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砍斷中國情結

金門事件越鬧越大,可見中共不講理的本事很大,把犯罪變成無辜,原來平靜的灰色地帶海域,將是多事之秋的開始。
這些多事之秋就是內戰的遺緒。
紀念228事件,已經過了77年,但是,攸關平反受害者的台灣轉型正義工程,卻零零落落,獨裁者依然高置殿堂,死去的獨裁者仍在浮棺,台灣年輕世代甚至忘了重大的國家悲劇。
遭到質疑事件元凶的蔣介石,死後無法入土為安,所以,「台灣國」團體今年又提兩大訴求,要求政府趕快讓蔣介石入土為安,移走中正紀念堂銅像,這些訴求年年如一日,同樣訴求,政府還只能以儘快辦理一句話,虛應公式,台派團體都知道,長期來這些訴求已經變成狗吠火車。
蔣介石是否犯下228事件重罪,尚須歷史定論,但是,只要提到蔣介石,就會引發政治上藍綠衝突,甚至升高到統獨意識,因為蔣介石帶領國府流亡台灣之後的作為,將日治時代的台灣徹底「中國化」,埋下今天台灣人民在心理上,無法與中國脫鉤的困境。
本來應該學習西方國家,奉行「屬地主義」的台灣,卻落人「屬人主義」的腐敗漢文化陷阱,這是台灣人精神墮落的主要因素。
蔣介石造成土地上或精神上台灣與中國的連結,影響層面從政治經濟到文化社會,他死後仍無法埋入台灣土地,也等同象徵响往母國中國,抗拒台灣土地。
國共內戰後,失敗的國民政府遷據台灣,持續控制金馬列島土地,加上從日本政府接收的台澎土地,成為「舊中國」的實際管轄版圖,並與中共建立的紅色中國持續抗衡。
太平洋戰爭之後,國共兩黨爭奪政權,爆發中國內戰,4年後,國民黨軍隊失敗後,流亡台灣,當時,美國建議蔣介石放棄中國陸棚上的島礁,讓台灣澎湖與中國徹底切割,避免戰火波及台灣,卻遭到蔣介石拒絕,金馬列島今日得以保留,原因是韓戰爆發,解放軍放棄攻打金門,海峽的戰爭降溫,到了1958年金門砲戰之後,戰火才停止,一方面,中共內部社會運動興起,戰爭造成飢荒,只好停戰,如今,金馬列島成了台灣的「飛地」,水域的灰色地區。
金門事件的發生,其實是戰後灰色地帶的必然衝突,兩國的緩衝默契也因為敵意而喪失,所謂灰色地帶源頭是「兩個中國」持續衝突。
中共國不願意接受舊的「中華民國」是一個主權國家所引發,甚至否定中華民國治權,認為內戰尚未結束,這種戰爭想像,方便中共利用認知作戰,逼迫台灣,目前已經廣泛擴散到外交甚至國際社會。
但是,處理中台徹底脫鉤,除了加強台灣意識教育之外,砍斷台灣與中國情緒連結也很重要,進一步結束金馬海域灰色地帶的衝突,這不只是金馬列島島礁的議題而已。
金馬島礁歸屬,可以透過居民公投民主程序決定,但是國民黨從中國運送抵達台灣的故宮寶物歸還,才是大問題,過去有人建議,台灣應該歸還這些國寶,藉此換取中國承認台灣主權,讓中台可以永久和平,這個倡議在這個時候更值得討論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