成當中,而這個危機感本身是自然而良好的。但是,我們需要回顧歷史的流程,來思考: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對美國的信賴動搖」的情況,並思考未來可能會發生什麼。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到冷戰結束之前,可以說是美國一國獨大的世界。美國僅憑其存在就能引領整個世界。但轉機應該是在2001年的美國所發生的911恐怖襲擊事件。全世界見證了唯一超級大國的「脆弱性」。儘管如此,根據GDP(美30.1%(1)、中3.5%(6)、日14.6%(2))和國防開支(美43.1%(1)、中3.0%(6)、日6.1%(2))來看,美國一直是出類拔萃的超級大國,但在全球性課題的轉變(例如恐怖主義、氣候變化等地球規模的問題)之下,只是靠著美國單純的存在已不再足夠,美國無法以其一個人來獨自應對。換句話說,它變成了「唯一需要幫助的超級大國」。正是在這個時候,美國提出了「負荷分擔(Burden sharing)」的概念,換句話說,這是面對新的現實,尋求同盟國在可能的範圍內分擔責任。
另一個轉折點是在2010年。中國的GDP超越了日本,而成為第二大經濟體(美22.6%(1)、中9.1%(2)、日8.7%(3))。在國防開支方面(美44.8%(1)、中6.4%(2)、日3.3%(5)),中國自2008年以來一直保持第二位。換句話說,這是「中國成為超級大國的開始」。隨後,中國透過經濟規模的急速擴大,走上了想要領導的傳統趨勢而與美國對立。
三、無法獨自解決衝突
現在,美國在經濟規模(美25.4%(1)、中17.8%(2)、日4.2%(3))和國防開支(美39.7%(1)、中13.2%(2)、日2.1%(9))兩方面,仍然可以說是唯一的超級大國。只要有決心,它就有能力領導世界,但由於國內的分歧,美國感到疲憊,而且意志動搖。從歐巴馬在2013年9月宣布「我們不應該是世界的警察」的發言至今已經過了十年。這正是「分擔挑戰的時代」,亦即透過擴大同盟國和夥伴國的參與來彌補的challenge sharing。
在應對國際衝突方面,挑戰的分擔意味著共同責任。不能獨自去制止衝突,這意味著與傳統相比,要結束衝突變得更加困難。在2024年的美國總統選舉中及其後,美國外交政策是否會發生變化?台灣也必須密切關注並持續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