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耀武揚威」的黃埔精神─從退伍軍人凱道閱兵鬧劇談起


6月2日一批不甘寂寞的退伍軍人,於凱達格蘭大道舉辦黃埔軍校100週年慶祝活動。令人矚目的是,主辦單位依過去的慣例?以踢正步的方式通過閱兵台,向他們的中華民國國旗、國父孫中山、先校長蔣中正銅像致上最崇高的敬意。很不幸的是,閱兵之後閱兵台突然垮下造成樂隊隊員2名受傷送醫,閱兵台上孫文與蔣介石銅像倒下。本欲「耀武揚威」的黃埔精神居然出師不利,黃埔精神「落漆」!

閱兵之後閱兵台突然垮下造成樂隊隊員2名受傷送醫,閱兵台上孫文與蔣介石銅像倒下。

閱兵踢正步其鼻祖正是二戰元凶希特勒,20世紀共產極權主義國家,師法希特勒在國家慶典閱兵踢正步,如中國、朝鮮、中華民國等。莊嚴儀式營造萬眾一心的現場氛圍,其真正的目的是對內宣傳的效果。場面效果雖然非常好,但並不能反映國家真正的軍事實力,也無法對他國起到實際震懾作用。
兩蔣黨國時期從1951年蔣介石首度在台灣舉行閱兵,到1987年蔣經國最後一次舉行大規模的閱兵,歷經16次幾乎每年舉行,但也無阻於中華民國國運江河日下的事實,1971年10月25日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通過「中國代表權」席位,再次消滅中華民國於世界。

墨索里尼與希特勒 維基共享

因此,這些以「黃埔軍魂」為號召退伍軍人喜歡閱兵踢正步,顯現軍人內在獨裁精神本質未能隨著時代進化。尤其台灣實現「政治民主化」、「軍隊國家化」,迄今已二十餘年,若將它當作嘉年華會還可以緬懷過去「敗戰」的風光,若將它當作對台灣威懾、耀武揚威,則有不知「今夕為何夕」之嫌!
黃埔軍校100週年慶祝活動,雖然由國防部和退輔會為指導單位,然而根據主辦單位陸官校友會新聞稿指稱:提醒國家領導人「和平無價、戰爭無情」,「不能將國家推向戰爭」?似乎意有所指。還特別呼籲政府,戰爭絕不能依賴外援,否則隨時可能成為下一個阿富汗、烏克蘭,相信沒有任何一個國家領導人想成為第二個澤倫斯基。國家領導者更應體認和平無價、戰爭無情,時時以國家安全為先、以百姓福祉為念,絕不能將國家推向戰爭。

1966年10月10日台北閱兵典禮 維基共享

這些呼籲,與中共唱和威脅台灣至為明顯,殊不知要發起戰爭的是中國,台灣有什麼本事發動戰爭;被中共收買的退將真的是以為台灣人沒有析辯的知識能力?
如果誠實面對歷史事實,就必須承認黃埔畢業生流向共產黨陣營的遠多於效忠他們的校長蔣介石;大量黃埔畢業生投向共產黨,義無反顧地走向「背叛校長、背棄孫中山」之路,這是蔣介石一輩子都未能明白的道理,也是中華民國被中共滅亡於中國大陸的原因。
黃埔校友沉迷於踢正步通過閱兵台,緬懷過去本無可厚非,但在本土政權執政的總統府前踢正步通過閱兵台,有「項莊舞劍」之疑,「耀武揚威」的黃埔精神只是恐嚇台灣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