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競逐總統大位者應展現治國本事

喧騰近半年的藍白合戲碼,兜兜轉轉,最終以破局收場,再度展現政客關心的是個人權位及政黨利益,所謂的小我小一點,大我大一點,不過是要求對手的空話,沒人真正在乎人民的感受以及台灣的未來,平白浪費了讓選民充分了解現行政府種種倒行逆施作為的機會。對此國外媒體報導多提到,反對黨未能整合,選情對執政黨有利,而北京期待落空,恐導致台海局勢再度緊張。
距離投票日期已不到50天,自選戰起跑以來,三位總統候選人競相開出福利支票(如老農津貼調高到1萬元、零到六歲國家一起養、65歲以上健保免費,三胎以上家庭補助100萬元等等),完全看不出三位總統候選人,究竟要將台灣帶向何處?特別是攸關台灣未來生存發展的極端氣候衝擊,糧食安全,台海安危,新能源開發,淨零碳排達標,少子化危機,加入區域經濟合作組織等關鍵議題,想作為未來的國家領航者,就必須提出具體可行的主張和路徑(不是空洞口號),向選民展現自己較其他候選人更有治國能力,而不是「愛美」或「愛中」的選擇。
當前的台灣政壇充斥無知又自以為是的政客,還沉浸在“天選之人”的迷思當中,候選人每逢選舉就勤跑廟宇,祈求上天保佑讓其順利當選,最好還可抽得上上籤,卻不懂得自古「天命歸人心」,「民心即天命」的道理,唯有以民為本,以蒼生為念,才是獲得勝選的最大保證。畢竟只有智商沒有智慧,只有激情口號缺乏執行能力,無法回應人民期待的候選人,注定是失敗者!
上次蔡英文藉助香港反送中運動,高舉「撐香港、反送中」,鼓動台灣年輕人仇中,抗中的情緒,成功激發年輕人的「芒果乾(音近亡國感)」,順利取得連任,對外繼續倚美抗中,對內卻毫無治國之能(如逼民眾承受誤食含瘦肉精美豬和日本核食的高度風險,卻未見台美簽訂FTA和順利加入CPTTP;台灣最高與最低廿%家庭所得相差六點一五倍,創十年來新高,47%的總申報戶不用繳綜所稅,代表台灣社會低薪化;連一個進口雞蛋都可以處理到天怒人怨…罄竹難書),也未能用人唯才唯能,讓人民苦嘗缺蛋,缺疫苗,缺電,缺工以及高物價,高房價,高食安風險和低薪之苦,卻縱容親信,派系仗著權勢吃香喝辣,靠著「人血饅頭」掙得荷包滿滿,多數民眾則苦哈哈,相信這也是多項民調顯示,有超過六成民眾希望政黨輪替的原因所在。
現今的執政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持續抗中基調,把「抗中保台」當成選戰特效藥,希望複製蔡勝選模式(無視蔡政府施政的偏頗和圖利)。選民有了前車之鑑,對於候選人不僅要聽其言,更要觀其行,別因一時激情,斷送兒孫未來!
面對區域衝突升高和台海局勢險峻,台灣想要改變,想要國泰民安,需要一場「不流血的革命」,而透過公開選舉是重要的途徑。呼籲選民不要再被意識形態綁架,應務實要求想成為國家領導者的候選人,須提出具體可行的「福國利民」政見,若還是淪為互噴口水,互潑髒水,競相加碼福利政策,讓選戰進入垃圾時間,那麼無論誰選上,台灣政局將持續動盪,民眾的苦日子,只有更難沒有最難!美國林肯總統有句名言:「有什麼樣的人民,就產生什麼樣的政府」,選民別當局外人,應珍惜您手中的一票,勿讓別人決定自己和台灣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