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林衡哲八十回憶集》自序(一)

大一時就開始迷羅素的著作

我在進台大醫科一年級時,書架上就有英文版的《The Portraits From Memory by Bertrand Russell》和《Bertrand Russell The Passionate Sceptic by Alan Wood》,到了大二時,去聽殷海光的演講,才知道他也是「羅素迷」,大四時,開始翻譯處女作《當代智慧人物訪問錄》,譯完之後,我把稿子寄給文星書店,據說是李敖推薦給老闆蕭孟能,才使我的書列入《文星叢刊》第142號,並獲得4200元的稿費,此書包括:羅素、卡薩爾斯及以色列國父班固理安等14人,經此鼓勵,我再接再厲在醫科畢業之前,翻譯《羅素回憶集》和《羅素傳》這二本譯作,因為李敖文章觸怒國民黨政權,蕭孟能不得不關閉「文星書店」,我也祗好去拜訪在「文星書店」隔壁開「長榮書店」的張清吉先生,他看到「文星書店」關門時,人山人海的景像,他也正好想轉型出版對社會有貢獻的好書,因此我就適時鼓勵張先生説:「人死留名,虎死留皮,與其出版一些雜七雜八的英語會話書,不如有系統的翻譯一套世界名著,對台灣讀書界會比較有貢獻。」張先生也從善如流,加上他本人也頗受日本《岩波文庫》的影響,就答應先後出版我翻譯的《羅素回憶集》和《羅素傳》,而成為《新潮文庫》的創刊的第一部和第二部,出版後,一時洛陽紙貴,甚至連殷海光教授,親自來書店拜會張先生,並鼓勵他多出好書,同時也使張清吉對這種高水準的書產生信心。後來我又陸續替《新潮文庫》編譯了六本書,才在1968年7月到美國紐約行醫與欣賞20世紀名家的音樂會,在出國之前,我拜託同班同學廖運範,替我翻譯我沒有時間翻譯的《佛洛伊德自傳》,廖同學譯筆流暢,此書的出版,宣告台灣《心理分析時代》的來臨,20多年後中國也出版了廖同學這本書,也是洛陽紙貴非常暢銷,當時翻譯一本書,等於台大醫院住院醫生五個月的薪水,因此透過廖同學的號召,有10多位醫師投入《新潮文庫》翻譯陣容,包括翻譯四本佛洛伊德名著的林克明和翻譯佛洛伊德經典名著《夢的解析》的賴其萬、以及翻譯史懷哲《文明哲學》的鄭泰安等。

催生《新潮文庫》,為台灣社會開了一扇世界之窗

總之,我在台大醫學院當學生的時代,無意中催生的《新潮文庫》,在七十年代獨裁恐怖政權下,替台灣社會開了一扇世界之窗,讓年輕人望向廣大的世界性的人文天地,使無數茫然、畏縮的年輕心靈得到一陣春風,一道陽光,同時也擴展了讀者的文化視野,滿足了讀者的求知欲,五十多年來,《新潮文庫》出書近五百種,實現了當年胡適想大規模翻譯世界名著的理想,創造了戰後台灣出版史上的奇蹟,把西方第一流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音樂家、藝術家的作品介紹到台灣來,為台灣思想界的現代化、民主化做出歷史性的貢獻。羅素的自由主義思想、史懷哲的人道主義、羅曼羅蘭的理想主義、廿世紀流行的存在主義、禪宗思想、心理分析、現代小說、現代藝術、現代電影,都透過《新潮文庫》而在台灣流行起來,這是蕭孟能的《文星叢刊》之後,影響現代台灣思潮與青年人最深遠的一套文庫,我與張清吉、曹永洋主編雖然都是平凡的人物,在張先生五十年的默默耕耘下,也無意中做了一件不平凡的事,也因此天下雜誌在2002年選張清吉先生,為推動台灣社會進步的唯一出版界人士,使我也與有榮焉。

大學時代受歐美四大哲人的影響

1968年出國之前,我可以説是台灣文化的文盲,影響我最深的是英國哲學家羅素,他培養我獨立思考的能力,並認識共產主義的真面目;德國的哲人兼醫生、管風琴演奏家的史懷哲博士,他培養了我的人道主義與和平主義的思想,以及對巴赫音樂的深度瞭解;加泰隆尼亞的卡薩爾斯,他培養我反抗獨裁的精神,同時在1970年4月15日在親自聆聽他演出《白鳥之歌》之後,他更培養我《台灣文化獨立的思想》;羅曼羅蘭的《貝多芬傳》和《約翰·克利斯多夫》,使我年輕時代變成貝多芬迷以及對音樂的終身喜愛,並且也培養了我的理想主義以及對傳記文學的熱愛。總之,我替《新潮文庫》翻譯或編譯的八本書中,「台灣」這二個字從未在我的序中出現過,當時我都以中國智識份子自居,甚至在高中日記中寫道:「我要放棄學醫,並且獻身於推動中國文藝復興運動。」我想那時,大概是受胡適之的影響吧!

在美國紐約沉醉在世界名家的音樂會

1968年7月生平第一次出國到紐約,到天主教聖瑪利亞醫院做Intern,起先三個月因為語言能力、醫院水準也沒有台大醫院好,而且醫院是在布魯克林黑人區,我有點適應不良,整天後悔來美國,但是紐約愛樂音樂季開始,我親自欣賞我一向心儀的伯恩斯坦指揮貝多芬《彌撒曲》,那是晚期貝多芬最偉大的作品之一,我心靈的震撼無法用筆墨來形容,那時我就覺得美國還是值得來的,台灣是無法欣賞到這麼高水準的音樂會,紐約是美國的音樂首都,幾乎所有的世界名家都會來此演出,於是我默默發誓,我要聽盡所有20世紀名家的演出,因此住在紐約的前五年(1968-1973),我幾乎每週二天在醫院值班,二天在林肯中心與卡內基音樂廳值班,記得生平第一次到紐約大都會歌劇院聽歌劇《卡門》時,前一天晚上在婦產科值班,才睡了不到二小時,因此欣賞卡門最後一幕,是在睡夢中欣賞,也是非常過癮。那時醫院工作平均每週超過I00小時,我還是每週至少聽二場音樂會,記得有一次在一週之內,就連續欣賞魯賓斯坦、霍洛維茲、塞金三位鋼琴大師的演出,而且他們的演奏仍然在巔峯狀態,那真是一段我人生中,音樂欣賞的黃金時代,第二年我在林肯中心附近的一家羅斯福醫院做精神科住院醫生,那時我經常有機會到林肯中心做急診醫師,就可以免費欣賞一場音樂會,我在這家貴族醫院做精神科醫師時,有三位病人是越南的退伍軍人,從他們身上以及社會上的反戰氣氛,我很早就預知美國會在越南首吞敗戰,那時我的英文辯論不夠好,因此決定以小兒科做為我的終身志業。

出國後,台灣政治意識很快覺醒,但文化上仍然受中國文化的影響

在出國之前,我都忙於介紹世界文化到台灣,並一直以中國知識份子的眼光在看世界,一直到美國之後,才發現自己居然是台灣文化的文盲,不瞭解台灣四百年苦難的歷史,對台灣的文化、歷史人物也非常陌生,一直到1968年,在美國紐約第一次參加台灣同鄉會,聽完陳隆志、周烒明、林榮勲等五位博士演講,我的台灣政治意識才覺醒過來,在此之前,我總認為不是國民黨反攻大陸,就是由中共統一台灣,從未想過台灣人也可以自己當家作主,這樣就不會在自己的土地上過著二等公民的生活。後來經歷了黃文雄、鄭自才的「刺蔣事件」、1971年由黃彰輝、宋泉盛、黃武東和林宗義四人發起的「台灣人自決運動」大遊行、以及1972年鄭紹良主持的紐約希爾頓飯店的「台灣民眾大會」,邀請彭明敏教授做主題演講,會後千人到聯合國遊行,這三件事,更堅定了我的台灣政治意識。但是在與楊牧主編《新潮叢書》(1970-75)時,我的台灣文化意識才剛剛萌芽而已,因此5年間,我們總共出版24本《新潮叢書》,除了陳芳明處女作《鏡子與影子》、施叔青的小説、楊牧三本詩集之外,清一色是海外華人著名作家與學者的作品,其中以《鄭愁雨詩集》銷得最好,後來因為劉大任《紅土印象》出了問題,主要原因是劉大任去神州大陸旅遊,對中共颇為失望,因此開始批評中國,但國民黨以為他投匪,整天派警總人士來書店恐嚇,張先生內心深深受害,所以我們三人決定停止出版新潮叢書。後來因為讀了吳濁流《無花果》、彭明敏《自由的滋味》、史明《台灣四百年史》、黃煌雄《台灣先知先覺—-蔣渭水》、李南衡《頼和選集》等書,加上l977年台灣鄉土文學論戰的影響,我的台灣文化意識完全覺醒。我慢慢地由台灣文化的文盲,蛻變為台灣文化的傳教士,不過我在紐約十年,很少有機會演講,祗在1977年美東夏令營做了一場介紹蔣渭水生平的演講,那時我的伯父郭雨新也在現場,對我鼓勵有加。

1982年南加州三件文化界大事,讓我成為「台灣文化傳教士」

1978年我由紐約搬到南加州,直到1997年底返台落葉歸根,這廿年間我遇到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尤其是音樂知已蕭泰然,我們大家一起在南加州「開創台灣文化的新時代」,可以說是我在海外推動台灣文化運動,建立台灣文化主題性的黃金時代。1982年南加州發生了三件文化界大事,使我變成了「台灣文化傳教士」:

(一)文壇老兵楊逵於1982年10月30日由愛荷華降臨南加州訪問,促成了北美洲台灣作家的大結合,那一天是戰後海外台灣人第一個「北美洲台灣文學研究會」,在洛杉磯希爾頓大飯店水牛廳成立了。在楊逵主持下,共有創始會員十四位參加:許達然、洪銘水、杜國清、張富美、陳芳明、林衡哲、謝里法、陳若曦、葉芸芸、林克明、江百顯、黃昭陽、鄭紹良以及榮譽會員楊逵,這一天楊逵演講有二百多位來自全美各地台灣文學關心者參加,聆聽他講述從《送報伕》到《壓不扁的玫瑰》的文學心路歷程,這場演講會揭開了洛杉磯台灣文化活動的序幕,也正式宣告《北美洲台灣文學研究會》時代的來臨。在此會11年(1982-1993)的歷史中有三大貢獻:(1)扮演了海外台灣人文化運動的火車頭,並促進島內外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曾先後邀請將近20位作家來美國巡迴演講,讓海外同郷瞭解多采多姿的台灣文學傳統。(2)發表了一百多篇有關台灣文學的論文,同時也讓不少會友的文學生命復活。並由張恆豪與胡民祥主編《先人之血、土地之花—-台灣文學研究會論文精選集》。(3)1989年在張良澤與黃娟努力下,在日本筑波大學舉行台灣文學史上第一次「台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有30多位來自台灣、美國、日本的作家學者參加,那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文學盛會,同時也有20多篇論文發表。

(二)蕭泰然與許丕龍在1982年11月12日催生第一屆「感恩節三千人音樂會」,促成了「南加州台灣人聯合基金會」的創立,在南加州台灣人聯合基金會(簡稱TUF)在1986年成立後頭十年,雖然歷經五位會長:吳西面、林衡哲、吳澧培、楊子清、頼英慧,但是最具特色的十年「台灣文化之夜」、十場「台灣名家演奏系列」以及催生蕭泰然的三首不朽的協奏曲,並推上國際樂壇,雖然有眾理事的幫助,以及無數熱心同鄕的支持,和蕭泰然的主持音樂節目,但是主要的幕後推手,還是當時身為小兒科醫生的我,因此我的女兒才會給我一個綽號叫「Minister of Taiwan Culture」。

蕭泰然(左)與許丕龍在1982年11月12日催生第一屆《感恩節三千人音樂會》。圖/擷自傳藝金曲網路影片

(三)台灣文化的奉獻者張良澤於1982年從日本來南加州宣揚台灣文化,那時他給一百位優秀同鄕考台灣文化常識,結果只有五位同鄕及格,當時洛杉磯同鄕會長許英智說:「我一生考試從未考得這麼壞,讓台灣人不知道有台灣文化的存在,國民黨的教育在這方面非常成功。」這句話對我是當頭棒喝,因此下決心要奉獻臺灣文化的宣揚,於是在1983年10月31日在Cerrito華國飯店,創立「台灣出版社」,1984年3月15日出版三部國府禁書(1)江文也的生平與作品;(2)無花果;(3)自由的滋味。這三部書,都是當時戒嚴時期的國府禁書,也都是促成我台灣意識覺醒的書,而且具有永恆的文學價值,我們都希望透過這些書,能普遍讓海外同鄕萌發台灣意識。這套《台灣文庫》,我邀請張良澤、張恆豪擔任顧問,並由陳芳明、張富美與我共同主編。我們推出許多受到國府當局禁止刊行的台灣文學、歷史、哲學、藝術和傳記各領域的名著,在台灣尚處於戒嚴的八O年代時期,《台灣文庫》的出版使海外台灣人,更進一步了解自己祖國的文化以及台灣多元的歷史面貎,豐富的人文內涵及先賢追求理想的艱辛歷程,到1997年我返台服務之前,共出版42部,在海外頗受同郷歡迎,同時也被美國各著名大學的東亞圖書館收藏,其中以《自由的滋味》、《無花果》、《浪淘沙》、《謝雪紅評傳》、《許曹德回憶錄》等最暢銷。解嚴後,李登輝民主時代來臨,1989年美國台灣出版社授權臺灣前衛出版社,在台灣發行《台灣文庫》,於是這套有良知的智識份子集體智慧與經驗的結晶,也同樣在台灣知識界造成不少震撼;透過《台灣文庫》,重新建構台灣人的價值觀和歷史認知,在台灣出版史上,似乎也繼《新潮文庫》之後,產生一些影響力。 專欄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