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被中華民族意識宰制的悲慘世界─新疆(3-1)

一、現代世界眼中的新疆
近年來,新疆問題受到全球的關注。當地以維吾爾族為首等所謂的「少數民族」被送入再教育營,而被強制進行同化(漢化、中國化),甚至成為強制勞動和強制生育限制的受害人,這些問題就接連地被加以告發、指出。歐美社會對當事人痛苦的呼籲就做出反應,而中國則正面反駁歐美各國的譴責以及海外維吾爾人組織的抗議聲浪。
在紐約的聯合國總部也好,或是日內瓦的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上也好,來自歐美的民主國家對中國提出譴責的聲明,而但對於《支持中國的聲明》表示贊同的國家則是以開發中國家和權威主義國家為中心,並占多數。支持中國的國家包括俄羅斯,以及中東地區的伊朗、伊拉克、敘利亞、埃及、巴林、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等其國民大多數是信仰伊斯蘭教的國家。
對於新疆問題,有一種圖像存在,那就是當地的穆斯林是受害人,而中國政府-中國人(漢族),則是加害人。當然,這樣的觀點顯然是過於簡化,因為當地的穆斯林當中,既有受害人存在,也有體制內的精英和既得權益者存在。儘管如此,當我們暫時以這種圖像為基礎來看待時,在這個圖像當中所呈現出來的對立軸是:受害人=維吾爾=伊斯蘭,加害人=中國政府/中國人=共產主義、社會主義。但是,在有許多信仰伊斯蘭教的國家當中,卻很少有國家是公開站在守護維吾爾人人權的立場的。

新疆首府烏魯木齊街景 /you tube 畫面

於今日被稱為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之一帶,在歷史上是被稱為東突厥斯坦的,正如其名所示,這是突厥人的世界,也是穆斯林的世界。從新疆一帶一直延伸到舊蘇聯的中亞(亦即突厥斯坦),對於居住於現今土耳其共和國的大多數土耳其人來說,這被認為是他們祖先之地。因此,新疆問題在土耳其是比較受到關注的。但是,對於非突厥系的穆斯林來說,新疆問題並不能說是他們主要的關注焦點。這也就是說:中華世界就吞下了伊斯蘭世界的一部分。
新疆的一個特徵是:該地區的近代史、現代史的發展是被放在《與歐美殖民主義的鬥爭》的這個脈絡之外。對於中東人來說,或者廣泛對於亞洲人、非洲人來說,反對歐美和脫殖民地化仍然是一個會挑動人們鬥爭心情的主題,但是在新疆的現代歷史中,歐美列強很少以殖民支配者的身份出現。在這個意義上,如果將新疆問題與《被放置在反歐美和反基督教的脈絡的問題》(例如民答那峨[Mindanao] 島的穆斯林問題)互相比較的話,或許就是相當遙遠的存在。不過對於台灣來說,新疆卻是一個活生生被所謂中華民族意識翻弄的歷史,而且是一個悲慘而幾乎得不到救濟的地方。
 
二、19世紀的新疆和俄羅斯帝國
那麼,新疆是如何成為中華世界的一部分呢?根據中國共產黨政權的官方見解,新疆從古代就是中國的一部分。但是,如果將歷史解開,漢朝、唐朝等中華王朝的統治僅限於其鼎盛時期或前後的某一個時期,而且並未長久持續下去。當中華世界的核心地帶陷入混亂的時候,綠洲城市於瞬間就會獨立,或者歸於游牧勢力的統治。
新疆很明確成為中華世界的一部分,始於18世紀中葉。當時,清朝的乾隆皇帝征服了這片土地。但是,在這個時候,中華帝國和伊斯蘭帝國之間並沒有就新疆的支配權激烈衝突。當時,新疆是處於奉行佛教的游牧勢力=「準噶爾」的統治之下。隨著清朝攻佔準噶爾,東突厥斯坦,亦即屬於突厥系(Turkic)穆斯林的地區,就被擴張的中華世界所加以吞併。
當時中華世界的主要敵人並非伊斯蘭勢力,這一點是很重要的。清朝對抗的對手準噶爾所奉行的是藏傳佛教。伴隨藏傳佛教的霸權之爭,就使東突厥斯坦或新疆的統治者發生了更替。
對於後來的清朝、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來說,將新疆置於自己的統治之下,最大的威脅未必是來自於伊斯蘭的勢力。新疆的居民確實以穆斯林為多數,並且如後所述,新疆發生了好幾次由這些穆斯林所引起的叛亂和分離獨立的行動,但是在中華世界繼續統治新疆的過程當中,在國際政治上,被視為是更大的威脅者是俄羅斯帝國和蘇聯。在19世紀,俄羅斯帝國向新疆的西部推進,其政治、經濟和文化的影響就滲透到連接中亞的新疆社會當中。

位於新疆烏孫古道上的天堂湖 /維基

俄羅斯帝國在19世紀前半將哈薩克草原納入其統治之下,接著在1860年代至1870年代擴大其統治至西突厥斯坦的幾乎所有地區。這裡所說的西突厥斯坦是指現今的哈薩克、烏茲別克、土庫曼、吉爾吉斯和塔吉克一帶。俄羅斯帝國當時也進出陷入了混亂的東突厥斯坦,亦即進入新疆,並佔據了新疆政治的核心地帶,即西北部的伊犁地區。
 
不久之後,清朝再次將新疆置於其統治之下,於1881年,俄羅斯帝國將伊犁地區歸還給清朝,但當時所簽訂的伊犁條約對於新疆的後續是產生了重大影響。根據該條約,獲得免稅特權的塔塔爾人(韃靼人,Tatars)等具有俄羅斯籍的居民開始活躍地出現在新疆。他們帶給穆斯林俄羅斯帝國的近代思想和民族主義思想。受到其啟發,新疆的居民開始派遣留學生到喀山(Kazan ,俄羅斯韃靼斯共和國的首都及最大城市)、伊斯坦堡等地,於是跨越國界的交流就逐漸擴大。
因此,新疆逐漸在文化上就風靡著俄羅斯帝國文化的影響。在新疆,近代科學並不是經過中華世界,而是經過俄羅斯帝國而被接受的。其中,像塔塔爾(韃靼人,Tatars)人這種俄羅斯帝國內的突厥系穆斯林就很活躍地發揮了作用。因為他們的教育活動,就導致了大量俄語詞彙流入。俄羅斯風格的建築和服裝開始出現,人們開始飲用起克瓦斯(俄語: квас)。
近代中華世界所面臨的新疆,顯然已不再是出現於漢人古典文獻中的佛教的西域,也不再是像中東一般的伊斯蘭世界的核心地區,而是強烈受俄羅斯帝國影響的伊斯蘭邊緣地區=新疆。近代的中華世界所面對的新疆是位於伊斯蘭和俄羅斯所交錯的地方。
三、脫離中華世界的分離獨立運動
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前半,中華世界的中樞地帶動盪不安,在新疆的穆斯林之間就至少產生了三次要脫離中華世界的運動。雖然所有這些運動都以失敗告終,但這個時期是中華世界擴張的停止,甚至出現弱化或內部崩潰跡象的時期。在中華世界周邊地區,離心力增強,蒙古(亦即所謂的外蒙古)在辛亥革命後就以俄羅斯帝國為後盾而走向獨立。但是新疆的分離獨立都沒有成功。那麼,新疆的分離獨立運動是怎麼產生的呢?又是如何以失敗告終的呢?

伊犁的鄉野景觀 /you tube 畫面

第一次分離獨立運動是發生在前述的1860年代到70年代,亦即俄羅斯帝國南下、占領伊犁之前。在這段時期,中國發生了回民(亦即講漢語的穆斯林)和漢人衝突的事件,導致所謂的「西北穆斯林大叛亂」的爆發。1864年,這個反亂擴大到新疆全境,不僅回民,還有突厥系的穆斯林也在各地發動叛亂,清朝的新疆駐屯軍被加以摧毀。
於新疆陷入混亂之際,浩罕(Qo'qon ,現今烏茲別克斯坦東部)的軍人阿古柏( Yoqub Bek / Яъқуб-бек)應叛亂軍的請求抵達新疆,在喀什噶爾建立政權。阿古柏政權擴大了勢力,在1870年,控制了天山以南的幾乎整個地區。在外交上,他與奧斯曼帝國保持聯繫,承認帝國的宗主權,並接受其軍事援助。同時,他與當時征服西突厥斯坦的俄羅斯以及正在建立印度統治的英國分別簽訂了貿易協定,而試圖接近兩國。
但是,阿古柏政權的國際承認運動卻是來不及進行。由於清朝力量恢復,清軍開始重新征服新疆,阿古柏被清軍擊敗,於1877年,阿古柏突然去世,於是其政權崩解。因此,阿古柏政權的分離獨立運動就以失敗告終,清朝的統治一直持續到辛亥革命。新疆省的設立也是在清朝重新征服新疆之後。如前所述,在地方,俄羅斯帝國的影響已經在新疆的腳下正滲透著,但清朝對新疆上層結構的控制則是加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