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還原太陽花真相 盼國人勿被政客唬弄

鎮暴警察準備驅離抗爭者/資料照
鎮暴警察準備驅離抗爭者/資料照

香港與澳門在「一國兩制」的前提下,二OO三年與中國簽署CEPA。簽訂CEPA後,香港製造業與生產性服務業大量北移中國,僅靠中國觀光客的旅遊相關產業帶動經濟成長,工作機會多轉為不穩定的臨時工、低技術、低薪的職位為主。而開放中資赴港炒作房市與股市,導致香港房價狂飆,致香港的貧富懸殊問題益發嚴重,最後造成香港永遠擺脫不了中國掌控。

二O一O年馬英九政府私底下依香港模式跟中國簽訂《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簡稱ECFA),企圖在「一個中國」框架之下簽署包括服貿與貨貿等其他各式協議。台聯評估認為,兩岸一旦簽訂ECFA,台灣很可能步上港澳後塵。因此,儘管沒有立委席次,沒有政黨補助款,還是決定到台灣各地宣講,在市場、廟口、社區展開反ECFA運動,獲得民眾認同。二O一二年,台聯取得三席立委,在立法院成立黨團。

服貿協議簽訂 台灣會被淘空

馬政府強行簽訂ECFA後,緊接著透過黑作業跟中國簽服貿協議,展開貨貿協議談判。服貿協議影響台灣人民的生活,尤其零售業衝擊最大。一旦協議通過開始施行,將會有大量中國人來台灣工作;帳面上只要放入二十萬美金就可來台灣開店,一家公司允許三人加上其二位眷屬共九人,可說是全世界最寬鬆的移民政策。中國薪資水準比台灣低很多,來台的中國勞工每個月收入一、兩萬元,會有很多中國人來台灣工作。但是,台灣很多靠開一個小店養活一個家庭,像是洗衣店、便當店、麵包店或理髮店等,大量中國人來開店,直接打擊的就是台灣基層民眾的生計和台灣最多的中、小企業。雖然人流可以互通,但預料是很多台灣資本家去中國去投資,但基層民眾並不會前往中國。二O一三年六月底,台聯開始在全國各地展開反服貿宣講,半年多舉辦將近八百場。

藍委強行闖關 引發政治風暴

二O一四年三月四日,立法院台聯黨團採取具體行動,行文行政院,要求將服貿協議總說明及各條文說明送到立院。服貿協議共有二十四條本文,六十四大項產業對中國開放項目,對台灣經濟影響非常深遠。很多條文的訂定,究竟是基於何種理論基礎?對個別產業又有什麼考量?台聯要求馬政府在沒有清楚向國會交代清楚之前,絕不可放水。三月十七日,立法院再度審查兩岸服貿協議,內政委員會召委張慶忠在混亂中,利用隱藏式麥克風,以三十秒時間宣告出席人數已足,會議進入討論事項議程;表示服貿協議是行政命令,在立院審查已超過三個月,視為已審查,依法送院會存查,並宣布散會。台聯黨團認為,《兩岸服貿協議》被列在「其他議案」,並非行政命令案;堅持服貿協議是國家重要事項,須完成二讀審查,存查不能就生效。

三月十八日大約晚上九點,反服貿的學生衝進立法院議場,一場驚天動地霸佔國會議場的太陽花學運正式展開。學運期間,台聯和民進黨立委默默陪伴支持抗議的同學。行政院長江宜樺堅持己見,拒絕和學生溝通,決意以鎮暴警察解決學生運動。三月二十四日晚上,再度引發學生攻占行政院。而江果真動用鎮暴警察,棍棒盾牌齊飛及噴灑水柱,民眾與學生傷勢慘重。事後對於違法毆打民眾及學生的警察,一個都找不出來,反而狀告一百多名學生及社會人士。為了保護學生,筆者在行政院內被五、六個鎮暴警察踩在腳下毆打成傷而住院七日。

政客花言巧語 背棄學運初衷

至四月六日止,學生已在立法院議場近二十天,王金平院長在議場前宣示,在《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草案完成立法前,他將不會召集《兩岸服貿協議》相關黨團協商會議。那時賴中強等人來詢問台聯,「院長不召開協商」是何意?台聯向他們解釋:「這是最完美的決定!」也促成太陽花學運學生最後願意接受這樣的收場。台聯也在立法院正式提出專法之立法,為強調台灣主體性,名稱訂為《台灣與中國協議監督條例》,重點擺在國會對「台灣」與「中國」締結協議時,事前、事中及事後的監督。條文中要求行政部門先把簽訂協議之各方面評估,送到立法院報告,立法院再決定是否授權談判。

雖然沒有站在最前線,但台聯立場堅定,目標清楚,抗爭到底!在那段期間,王金平院長密集召集各黨團幹部到院長官邸協商,大家聚焦在如何讓學生不受到傷害,尋求讓運動和平落幕的方案。「反服貿」運動,是由所有在乎台灣、關心人民生計人士一起完成的。十年後,有「太陽花運動」成果的收割者要參選總統,還說當選後要「重啟服貿」,歷史的諷刺莫過於此。做為「太陽花運動」的關注者、目擊者與受害人,還原當年的歷史,希望國人睜大眼睛,不要被政客的花言巧語所唬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