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習近平介入人民銀行動作不尋常

中國人民銀行
中國人民銀行

中國共產黨的習近平領導部門正在加強黨在金融領域內的影響力。本月18日,中國修改了與中國人民銀行(中央銀行)相關的法規,明確規定要《全面貫徹黨的領導》。去年,他們在黨內新設了一個《負責在金融領域擔任指揮塔的角色之組織》,這個組織由習總書記(國家主席)的親信掌握實權。因此,就有人指出:人民銀行的存在感已經在下降之中。
一、「堅持黨的領導」

中國國務院於18日宣布:修改《中國人民銀行金融政策委員會條例》,並於同日生效。對於金融政策委員會的業務,國務院強調要「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並要求重要事項要向黨中央委員會和國務院報告。金融政策委員會是人民銀行為了擬定金融政策的諮詢機構。在這之前,並沒有與黨的領導有關規定,因此這次的措施似乎可以說是:要增強黨在金融領域的控制力的措施之一環。去年,習的領導部門成立了《中央金融委員會》,而以之為黨和國家機構之改革的支柱。該委員會的目的是在「強化黨中央對金融業務進行集中統一的領導」,委員會是檢討、審議金融領域的重要政策和問題的指揮機構,而這個委員會由李強擔任主席,何立峰副總理擔任辦公室主任。辦公室主任相當於秘書處的頭頭,因此何立峰在實質上被認為是負責人。

何氏同時擔任《中央財經委員會》的辦公室主任和《中央金融工作委員會》的書記,《中央財經委員會》是負責制定經濟政策的方向,而《中央金融工作委員會》則領導金融體系。何氏被認為是習近平在地方任職時期的左右手,因此我們可以窺見何的想法是要在金融領域當中加強黨的權限,並由上而下來反映習的意向。
二、甚至連中央委員都不是的總裁

有關金融方面的權力是超越以前而更多地轉移到共產黨的手上,人民銀行的影響力下降就被私下傳開而受到討論。去年7月,潘功勝擔任總裁,但在黨的排行序列當中,他並未進入到約380名的中央委員和中央委員候補當中。被稱為「人民幣先生」的周小川元總裁曾擔任中央委員,易綱前總裁則曾擔任中央委員候補。因此有人認為潘氏的就任總裁就顯示出人民銀行地位的下降。去年10月,彭博社報導了習氏與何氏等人秘密訪問人民銀行的消息,而這被認為是習氏就任國家主席之後的首次到訪,其目的在於加強對人民銀行的領導。
黨加強對金融的影響力,是由習的領導部們所主導的,其目的被認為是為了防止金融危機。習近平在本月16日,於中共中央黨校發表演講,強調:「堅持黨中央對於金融活動實施集中統一的領導」,同時強調「必須努力防範和解消金融風險,特別是系統性風險」。為了抑制金融風險,就徹底進行對腐敗的打擊。去年9月,人民銀行的范一飛前副總裁因為貪污罪被起訴,金融機構和監管機構的幹部則相繼被追究揭發。
三、外行領導內行

人民銀行的前總裁周小川被稱為人民幣先生,其專業受到許多外國人的肯定,但是習近平並非金融專業,卻透過黨要將其意志由何立峰來貫徹。金融是經濟發展的通道,一弄錯就可能使經濟發展走上錯誤,中國的經濟顯然將因為一人領導而更加扭曲式的發展而往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