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西洋化與中國化的衝突點 香港帶給台灣人的警訊(3-3)

六、「中國式」的極限
然而,自十九世紀以來,「西洋式」體制一直是香港發展的源泉,這是一個客觀的事實。對中國來說,要把西洋化轉變成「中國式」是一項極具挑戰性的課題。
應用「中國式」但失敗的政策的例子,我們可以舉新冠病毒感染症之防控對策。自2020年夏季以來,中國中央政府介入了香港的防疫工作,要求接種國產疫苗,並採用了「清零政策」,而這個政策包括了大規模檢測與隔離。當時,這項防疫措施是被用來展示中國體制相對於歐美的優越性的宣傳材料,甚至成為共產黨政權合法性的根據。中央政府可能希望把香港的防疫轉變為「中國式」,並漂亮地加以處理,以抹去香港人自2019年以來對政治的不信任。然而,由於香港是一個經常有人進出的移民城市,而且在居民方面缺乏徹底的管理體制,因此在對於管理的反彈很強烈的香港,就沒有辦法實施像中國大陸那樣嚴格的封鎖。在這種情況之下,因為奧密克戎(Omicron)變種的出現,這就使香港自2022年2月以來爆發了大規模的感染。習近平主席對香港發出了重要指示,要求最優先處理防疫。但是,其後感染持續擴大,而於3月達到巔峰。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本來根據習近平的重要指示,計劃要實施的對於全市民的強制檢測,但由於感染者數量過多而無法實施。事實上,「清零政策」無法應對Omicron變種的感染爆發,而這一點後來在中國大陸也是同樣暴露出來。
在實施嚴格的防疫措施期間,香港除居民之外禁止入境,也停止了國際活動和商務往來,由此可知政策的副作用是變得很明顯的。儘管如此,香港對於入境者仍持續強烈要求進行隔離和檢測。當習近平主席將「清零政策」視為是指標性政策之期間,香港政府是不得不展現出合作的態勢。直到2022年底,中國放棄了「清零政策」,香港才迅速放寬了規制,恢復了對外的往來。今後的香港現在所必須面對的就是:去取回流失到海外、厭惡國家安全法和冠狀病毒規制的人才,而在與新加坡等對手城市之競爭上進行挑戰。自2022年7月習近平訪港以來,他一再形容「一國兩制」是「好制度」,讚揚香港在經濟方面的獨特性以及英美普通法制度之下的司法體系,他並表示將長期加以堅持。習近平的軟性路線可能是對香港和中國在經濟上陷入困境的回應。但是如果考慮到經濟因素的話,中國可能必須避免把香港完全轉變成「中國式」的香港。但現實上看不出這些動向,而香港連在證劵方面都已被台灣超車。

2019年香港爆發「反送中」運動,2020年香港實施國安法,同年李家超與多名香港官員遭美國制裁。主管APEC事務的美國資深官員莫瑞(Matt Murray)表示, 美國希望主辦會議不僅遵循APEC精神和原則,「也遵循美國法律和規定」。

因此問題是,儘管習近平對外的宣告,但世界把香港越來越視為是「中國的一部分」。根據美國傳統基金會的調查,直到2019年之前,香港連續25年被評為「世界上最自由的經濟體」。但是,自2021年以後,由於香港經濟受到中國政府的影響,已不再是獨立的經濟體,因此該基金會就將香港排除在調查對象之外。自從實施國安法以來,美國政府對香港產品實施制裁,要求產品標記為「Made in China」,而非「Made in Hong Kong」。香港政府對此提出異議並向世界貿易組織提起訴訟,WTO承認香港政府的控訴,並指出美國違反WTO的規定。但是,美國政府表示,這是涉及國家安全的問題,因此拒絕接受WTO的裁決。在西方國家中,對於2022年5月的行政長官的選舉只有一名候選人的情況,很多地方就不再使用「選舉」(election)這一詞來表達。在歐盟的聲明中,是使用了「選抜(selection)」一詞,CNN則報導選舉委員指定(appointed)李家超為行政長官。華爾街日報、金融時報和彭博社則是報導說:李家超已獲得確認(confirmed)。西方國家正在把轉變成「中國式」的香港體制視為是不符合世界標準的品質。
習近平在2023年2月的演講中提到了「中國式現代化」,指出:中國已經繪製了一個與西方現代化模式不同的新藍圖,要打破「現代化=西方化」的迷信,並對開發中國家展現出可以獨立自主朝向現代化發展的典範。他表示,中國式現代化可以對這些國家提供現代化全新的選項,他認為可以把中國式現代化出口到各國。中國一直強調將西方政治制度完全複製,在國情不同的地方是無法順利的。因此,中國現在開始向開發中國家推薦「中國式現代化」。但是,至少從目前香港轉變成「中國式」的發展來看,中國式現代化是否真的能夠成為西方型「現代化」的替代品呢?這是一個值得質疑的疑問。
七、結論
中國的經濟成長有很多是依靠外資,其技術有很多是偷自西方國家,這個國家還不是一個具有真正實力的帝國,中國模仿日本明治維新的富國强兵,卻只是強國弱民,這已顯示出中國的現代化如不走上以自由獨立的個人為基礎的話,那將會重蹈洋務運動的覆轍。其實香港的後退,就類似台灣在1947年爆發的228事件。看到這樣的結果,我們實在搞不懂,何以趙少康、侯友宜、柯文哲竟然口口聲聲地要拉近與中國的關係?因此,受到中國媒體戰影響的年輕人乃至一般人,要以香港為殷鑑,要知道:建立有主體性的台灣,才不會失去自主發展的主導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