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林予晞:當控制狂進化成為宋喬平

女影大使林予晞
女影大使林予晞

2019 年,出道不過六年、當過空姐的林予晞,憑藉著台灣話題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與電影《寒單》,讓自己的影視與影像作品說話,也讓台灣觀眾更加認識了這位女演員。早在 2017 年便以《必勝練習生》入圍過金鐘獎戲劇節目類女主角獎項目的林予晞坦言,飾演了《我們與惡的距離》的宋喬平一角以後,觀眾對她的演出產生很大的迴響,收穫到許多肯定與鼓勵(甚至是粉絲),她笑言:「我覺得這就是我得獎的時候」。除此之外,今年尚且還有她與修杰楷主演的偶像劇《天堂的微笑》也即將問世,旺盛的產能不言而喻。

女影大使林予晞
女影大使林予晞

女演員的美,不受限於年紀

出道得晚,已經 34 歲的林予晞既然成為了一個女演員,是否也會擔心青春有限,或者是會因為苦等不到好劇本找上門而感到焦慮?面對到這題,林予晞的第一個反應倒是挺釋然的:「焦慮的時候,就看看演藝圈的前輩們,像丁寧、謝盈萱、林志玲。她們都好好的。其實我覺得女性的美,不用受限於年紀這件事,當然女演員可以努力把自己維持在最好的狀態裡。但這跟年紀應該是兩回事。」予晞強調著每個年紀的人都有讓人覺得美的樣子:「我看樹木希林也很美,甚至在大銀幕上可以清楚看到她眼睛是沒法對焦的,但還是會很想看她表演。」既然目標是想要成為一個好演員而非偶像明星,那麼年紀這件事,似乎就不那麼重要了。

說完全不焦慮是騙人的,林予晞坦言:「我的焦慮是在於我對於自己現下這個年紀的女性們的故事,還想要再多講一些!可是我快要慢慢脫離了,必須從此跟她們說再見了。這就是我個人對於一段生命美好時光的逝去的感嘆了,也不一定是身為演員的。是身而為人的。」青春年華的事倒是還好,每個人都有經歷過,時間對大家都是公平的。林予晞的正面思考力強,想得也全面:「反過來,當我有機會去和年輕一輩的演員一起說故事時候,我會用一個更有愛的狀態去照顧這些年輕演員,讓他們增加更多把故事說好的利基,我來做他們的後備支撐。」這似乎呼應到了《我們與惡的距離》劇尾,解釋了宋喬平與應思聰在醫院的狹持戲之所以好看的原因。那句回應思聰「為什麼是我?」讓林予晞脫稿說出「可能是因為你比較勇敢吧。」並感動眾人的台詞,原來其來有自。

女影大使林予晞
女影大使林予晞

高顏值演員詮釋寫實常人角色

在台灣,高顏值演員通常都是先進入偶像劇領域開始接觸演戲,但一旦要開始挑戰愛情劇以外的戲,外表就會成為一份負累,為求符合角色人設,扮醜或刻意做平凡打扮的演出成為一種常態,問林予晞如何看待這種現象?她說:「我有時也會感覺到這件事。但造型這件事,還是要看角色本身有沒有符合所該有的扮相。以我在《我們與惡的距離》飾演宋喬平為例,她是社工,我們真的很少看到社工是做精心打扮的,敬業的社工有時甚至看起來還挺狼狽的,身為演員,表演首要就是讓大家產生共感,要說服觀眾。宋喬平的扮相我覺得恰如其分,甚至覺得她有點太整齊了。」之所以這樣講,是因為當初為了演戲,林予晞做田調功課時有跟社工接觸過,「我大部分都感覺到他們不斷在奔波的忙累感。為了照顧別人,有時候都沒辦法好好照顧自己的狀態很常見,所以喬平算是把自己打理得不錯的了。」

2019台灣女性影展
2019台灣女性影展

明星與網紅的差別

當代女明星與網紅之間的差別以越漸模糊化,問擁有 30 萬社群紛絲的林予晞,認為兩種身份各自的優勢在哪裡?她直覺回應:「演員與網紅的差異應該還是在作品上面。這兩種身份各自看事情的角度是不一樣的,工作方面也是跟什麼不同的團隊在合作。演員的話,有機會跟大製作合作,作品擴散平台也比較平均。網紅可能還是鎖定在特殊的 TA 族群。不論是網紅還是演員,如果想要加強影響力,我想還是用各自的身份,試著踏出舒適圈、離開同溫層。例如說網紅可以去試試看演電視或電影,演員則與更多網路平台接觸合作。」

2019台灣女性影展
2019台灣女性影展

為女性角色套路找出口

常常在接到劇本的時候,林予晞會發現戲劇中的女性的角色通常都在某種套路裡面嗎。這時候她還是會去思考:「有時候,看似沒什麼發揮空間的角色,可能職業普通、或者是個平凡家管,看似想像不出來她能有什麼發揮。但這種的我反而覺得可能是有逆轉的空間。因為越不起眼的地方,越有看不見的歷史。沒有被人家訴說過的故事,格外有訴說的價值。也許編劇在構思角色的時候沒有給予太多細節,但我希望自己所飾演的每一個角色,都能活出她自己的樣子。甚至是能灌入一些我自己想的東西。所以如果你給我一個傻白甜的角色,我一定會想辦法在裡面偷渡一些我的真實想法在其中。可能是現在的女性思維等等。」說是這樣說,但是現場在跟導演、跟對手演員的拉扯、還要控制角色的平衡感,都是需要花時間心力去著眼的。「其中的風險在於人家會覺得你不好配合,或者是對於角色的解讀和編導不符... 人家當下可能會覺得我『可不可以不要這麼愛找麻煩?可以乖乖的演就好嗎?』現場可能會遇到大家對於同一個角色的想像是不一樣的狀況。」

無論如何,林予晞都希望可以在分內的表演裡面,再多做一點。她分析:「其實影視的受眾大部分都是女孩子。但大部分的戲劇卻是走父系思維的價值觀路線,那我們要這樣繼續洗腦我們的觀眾一代又一代這樣下去嗎?我當然希望不是這樣,既然有想法,為什麼不要去做?」不過,林予晞又趕緊解釋:「但另一方面,我也不會太偏激。畢竟一旦太激烈,馬上就會被反彈,會得到『謝謝下次再合作』的回應,言下之意其實就是不用合作了、被out了。我也不希望那樣。」是故保持溫和、溫柔的態度,尋求跟更影人或劇組多合作的機會,便是林予晞在影視圈走跳的工作哲學。

女影大使林予晞
女影大使林予晞

在表演與攝影中拼命藏東西

身為演員,同時也是一位影像創作者,以攝影師身份出了攝影書《時差意識》,影像對於林予晞,是一種說話的方式、表達自我的途徑。「攝影也是一種說話,只是話不是直接講的,很幽微。不只是女性,世界上有很多的狀況,當下話都是不能直接講的,只是這樣的情況之於女性的處境而言是比較明顯的。當人家要你別講的時候,是要遷就這個狀況、真的都不講嗎?還是可以想辦法,透過做別的事來講出來?衝撞不是我所習慣或所適合的,所以攝影變成我對外發聲的途徑、也是我拐騙大家進來看看,進一步讓大家看到我其實藏了其他訊息在其中。表面上看起來是和平的靜態照片,其實可能藏了很激烈與硬核的訊息在其中。」林予晞如是說。

有時候,還是會幸運地透過角色,暢快地自抒己志:「宋喬平這個角色是很有想法的人。我反而是因為透過她得以講出一些我想講的話。」喬平的姐姐宋喬安是個會直接嗆『現在的新聞觀眾只有七歲智商』的人,但真實社會裡,身為公眾人物,平常也不能隨便這樣講(即便你心裡真的這樣想,還是要調整自己、講出一個相對公允的話)。透過演戲的角色,可以丟出一些震撼彈,引領觀眾去思考。因為是「角色」講的,所以觀眾不會有責怪你或覺得你偏激的情況。回想起當初在《我們與惡的距離》裡飾演宋喬平的心情,林予晞共感很深:「她本來就是社工,雖然會有複雜、模糊的情緒產生,但心裡仍有愛,喬平對我而言是非常順其自然的角色。」

女影大使林予晞
女影大使林予晞

當控制狂進化成為溫柔的宋喬平

演過時代劇,也演過時裝電視劇,問林予晞對於當代女性處境與過往上一代的女性處境,感覺異同之處為何?林予晞的回答很簡單扼要:「以前的人是直接忽視『女性處境』這個問題,不去面對。而現在女性的困境,大家算是意識到了,但還不知道要怎麼面對。」畢竟以前女性被控制慣了,要拿回實質的掌控權不可能一時一刻。林予晞說自己從小就不喜歡被管,長大之後一度發現自己也是控制狂,「所以我才對『控制』這麼敏感,也才會對女性受到控制的這個議題那麼有感覺。」更提醒女孩們在拿回對自己掌控權的時候,也要學著負責任。

宋喬平的角色更進一步的堅定了林予晞的女力思維。前提是要先搞清楚女性的性別優勢會是什麼。即便我們在父權社會學到的,盡是一堆關於強硬衝撞的爭取方式,不自覺之間,有些女知識份子可能會以為把自己武裝得鋼強就是王道,林予晞提醒女孩們:「那都是眼睛業障重,要換另外的思維去看。」畢竟女人若學那一套,再強也都強不過在那套體制裡被鍛鍊了千百年的男人們。如果男人的武器是力量,那女人的武器就是溫柔。

「實際的操作策略應該是持續發聲,繼續說更多女性的故事,讓大家在願意能夠聆聽的前提下,持續努力。那是一種滲透感。」如何利用性別優勢,透過滲透、溫和地跟這個世界爭取說話的空間?林予晞的分享了自己的作法:「在我告訴你我的想法與結論之前,我先滲透你。等到你回頭之後才發現:我的天啊!我已經被充滿了!我很愛這樣。」這就是林予晞的生存之道。

女力如何發揮,課本上面沒寫沒教,幸好還有歸來仍是少女的林予晞,用她的戲,悄悄告訴妳。

※不加入Y!電影粉絲團,你就悶了!

yahoo奇摩電影
yahoo奇摩電影
yahoo奇摩電影
yahoo奇摩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