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析評2024總統參選人的「文化政策」(一 )

總統及立委大選即將於明年1月13日登場,選戰倒數28日,白綠藍(依抽籤號碼)三組總統參選人除了在台灣外交、國防、內政,甚至兩岸關係提出他們的施政藍圖之外,文化政策可以說最為不被重視的議題,不會在媒體版面上出現彼此針鋒相對的叫罵攻訐,甚至殺到見骨的激情。但文化政策絕對不是三組總統參選人說了算,更需要加以檢視、批判其論述是否符合台灣文化環境的需求。
尤其台灣「後殖民時代」轉型正義未竟全功,文化政策也是能否沉澱、建構出「台灣文化」的關鍵,更是代表參選人對自己國家文化視野、國家認同的指標,也是關乎參選人本身的文化精神素養的問題。

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維基分享

根據本文針對民眾黨柯文哲、民進黨賴清德、國民黨侯友宜三位總統參選人文化政策加以分析、評比,分為較好A級、普通B級、最差C級;而這個標準是建立在三個面向予評比所得的結果,其根據是具備:1.對台灣「文化主體性」的認同程度;2.對文化藝術的認知與涵養;3.參選人在過去施政的執行、實踐能力與否。
根據上述條件、理念檢視這三位總統候選人的文化政策論述是否完善,本文首先析評最差C級,是屬於中國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的「文化政策」。
2023年11月8日侯友宜前往苗栗三義木雕博物館參訪時,同時發布五大文化政策主張,以「文化相生,共營台灣;兩岸對話,文化先行」為主軸,目標「擦亮金馬、重振故宮,打造中華文化中心」。

國家音樂廳屬於中國文化的建築-維基分享

侯友宜身受黨國「大中國文化教育」洗腦,確實從骨子裡散發著復興中華文化的使命與熱情,從這一文化政策宣示不難看出他缺少台灣文化主體性的認同。其公布五大文化政策目標是要「擦亮金馬、重振故宮,打造中華文化中心」,其析評如下:
一、打造中華文化中心,就是復興中華文化。事實上,「復興中華文化」與台灣何干?更何況中國共產黨自十八大以來,習近平提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是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弘揚。不久前死因成謎的中國總理李克強,生前還要求所有的華人要在全世界範圍內發揚和宏大中國的文化。這對中國的鄰國來說,中華民族的復興可能更具赤裸裸征服和控制。
侯友宜要為敵人「打造中華文化中心」,如何產生台灣文化,等於對建構台灣文化的蔑視,其如何說服台灣人?
二、重振故宮?更是不知所云?世界有兩個故宮,不知他要重振哪一個故宮?本文深信他指的應該是台北故宮。然以台北故宮而言,中國宮殿式的建築豪華、雄壯的屹立在台北外雙溪,典藏數量七十萬餘件,世界排名十大博物館之一,每年參觀人數疫情期間不算也有幾百萬人的參觀人數,侯友宜如何重振?跟中國北京故宮串聯、合作聯展,互相交流以加強中國古文化在台灣的教育作用嗎?台灣嘉義有一個故宮南院還不夠嗎?台北故宮於1965建造完成開放參觀,用以對照於中共當時「文化大革命」紅衛兵破壞古文物。國民黨肩負復興中華文化,並確立以中國文化在台灣的教育洗腦作用,重振故宮不就是加強對台灣進行文化思想教育洗腦嗎?


三、擦亮金馬,侯友宜說話不精準如上所述之外,「擦亮金馬」到底是要擦亮金門、馬祖,建立金廈大橋與「匪區」發展觀光事業,還是要擦亮「金馬獎」?還是兩者兼而有之?若「金馬獎」,2018年55屆金馬獎頒獎典禮上,中國導演張藝謀受邀頒發最佳新導演時稱「這麼多年輕導演的作品,代表著『中國電影』的希望。」觸動了台灣敏感神經。但在頒發「最佳紀錄片」獲獎作品時,《我們的青春,在台灣》導演傅榆上台發表獎感言:「希望我們的國家可以被當成一個真正獨立的個體來看待,是我身為一個台灣人最大的願望。」致辭被中國指控支持台灣獨立,宣布暫停中國電影和人員參加第55屆以後的金馬獎,亦波及香港電影的報名。
導演李安曾說的一句話:「藝術歸藝術,我不希望有任何政治來干擾金馬獎,希望大家尊重這一點,請大家也給電影人尊重」。藝術雖然無對錯,但藝術歸藝術這是一種錯覺,侯友宜如何擦亮金馬?
因此,候友宜的文化政策由於黨國屬性的嵌結關係,文化政策無不顯示指向「復興中華文化」,意欲與中國共存、共榮,足以造成台灣失去文化主體意識的內在潛因。更何況中華文化已經是共產黨合理性存在,「同屬一中」而意欲併吞台灣?那麼「復興中華文化」是否有引狼入室之險?所以本文檢視中國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的「文化政策」,三組當中最差的C級,不及格。即使候友宜在新北市「侯侯做代誌」,在過去施政的執行、實踐能力尚可,但因出身警界自我文化涵養顯然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