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東南亞枯萎的民主化道路

泰國地產商賽塔(Srettha Thavisin)獲軍方支持,成為新任總理/X畫面
泰國地產商賽塔(Srettha Thavisin)獲軍方支持,成為新任總理/X畫面

在東南亞國家,最近發生了一系列民主倒退的情況,這種倒退包括了對於選舉結果的蔑視以及選舉的公正性被質疑的現象。這些情況可以說是民主主義的倒退。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東南亞國家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一、緬甸:在政變之後,陷入泥濘

首先,在兩年半前,緬甸的軍隊發動政變,完全無視選舉的結果。 七月的時候,軍方宣布將《自政變以來一直實施的緊急狀態宣言》再延長半年。 他們超越了憲法所設定的最長兩年的限制,而一步步要將他們的統治變成長期的統治。 民主派的領袖翁山蘇姬仍然被拘禁,儘管在8月1日,她被特赦而刑期從33年縮減到27年。 即使如此,78歲的翁山蘇姬要等到超過100歲才能重獲自由。 雖然刑期的縮短可能被認為是軍方的懷柔政策,但緬甸並未以此為一個轉機而看到對話開始的跡象。 軍隊與民主派勢力之間的戰鬥陷入泥沼,人權的狀況就不斷走上惡化一途。 根據緬甸人權組織的報告,軍方的攻擊和鎮壓已造成至少3861位平民在過去兩年半中喪生。 特別嚴重的是,軍方是空中進行無差別的攻擊。 今年四月,軍方對西北部村莊進行了空襲,造成了包括兒童在內的168個人死亡。
《軍方從中國和俄羅斯進口武器》

在政變之後,緬甸軍方從俄羅斯和中國等國家進口了至少相當於十億美元的武器和原材料,並對平民進行攻擊,這是聯合國的報告所指出的。 在歐美國家實施經濟制裁的同時,俄羅斯和中國卻是明確的支持軍方, 而日本自從宣布停止新的ODA(政府開發援助)之後,則尚未制定新的政策。日本的一位外交官表示:“軍方不聽從意見,包括日本在內,沒有人有方法可以動搖軍方。”
二、泰國:無視選舉的民意
 
選舉是民主主義的基礎,而無視選舉結果的這種現象在緬甸的鄰國=泰國也發生了。 自2014年軍方發動政變奪取政權以來,軍方成的員就一直擔任總理。
在今年5月的選舉當中,倡導王室改革和削減軍方影響力的在野黨“前進黨”獲得了追求改革的人士之支持, 這個剛成立不久的改革派政黨就成為第一大黨,並取得了歷史性的勝利。 八個政黨同意組織一個以“前進黨”領袖皮塔(Pita Limjaroenrat)為首相的聯合政府,並確保了下院超過60%以上的議席。 但是,該黨領袖皮塔並未被任命為總理。 這是因為在政變後所制定的憲法中,除了選舉產生的500名下院議員以外,還增加了《由指定所產生的250名的上院議員》參與總理的指名。

上院議員是在軍政之下由保守派所任命的。 皮塔幾乎未能獲得支持,而無法取得過半數的席次。 “前進黨”在選舉綱領上,列出了要改革《禁止對王室中傷的不敬罪》,而這就被認為是招來上院議員強烈的反彈。更且前進黨被迫陷入困境當中,泰國憲法法院暫時停止了皮塔的議員資格,而其理由是要審理:皮塔擁有電視公司的股票而參選是否違反憲法?

泰國憲法法院到目前為止,採取了傾向於保守派的判斷,例如曾將改革派的在野黨加以解散等等。 此次首相的選出陷入混亂,在議會中,要排除前進黨,而找出把親軍方的政黨納入聯合政府,就私底下進行,結果地產界商人賽塔(Srettha Thavisin)成功獲得國會表決通過而成為新一任的首相,而泰王也火速批准賽塔擔任總理。軍方等的統治階層為了掌握影響力,就創建了的各種制度,而這些制度就阻礙了在選舉中所被展現出來的民意。
《枯萎的民主化的機運》
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是一個包含社會主義國家在內而具有各種政治體制的國家之集合,其中也包括了泰國和緬甸。 在2007年所採納的ASEAN憲章中強調了其目標是「民主」、「法的統治」和「人權的保障」。 在東西冷戰結束之後,全球各地的民主化趨勢開始浮現,這是ASEAN憲章被通過的時代背景。 但是,經過15年多,由於中國等権威主義國家強化其國際的影響力,這就使得民主化的機運並沒有提升。
三、柬埔寨:從民主國家走向事實上的一黨專政
 
象徵這個情況的代表性國家就是柬埔寨。 經歷了波布( Pol Pot)獨裁政權和內戰的時期之後,柬埔寨於1993年在聯合國的監督下舉行了選舉,而重新成為一個民主國家。 但是,現在柬埔寨正轉變為事實上的一黨專政體制。 在七月舉行的國會選舉中,洪森(Hun Sen)首相的人民黨佔了125個議席中的120個,獲得壓倒性的勝利。 在過去的十年裡,洪森政府已經嚴厲打壓威脅其自身政權的在野黨,而其起因可以追溯到2013年的國會選舉。 人民黨與最大的反對黨—救國黨的票數相比,是僅以4%的微弱差距獲勝。 四年後,救國黨的黨首以涉嫌要推翻政權為理由而被捕,救國黨就在國會選舉之前被解散。 結果,2018年的國會選舉就在最大的反對黨缺席的情況之下進行,而執政的人民黨就獨佔所有的議席。 在今年的國會選舉中,由於主要的反對黨因為提交文件不足的理由而被排除在選舉之外,人民黨又再次取得了壓倒性的勝利。

洪馬內(右),柬埔寨政治人物與軍人、現任柬埔寨總理、柬埔寨國民議會議員兼四星上將。他是前任柬埔寨總理洪森的長子/X畫面 
<br />
洪馬內(右),柬埔寨政治人物與軍人、現任柬埔寨總理、柬埔寨國民議會議員兼四星上將。他是前任柬埔寨總理洪森的長子/X畫面

洪馬內(右),柬埔寨政治人物與軍人、現任柬埔寨總理、柬埔寨國民議會議員兼四星上將。他是前任柬埔寨總理洪森的長子/X畫面

《打壓反對黨是否意味著權力世襲?》
 
在國會選舉之後,洪森表示要把總理的職位傳給他的長子洪·馬內(Hun Manet)。 有人就認為:過去十年中,洪森對反對黨的執拗打壓,是為了確保權力的世襲。美國批評這次的選舉「既不自由也不公正」,而日本也表示擔憂。 但是,洪森似乎完全不介意。 十多年前,中國超越日本成為最大的援助國家之後,中國的支持就在背後發揮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在國會選舉的結果出來之後,習近平就以賀電給與祝賀。中國根本不關心民主和人權,這種態度就支持了権威主義政權的崛起。
四、中俄威權治理帶來負面示範
由於各國的文化背景、歷史發展都不相同,因此民主主義實施的程度都會有所不同,但這次,我們可以看到,中國的崛起,讓人們看到習近平想要在全世界推動威權主義的野心,而其典型的影響就在柬埔寨與緬甸。自由市場經濟的發展,會帶動個人的發展,因此民主主義是適合時代發展的潮流,但自由市場經濟有時候會發生貧富懸殊、大量失業的現象,而造成威權主義的抬頭。在中國與俄羅斯的影響之下,台灣的民主發展正好是對抗威權主義的一個示範,這是我們值得驕傲的地方,我們必須更深化民主主義在台灣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