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美國護台「連牙齒都戴盔甲」─BBC 看台灣國防

拜登將提名非裔空軍上將布朗(Charles Brown)出任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X畫面
拜登將提名非裔空軍上將布朗(Charles Brown)出任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X畫面

國民黨與侯友宜陣營都認為此次總統選舉是和平與戰爭的選擇,選國民黨就是選擇和平,選民進黨就是選擇戰爭。而台灣的選民中,有一群所謂鐵桿藍粉,他們選擇相信國民黨的看法。不過,民主政治所需要的是能夠依據事實而做出判斷的選民,如果台灣的選民都是這種理性思考的選民,那這就代表台灣的民主政治是有進步的。
這次選舉是否真的在和平或戰爭做選擇呢?筆者不想用自己的主觀來做評價。不過,最近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發表了一篇The US is quietly arming Taiwan to the teeth(美國偷偷地將台灣徹底武裝起來),值得國人參考。一個與國際勢力結盟的台灣,在軍事上不斷進步的台灣是使中國不敢侵台的原因?還是國民黨與中國透過協商就能保住和平?選民心頭自然會有一把尺。
一、「外國軍事融資」(FMF)對台灣的意義
美國總統拜登最近批准《向台灣提供8000萬美元的資金案》,做為台灣購買美國製造的軍事裝備資金,中國表示:遺憾,並反對。

乍看之下,這個金額並不大。這個金額比一架先進的戰鬥機之價格還要低。而台灣已經訂購了價值超過140億美元的美國軍事裝備。問題就在於:增加8000萬美元,有很大的意義嗎?

對於台灣所提供的任何軍事援助,中國會憤怒其實是中國標準的反應。但是,這一次是有些不同。

這8000萬美元不是貸款,這些錢原本是來自美國納稅人的錢。 這是40多年來,美國首次使用自己的資金向未經官方正式承認的地區運送武器的。而這是透過一項被稱為「外國軍事融資」(FMF)的計劃而被進行的。

自去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FMF已向烏克蘭提供了大約40億美元的軍事援助。

FMF也被用在向阿富汗、伊拉克、以色列和埃及等國家匯送數十億美元上面。不過,到目前為止,FMF的對象只有聯合國所承認的國家和組織而已,而台灣則不一樣。

1979年,美國將其對台灣的承認改為對中國的承認。但是,美國繼續根據《台灣關係法》向台灣出售武器。重要的是:當台灣遭受中國攻擊時,美國是向台灣出售能夠自衛的武器,美國並沒有出售會使美中關係不穩定的許多的武器。幾十年來,美國一直利用這種「模糊的戰略」與中國進行各種業務的發展。同時,美國也仍然是台灣最堅定的支持者。

但是,這十年來,台海的軍事平衡已明顯地向中國傾斜,舊的做法已不再有效。儘管美國堅稱其政策並沒有改變,但在一些重要的方面已經改變。美國國務院表示,FMF並不代表對台灣的承認。

從台灣的角度來看,美國是很清楚地正在重新定義它與台灣的關係。從美國向台灣施壓以便進行重新的武裝,就可以看出這一點。台灣對於中國是完全處於劣勢,需要美國的幫助。

與蔡英文總統和美國國會的有力人士保持密切關係的台灣執政黨立法委員王定宇表示,“美國正在強調提高台灣軍事實力的必要性。這是對中國發出《美國與台灣是站在一起》的清楚的戰略信息。”

王解釋說,這次的8000萬美元只是巨大的冰山之一角。他指出:拜登在7月時,利用其總統的權限,批准了向台灣出售價值5億美元的軍事服務和軍事用品。
他還表示,台灣正準備派遣兩個營的地面部隊前往美國接受訓練,這是自1970年代以來的首次。但重要的是資金,這次的資金是未來五年會高達 100 億美元的第一筆。

以台北為據點的智庫《兩岸交流遠景基金會》執行長賴怡忠表示:涉及軍事裝備的交易,假如長的話,可能需要長達10年左右的時間。 但假如是FMF的話,美國可以用自己的錢,直接從自己的庫存中,把武器運送過來,因此不需要經過一系列的審批程序。”

當我們考慮說《美國眾議院存在著分歧,而且對於烏克蘭的數十億美元援助被加以擱置時》,這一點就很重要。不過,與烏克蘭相比,台灣似乎更有可能容易獲得美國超黨派的支持。
二、台灣軍事體制的沉苛
儘管如此,加薩走廊的戰爭,就如同烏克蘭的戰爭一樣,無疑會給美國對台灣的武器供應帶來壓力。拜登總統就提出了對烏克蘭和以色列的戰爭援助計劃,而其中就包括了對台灣的援助。

當問台灣國防部說:美國的資金將用於什麼用途時,所有相關人員都笑了,好像他們都已經知道這個計劃的用途,而守口如瓶。
不過,賴怡忠指出:做出有根據的推測是可能的。會成為候選的武器包括反坦克飛彈「標槍(javellin)」和地對空飛彈「刺針(stinger)」,這兩種飛彈都是非常有效果的武器,而且能夠立刻記住其使用的方法。

國軍海空飛彈射擊/軍聞社
國軍海空飛彈射擊/軍聞社

國軍海空飛彈射擊/軍聞社

「台灣沒有足夠的這些飛彈,但需要量卻是很大的,」賴怡忠如此說。 “烏克蘭很快就耗盡了刺針。從烏克蘭的使用狀況來看,台灣將需要10倍於當前庫存的保有量。”
多年來密切關注台灣局勢的專家們也坦誠地發表了看法,這個看法是:台灣對於中國的攻擊是準備不足到會令人搖頭的。

有很多問題存在。台灣軍方擁有數百輛已老舊的坦克,而新型輕量的飛彈系統則太少。軍隊的指揮系統、戰術、方針已經半個世紀沒有更新了。很多的一線部隊只有原有人員的60%。

據說台灣沒有在中國進行反情報活動。而台灣的徵兵制度正在崩潰之中。

2013年,兵役期限從一年縮短到僅僅四個月。但是,在明年,它將被延長到一年。但是還有一個更大的挑戰,那就是這四個月的役期就被在軍隊服役的年輕人戲稱為「夏令營」。

「並沒有定期的訓練,」一位最近服完兵役的男子說。 「我大約每兩週去一次靶場,用的是一把1970 年代的舊槍。我是會朝目標射擊,但因為沒有人教我如何正確瞄準,所以每個人始終都沒有擊中目標。運動量是零。最後是體能測試,但我什麼也沒有做準備。”

據該男子稱,軍隊的司令官對這些年輕人沒有興趣,也無意訓練他們。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之一是:服兵役的時間太短。

因此,美國就有一種強烈的意識,認為台灣沒有足夠的時間來改革和重建軍隊。因此,美國也就著手於對台灣的軍隊進行再教育。

這幾十年來,台灣的政治和軍事領導人都一直堅信,入侵台灣對於中國來說是難度太大、風險太大。與英國一樣,台灣也都優先發展海軍和空軍,而忽略了陸軍。

賴怡忠說:「這個基本想法是在台灣海峽與中國交戰,並在沿海殲滅中國。因此,台灣就投入了許多資源在防空和海上的防禦上面。」

但中國現在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海軍,還有遠勝於台灣的空軍,某個智庫去年進行的一次兵推演習而發現:與中國衝突的台灣海空軍,將在戰鬥後96個小時內被殲滅。
三、美國如何徹底武裝台灣?

在美國的強大壓力之下,台灣正將舵轉向「台灣要塞」的戰略上面。這個想法是要讓中國很難對台灣進行壓迫。

成為核心的部隊是地面部隊、步兵和大砲。在海灘上擊退入侵的敵人,並在必要時,從城鎮和都市、乃至叢林深處的基地,與中國人民解放軍 (PLA) 作戰。只是,這樣子做只是會將保衛台灣的責任轉移到已經過時的陸軍上面而已。
  
賴怡忠說:「在1979年美國斷交之後,台灣軍隊幾乎完全被孤立。因此,台灣軍隊無法從《美軍在越戰時代中的軍事方針》跳脫出來。」

但是,台灣和美國直到最近才對這個問題給與關注。因為從1990年代至2000 年代,台灣和美國的企業在中國各地建設工廠。

中國的目標是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而且也實現了。世界接受了中國經濟,而美國相信貿易和投資將確保台海的和平。

但是,習近平主席的崛起以及他的民族主義,還有俄羅斯對烏克蘭的入侵都把這些太平無事的假設吹得雲消霧散了。
對台灣來說,入侵烏克蘭的教訓是令人震驚的。大砲在戰場上佔據主導的地位,發射速度快,精準度高得嚇人。

烏克蘭士兵學習到,發射砲彈之後必須立即撤離。否則,他們將在幾分鐘之內遭遇俄羅斯的「對砲兵射擊」。另一方面,台灣的許多砲兵部隊所使用的是越戰或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砲。砲彈是用手裝填的,移動困難而且緩慢,很容易成為一個被攻擊的目標。

正是這種台灣的脆弱性迫使美國採取行動。這就是為什麼台灣的地面部隊被派往美國接受訓練,也是為什麼美國教官來台灣,纏住海軍和特種部隊的原因。
四、台灣問題必須國際化

台北國防安全研究院研究員陳威廉表示:不能指望台灣單獨來威懾中國。這是從烏克蘭戰爭中所得到的另一個教訓。

陳威廉說:「國際社會被要求必須做出判斷來決定台灣是否重要」。「如果七國集團(G7)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認為台灣對他們自己的利益來說是很重要的話,那麼他們必須把台灣局勢當作是一個國際問題。這樣做的時候,中國才會仔細就其可能付出的代價加以考慮。」

陳指出,中國最近的行為在無意中幫助了台灣,使台灣局勢變成國際問題。
“中國正在南海和東海表現出其擴張主義的舉動”,“結果,日本就將其軍事預算增加了一倍。”

陳解釋說:因此,該地區的同盟關係正在被重新建構當中,例如:美國、日本和韓國之間的歷史性高峰會議;競相建造下一個世代的核潛艇的AUKUS
(英國、美國、澳洲)和 Quad(日本、美國、澳洲、印度)等軍事聯盟的重要性日益增加;美國和菲律賓之間的關係強化等等。

他說:「中國正想要改變這個區域整體的現狀,」 “這意味著台灣的安全是與南海和東海連結在一起的。這意味著台灣已不再是孤立的。”

目前,美國國內對於應在多大的程度上支援台灣,是有著激烈的爭論。許多長年密切關注中國的人士表示,美國如果正式表明介入的話,這不要說是會威懾中國,倒是會先激怒中國。但是美國也知道,不可能指望台灣靠自己來保衛自己。
一位長期的中國觀察家如下表達了美國的立場: “我們將繼續全力來武裝台灣,並且在戰略模糊的問題上面,保持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