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政策巨砲」失靈 中國經濟「走頭無路」

路透社在23日發表了一篇專論,對中國目前的經濟現況用了一個相當合適的用語-《面臨堵塞不通的感覺》。

事實上,中國領導部即將於下個月召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全人代)。全人代受到市場壓力,被要求要做出大膽的政策決定,以促進經濟長期的成長。

今年初,中國股市因為股民們對於成長的憂慮而下跌至五年以來的最低點,通貨收縮已嚴重的來到全球金融危機以來的水準。就有人將此與《2015年中國領導部面臨被迫採取行動一事》相提並論。

但是,德國商業銀行(Commerzbank)的中國資深經濟學家(senior economist)吳霆(Tommy Wu)指出:“目前的狀況其實是更加複雜。”他說:“對於中國來說,今年是朝經濟穩定發展至關重要的一年。”

中國在2015年的危機時,透過《下調人民幣匯率》和《加緊資本帳管制》來防止資金外流,同時把資源投入到房地產和基礎設施,並透過降息超過100個基本點(basis point,一個基點是0.01%,100個基點是1%)來克服危機。

目前,這些“彈藥”已經耗盡,選項因此就受到限制。

進一步的貨幣寬鬆可能導致與其他國家的利率差擴大而引發人民幣貶值,並導致低利率資金流入至有過剩設備的國內產業,而這會有風險使通縮的壓力更加惡化。

從目前來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將於3月5日開幕,但並未出現大規模的經濟刺激措施與壯大的改革計劃。羅迪厄姆(Rhodium Group)集團的合夥人洛根·萊特(Logan Wright)表示:“不太可能釋放‘政策巨砲’。這是因為只靠到目前為止的作法,已經沒有什麼好的選項可以來促進經濟成長。”

逃離的投資人於對中國當局沒有提出《解決結構性問題的路線圖》表示不滿。市場需要的是明確而且長期的計畫,例如清理房地產部門、重組地方債務、減少《依賴債務來過度投資》,並實現《以依賴家庭消費為基礎的持續成長模式》等。

共產黨討論中長期的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三中全會)本來被認為將於2023年年底舉行,但連日期都沒有確定。

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預計李強總理將作出政府工作報告,並設定今年的經濟目標,包括穩定的5%左右的經濟成長和設定以《國內總生產毛額(GDP)3%》為基礎的財政赤字。

但是,分析師指出,沒有新的政策而僅設定與去年相同的目標,將不僅不會增強信心,反而有危險會去損害到信心。根據深思咨詢(Fathom Consulting)的估算,目前每投資10元到中國經濟中,增加的產出僅為0.2元,比2002年的2.1元有所減少。在需求方面,消費者的信心也是低迷的。

Trivium China(策緯諮詢)的經濟分析師喬·帕塞爾(Joe Pycelle)指出:“投資者和企業都缺乏信心。但是,根本原因在於消費者的信心。”他說:“最有效的因應方法是實施改革,使更多現金流入消費者的腰包,但是習近平主席一直對發放現金和優厚的社會安全保障持消極態度,因此,這種可能性很低。”

經濟學家和投資者現在期待的再平衡政策是習近平在2013年宣布的,但中國從未付諸實行,而債務水平是以《比經濟更快的速度》在成長中。

一些分析師指出,中國領導部們似乎更傾向於優先考慮社會穩定和國家安全,而不是經濟成長的持續性,這是因為:中國政府對於不同的發展模式所可能引起的混亂有所擔憂的緣故。
美國企業研究所的中國經濟專家德瑞克·西澤斯(Derek Scissors)表示:“中國因為自己的選擇而走頭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