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礦工的未亡人

1984年,美麗島高雄事件後的第五年,我因黑名單無法返台。
那一年,台灣接連發生21起煤礦礦場災變,共造成289人死亡。
其中最為媒體大幅報導的是6月20日的海山煤礦煤塵爆炸災變,起因是台車第七車和第八車插銷沒插好,導致台車滑落,又因撞擊高壓電,引發火花和空氣中的煤粉接觸,進一步引發塵爆事故。
在撞擊過程中,未直接遭撞的礦工也因為空氣中佈滿一氧化碳窒息而死,共計造成72死,罹難者大多為阿美族礦工。
海山煤礦是土城第一大礦場,僅次於全國第二大礦瑞三煤礦,董事長為台灣省議員李建和。
海山和瑞三兩大煤礦,都是瑞芳李家的家族企業。海山自1946年起,至1989年停產,產煤年數44年,累計總生產量四百六十六萬四千六百三十四公噸。
海山礦災事發後,礦場方面故意拖延向台灣省礦務局的報告長達三小時,意圖改變現場、湮滅証據。
礦災後海山煤礦仍持續開採,直到1989年政府發布「輔導煤礦礦工轉業及補助礦工資遣實施要點」,海山煤礦才於當年12月停止開採,並在4年後轉行為建設及土地開發,名稱為「寶山建設股份有限公司」。

海山煤礦煤塵爆炸造成重大傷亡/維基

國民黨一黨獨大統治時期,海山煤礦和台灣各主要煤礦及汽車客運公司一樣,是特權行業,礦場負責人多半會給予一席台灣省議員的職位(那個年代雖然也有選舉,但買票作票猖獗,只要國民黨提名即是當選的保證),光是瑞芳李家就出了好幾個省議員,幾乎形同世襲。
就在海山煤礦發生災變不到一個月的1984年7月10日下午,台北縣瑞芳鎮(今新北市瑞芳區)九份「煤山煤礦」壓風機房突然發生火災,機房的坑木支架與機械潤滑油等迅速燃燒,煙霧隨氣流進入斜坑,使第一班休工欲出坑,及第二班已入坑,總共123名礦工深陷充滿薰煙與一氧化碳的坑內。經搶救後22人送醫救活,其餘101人罹難,救活的人中有半數因一氧化碳中毒成為植物人,死傷人數比海山煤礦更多。
8月31日鑑定小組公佈災害鑑定報告指出,災變肇因為第二段斜坑(右斜坑)右二片壓風機房坑壁落石擊傷220V電線,發生連續性之短路電弧,導致旁邊變壓器負載劇增,絕緣油起火燃燒,並延燒至附近機電設備、油漬;而第一時間未能及時撲滅火勢,以致含有濃厚的一氧化碳之濃煙漫延坑道,造成嚴重傷亡。
另外,受困員工未能依規定佩帶一氧化碳自救呼吸器;而空氣壓縮機依規定應置於坑外,但場方為了省錢而把壓縮機放在坑內,且礦災時最重要的抽風機老舊而不堪使用,這些因素均為災情如此嚴重的原因。
由於煤礦災變頻仍,蔣經國不得不下令全台逾百煤礦停產,同年8月8日行政院頒布台灣地區煤業政策,以礦業安全優先,也積極輔導礦業公司轉型收坑,並逐步增加燃煤進口,使得台灣礦業逐漸走向歷史。
隔海看著煤礦災變的新聞,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一位聾啞媽媽接獲丈夫死訊時,剛剛產下小嬰兒,親友擔心她一個人聽不見,無法撫養孩子長大,正考慮忍痛將嬰兒送人,新聞報導中聾啞媽媽哭斷腸的照片,令人看了眼淚直流。
想不到十多年後我回到台灣,在台北縣(今新北市)選過立委及國代等公職,那位聾啞媽媽和當年罹難礦工的未亡人竟然出現在我眼前。
她們是煤山煤礦的受災戶。她們告訴我,礦災發生後,除了政府應付式的慰問救災之外,其實有不少民間捐款,台北縣政府卻告訴罹難者家屬說,因為怕太太們會改嫁,導致受災戶小朋友乏人照顧,所有捐款統一由台北縣政府社會局保管,再由社會局擬訂辦法按月發放給各受災戶。
為了處理這些捐款的發放事宜,社會局以捐款帳戶的錢,聘請兩名專職約聘雇人員,受災戶按月到社會局領取微薄的救助金時還要看他們的臉色;而因為他們領了這筆為數不多的民間善款,其他各項救助金額,他們都被排除在外,甚至家屬因病到隔壁的台北市就醫,也因他們領有這些捐款,所有其他的救濟管道全部和他們無緣,對他們相當不公平。
我問聾啞媽媽當年的小貝比如何了?旁人說雖然送給親戚撫養,結果沒多久就夭折了,我聽了當場落淚,這是什麼樣的悲慘世界啊。
我後來多次帶她們去台北縣政府及台北縣議會陳情,不但得不到回應,有一次家屬在縣議會停車場出口等著向縣長蘇貞昌陳情,聾啞媽媽一看到縣長座車立刻衝向前,座車卻繼續疾駛離開,聾啞媽媽差點被撞倒!何等冷血的官僚!
會想起這段礦工未亡人的往事,是因為賴清德回萬里老家演講時落淚,其他兩名總統候選人不約而同,一個說要去賴清德老家違建前開直播,一個要他把話說清楚不用哭,同樣是何等冷血的政客啊。
這兩名政客都當過直轄市長,難道不知道當年礦場是特許行業、礦工是每天冒死工作的最底層勞工?
特別是新北市礦場最多,直到今天還有不少地區靠著廢礦坑發展觀光,市長拜票時多少會遇到一些老礦工、至少聽過無數礦工即便安全離職,沒多久即死於矽肺的故事吧?前台聯立委廖本煙的父親也是礦工,不懂就去問問他吧。
早年礦工都清楚知道,他們是在每天全身烏黑走出礦坑,回到礦場旁邊簡陋骯髒的工寮,才確知他們又多活了一天,每天為了生活睹命工作,沒有勞保、沒有職災保障或救濟管道,只為了養家,卻不一定能活口,這是成長在相對富裕平權的現代人所難以想像的悲慘世界。
賴清德爸爸因礦場災變致死的時間,早於海山及煤山煤礦災變,可以想像當年賴母獨力支撐整個家庭的艱辛。
國民黨政府不只從未照顧底層礦工,即連賴清德家當年所居住的工寮,也是因礦場主人的仁慈,他們才能買下土地,和其他所有居住工寮的礦工家族一樣,沒有任何特權,竟然在選舉期間被類比為豪宅違建,要他說清楚,這不只是對賴清德的污衊,更是在所有底層前礦工及家屬的傷口灑鹽,其心可誅,其行可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