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推動「氣候智慧型農業(CSA)」刻不容緩

傳統農業靠天吃飯,對氣候變遷的承受力極度脆弱(例如氣溫上升導致紅豆菌繁殖並摧毀了中美洲各地的咖啡農場),氣候變遷正在徹底改變農民的生活,隨著全球氣候變化不斷加劇,保障人類糧食安全與減緩氣候變遷影響,已經成為全球必須共同面對的課題。
氣候變遷對全球糧食安全具有深遠影響,並透過影響土壤肥力和碳固存、微生物活動和多樣性以及植物生長和生產力,對全世界的農業生產產生了重大影響,預計未來50年,僅乾旱壓力就會限制地球超過一半耕地的生產力。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第六次評估報告資料顯示,如果在不採取任何適應措施的情況下,全球平均溫度每升高1攝氏度,小麥、水稻和玉米將分別減產6.0%、3.2%和7.4%,將嚴重威脅全球的糧食安全,人類急需增強農業應對氣候變遷的適應性和韌性。為此,聯合國糧農組織首次於2010年提出「氣候智慧型農業(CSA)」,將其作為應對氣候不斷變化的農業生產戰略。

圖/擷自「氣候變遷、農業和糧食研究計劃」( CCAFS) 網頁

氣候智慧型農業係綜合考慮經濟、社會和生態環境等因素,是一種既能提升糧食生產暨安全保障能力,又能實現減排固碳和緩解氣候變遷,降低氣候變遷相關風險和脆弱性的農業經營新模式,氣候智慧型農業對於全球糧食安全至關重要。氣候智慧型農業透過識別特定的氣候挑戰(例如新的天氣模式、較短的生長季節、乾旱或大雨)並找到克服這些挑戰的正確方法,幫助農民適應不斷變化的氣候,同時對生物多樣性和氣候產生正面影響。氣候智慧型農業的基礎是使用感測器網路、數據分析、自動化和即時監控來幫助農民提高農業活動的效率和整體運作。具體的做法包括:運用各種工具來評估氣候風險和脆弱性,同時考慮當地生態系統和特定作物:找到正確的組合來管理特定農場的氣候挑戰,並增強對未來影響的抵禦能力,使氣候智慧型農業變得更「智慧」。
實施氣候智能型農業的好處:提高農業生產力,透過優化水、肥料和其他農業投入的使用來提高作物產量:減少溫室氣體(GHG)排放,透過保護性耕作、種植覆蓋作物、準確施肥可減少農業溫室氣體排放:減少污染和其他環境危害,依靠生態友善的方法來減輕環境破壞。在盧安達,採用氣候智慧型農業將產量從不到15噸增加到近62噸,在布隆迪,傳統農業每公頃產量約12噸,使用核子方法的產量超過 37 噸,確實有助於創造收入、創造就業機會並保障數百萬非洲人的糧食安全。
儘管氣候智慧型農業有許多好處,但因為缺乏知識和意識,初期的成本很高,特定市場仍然很小(美國農業部投資超過31億美元,來支持氣候智慧型商品的生產和行銷,擴大美國氣候智慧型商品的市場),資金或技術支援不足等因素,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
氣候智能型農業利用數據和技術的力量,以更少的資源生產更多的產品,已成為適應和減緩氣候變遷的關鍵作法。對於小農而言,現在學會適應氣候變遷並為未來的氣候衝擊做好準備,可能意味著生存和滅亡之間的差異。中國大陸已積極展開多個氣候智慧型農業試點示範,據稱示範區作物平均增產8%以上,間接二氧化碳排放量較傳統耕作降低10%;中美更在“氣候智慧型農業圓桌會”上決議,共同推動氣候智慧型農業全球化發展;澳洲政府在2023-24年的五年內制定了3.021億澳元的氣候智慧型農業計劃(Climate-Smart Agriculture Program),用於氣候智慧型永續農業計畫,讓農民能夠適應新出現和預期的氣候變遷挑戰;歐盟委員會透過《歐洲綠色協議》和《農場到餐桌》政策,來減少農業溫室氣體排放,增加碳固存,增強農業生產的復原力;糧農組織《2022-2031年戰略架構》也依靠氣候智慧型農業來實現所謂的「四個更好」(更好的生產、更好的營養、更好的環境和讓所有人都過上更好的生活)。
台灣仍以小農暨傳統農業為主體,氣候智慧型農業並未廣為農民採用,將難以應對極端氣候的重大衝擊;主要原因在於農民不熟悉氣候智慧型農業的農作方法、無足夠資金投入、經營風險高以及強化品種適應能力的科研能力減弱等,未來極需政府為農民量身訂製應對氣候變動的解決方案(例如選擇性育種並推廣種植更能抵抗極端溫度和降水的作物品種,核能和穩定同位素技術運用等),並透過政策法規獎勵及技術培訓推廣,來提高農民及企業的投資意願,減輕全球暖化對作物生產的影響,有效應對糧食供應風險和氣候變遷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