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由對日關係談主流民意及政治運動

日本前首相麻生指出,台灣、日本、美國等理念相同國家必須要有所覺悟,為了維護台海安全穩定,要有可能會動用武力打仗的心理準備 /總統府網站
日本前首相麻生指出,台灣、日本、美國等理念相同國家必須要有所覺悟,為了維護台海安全穩定,要有可能會動用武力打仗的心理準備 /總統府網站

中國一向仇日,可是台灣人基於各種因素相當親日,蔣介石基於反共的需求也帶動民眾親日,促使台灣主流民意明確的親日。中國法統勢力意圖藉中國力量對抗本土勢力,不得不跟著中國仇日,意圖推展政治運動,鼓吹反日,中國國民黨也跟著中國法統勢力反日,又因為積極爭取政治版圖,不得不追求主流民意,也就是親日,產生既親日又反日的奇怪動作。造成中國國民黨崩解且難以恢復的因素很多,最重要的是該黨的訴求出現嚴重的矛盾。蔣介石辛辛苦苦建立的親日主流民意,因中國國民黨被中國法統勢力牽著鼻子走,乃將親日的招牌丟棄,民進黨則撿起它當作神主牌來供奉。為了追求主流民意,藍營政治人物會抱日本的大腿,但藍營民眾卻在社群媒體反日,砍了藍營政治人物一刀。民進黨與綠營民眾隨著主流民意親日收穫可觀。柯文哲是接收自兩大黨崩離的選票,其選票等同自天上掉下來。

六月份台灣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在訪日的第3天,密集拜會日本國會議員,也密會日本前首相麻生太郎。會後他對媒體表示,會談內容屬機密,不便透露,主要是談及台灣、日本、中國的三角關係。柯文哲訪日見到第二位有首相經歷的日本政治人物,柯文哲似乎很得意,但他在受訪時竟將麻生派說成「安倍派」,暴露出他對日本政壇的認識不足,它仍有待加強。麻生是自民黨第二大派系「麻生派」的龍頭,並非「安倍派」。
中國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也在全代會後訪日,依循預定計畫在7月31日至8月2日訪日,此行72小時內見到36位國會議員,包括前首相、現任日本執政黨自民黨副總裁麻生太郎,以及未來首相的熱門人選、自民黨政調會長萩生田光一。了解到日本方面所高度關注台灣海峽安全議題。侯友宜訪日的第一天與日本國會跨黨派友台團體「日華議員懇談會」(日華懇)會長古屋圭司及國會議員碰面。他訪日的重頭戲則在次日,拜訪日本前首相、自民黨副總裁麻生太郎,討論經濟、外務等議題,包括如何深化台日間合作、促進經濟發展等,侯也是繼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後,與麻生太郎碰面的政治人物,兩人互動備受關注。
麻生太郎政壇影響力大
柯文哲到日本積極拜訪麻生太郎,侯友宜的日本行也拜訪他,因為麻生太郎算是相當特殊的政治人物,他是日本自由民主黨籍政治人物與實業家,現任自由民主黨副總裁、麻生派領袖,曾任日本內閣總理大臣(首相;第92任)、副總理兼財務大臣與金融擔當大臣(第二、三、四次安倍內閣及菅義偉內閣),從1979年至今共當選過14屆眾議院議員,對日本的影響力相當大,台灣三大黨都爭相與他建立良好的關係。然而由麻生太郎的行蹤看來,他似乎與民進黨較為接近。
日本前首相,執政的自民黨副總裁麻生太郎於2023年8月7至9日訪問台灣。這是台日兩地自1972年斷交以來,自民黨最高級別的幹部訪問台灣,訪台期間與總統蔡英文及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會晤。麻生太郎表示台灣是日本極其重要、不可或缺的共享價值夥伴,他表示日本作為台灣的近鄰,是致力於維護穩定、和平與國際秩序的國家,應該首先表態向中國傳達護台決心。陪同麻生太郎一同訪台的眾議員鈴木馨祐在9日《BS富士》節目中透露,麻生言論符合日本官方的立場。麻生太郎與民進黨似乎較接近,一則民進黨是執政黨,一則長期來該黨極明顯親日。中國國民黨則在親日與反日之間擺動,民眾黨還未建立中心思想,目前只是跟著主流民意走。
日本曾經侵中,中國人普遍仇日,在日本侵中期間,台灣人則被動的扮演日本人,所以沒有跟著中國人仇日,更因環境特殊,還促使台灣人親日。台灣的氣候特殊,正好補日本的不足,因而非常喜歡台灣,當年並沒有將台灣當作殖民地來看待,而是當作日本的國土,所以積極建設台灣,很多建設經費來自日本,更期待台灣人歸化為日本人,但因為宗教問題,多數台灣人拒絕,因日本人拜「神社」,台灣人拜「公媽」(祖先牌位)。本來台灣人對日本政府也有些怨言,後來日本政府走了,佔領台灣的中國國民黨政權太過於惡劣,成為活生生的對照組,促使台灣人非常懷念日本。
日本的習俗,由長子繼承家庭事業,所以移民來台灣者都不是長子,他們在日本沒有根,來台灣之後立即「落地生根」變成台灣人,當然認同台灣。相對的,中國長期受到列強的壓迫,連孫中山都認為中國處在「次殖民地」的地位,連殖民地都不如,中國人因自卑感而產生異常的優越感,而將優越感發洩在台灣人的身上,不少中國人來到台灣之後,不能認同台灣,甚至於第二、三代還不能認同台灣,與日本人正好成對比,台灣人當然親日本人,遠中國人。直到現在,全世界對台灣最友善的民族還是日本人。
蔣介石為反共而親日
雖然中國人恨日本,但蔣介石基於反共,因而非常親日,大家都知道金門古寧頭大捷,是中華民國國軍在內戰後期的戰況不利後少有的一場大捷,使臺灣局勢暫時穩定。是一直跑給中國共產黨追的中國國民黨軍隊突然變神勇?事實是戰後蔣介石收編了日本將領,成立顧問團,提供國軍戰術,發揮強大的戰力。中國人恨日本,蔣介石卻為了反共而親日,當年美國將琉球及釣魚台移交給日本時,蔣介石就沒有爭取,讓它自然發展,在歐、美親共人士為了讓蔣介石難堪,刻意發起保釣運動,蔣介石還是將它壓下來,他不會與日本衝突。
台灣人本來就與日本人感情深厚,所以蔣介石很容易引導台灣的主流民意親日。蔣氏王朝結束後,台灣進入民主化,政權也轉為本土化,這是中國法統勢力不能接受的,他們意圖藉中國的力量來對抗本土勢力,因而由反共轉為親共,也拋棄了蔣介石所建立的親日路線,這個親日招牌由李登輝接手,最後落入民進黨手中,成為親日的神主牌。中國法統勢力則由蔣介石所建立的親日轉為仇日,最近就有一群人在社群媒體發布仇日思想,發動政治運動,意圖帶動民眾反日,之所以會有這種反應,一則順應中國人反日的習性,一則對抗民進黨的親日神主牌。
政治信仰若獲得主流民意的認同,就可以依政治信仰爭取選票, 甚至於執政,若未獲得主流民意的認同,就要推展政治運動,灌輸選民政治信仰,直到政治信仰被主流民意接受,但也可能只有少數人接受。中國國民黨就比較麻煩,他們不願意對抗中國法統勢力,所以不可能阻礙中國法統勢力仇日的政治運動,可是他們很清楚台灣主流民意親日,常出現奇怪的動作,一方面隨著中國法統勢力批判日本,一方面卻緊抱日本大腿,以親日的言行來爭取主流民意的支持。民進黨就不一樣,因為接了親日的神主牌,隨時可以收編親日的主流民意,並獲得權力。
日本發生三一一震災時,全世界捐款最多的是台灣,而發生武漢肺炎時,台灣為買不到疫苗所苦,日本政府率先捐給台灣疫苗,而引起全民共鳴,可見全世界與台灣人感情最濃厚的是日本人。大家都很清楚民進黨親日,因而增進與主流民意的關係。藍營有意問鼎總統大位者當然瞭解個中道理,紛紛去抱日本的大腿,只是藍營有不少人反日,紛紛在社群媒體發表反日言論,讓主流民意認定藍營反日,又讓民進黨撿到便宜。柯文哲的選票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因兩大黨崩解,選票才流到柯文哲手上,閉著眼睛就可接到,可是柯文哲自作聰明伸手去接,有時候反而將選票推離。不過他很清楚台灣的主流民意親日,所以他也積極祭出親日動作,此舉比較容易吸收由兩大黨崩出的選票。
權力與腐化是一體的兩面,掌握到權力,必定會腐化,民進黨當然不例外,問題是民進黨再腐化,也不容易下台,因為中共一直打壓台灣,造成台灣主流民意厭惡中共,而中共反民進黨,親藍營。相對的,台灣人最親近的是日本人,大家都認定民進黨屬親日派,藍營要角雖然也去抱日本的大腿,問題是藍營民眾在社群媒體頻發反日言論,當然被主流民意列為反日派,看來要民進黨不執政真的很難。
(作者為中山大學退休教授、台灣安全促進會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