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民主化之後,台灣選舉作票機率為「零」

總統、立委的大選已經結束,在選舉過程的激情,也該恢復平靜,但有人輸不起,還在造謠興風作浪,特別是指控選務人員作票,剛開始很納悶想告訴他們,以目前的體制是絕對不可能,再看到網路上謠傳的影片後,筆者已知道他們是故意的,不想去喚醒裝睡的人,還好中選會也硬起來了,把他們移送法辦,否則一些年輕人事涉未深,可能以為真有荒繆的作票。
台灣每次選舉,其動員選務工作人員,約24多萬人,他們都是臨時動員,經教育訓練後就上線工作,其中有政黨派遣的監察員,故舞弊作票是絕對不可能,但疏失是在所難免,其誤差率到底有多少?則在於各縣市選委會之教育訓練狀況,因為每次選舉選務人員,大部份來自公教,其誤差率全國平均約萬分之一,優質的選委會誤差率有達十萬分之一,以這次總統大選之選舉人1950萬人,若差距大於4千票以上驗票是很難翻盤。
也許很多人很好奇,這誤差率怎麼估算出來,一部分是從立委、議員、代表、村里長之驗票結果統計出來,但全國性的驗票只有一次,那就是在2004年總統大選後,連戰和宋楚瑜申請規模最大的驗票,其次就是2018年台北市長候選人丁守中,該次驗票歷經13天,結果丁守中反而比原來輸3569票多輸313票,仍在400票的萬分之一以內,而其餘零零星星的驗票也都如此,甚至在選票消毀前之查驗,更是在這個誤差率內。
至於有人提電子投票,或者不在籍投票,這些中選會是可以考慮,首先從總統候選人資格的連署,罷免案、公投案的連署,都可以採用科技電子連署,不但少用大量紙張,避免造假作弊,連署書查核速度也比較快又精準,而電子投票與不在籍投票,可由中選會和教育部合作研發,先從高中以下學生的自治市長、議員選舉試辦,先從目前的紙本投票,進化到電子投票,最後成熟後再引用到全國的大選,也趁機會給孩子們,民主選舉課程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