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衛福部長薛瑞元:推優化兒童醫療照護計畫 搶救少子化下的兒科荒

孩子夜間高燒,找不到有兒科醫師的夜間急診,需要再開2小時的車,才能將孩子送到醫師面前;新生嬰兒狀況不佳,但當地醫療能量無法處理、必須外接,孩子最後仍在路途上離開⋯⋯這不是未來,而是台灣部分縣市的現況。

台灣兒科醫療人力短缺並非新聞,台南成大醫院、高雄長庚醫院等醫學中心,今年沒有招募到任何新的兒科住院醫師。高雄長庚醫院兒科醫師徐美欣不諱言,兒科招不到新血,已經四十多歲的她與許多資深醫師,原本負責教學、醫學研究、額外專案業務,如今都得到第一線值班、嚴重壓縮工時,「我們有位副教授等級的醫師,已經不堪壓力離職」她感嘆。

「屏東下午五點後,完全沒有急診兒科專責醫師⋯⋯」參與高屏兒少保護工作多年的徐美欣觀察說,兒科資源減少對病童影響極大,尤其是非都會區。曾有重症新生兒從屏東恆春外送到高雄急救,卻在半路去世;就連腦麻兒需要更換鼻胃管,都需要開一小時的車才有醫院能協助。

面對迫在旦夕的兒童醫療危機,政府2021年起推出「優化兒童醫療照護計畫」。衛福部長薛瑞元解釋,計畫囊括了幼兒專責醫師制度、核心醫院、重點醫院、發展遲緩兒童聯評中心、擴大周產期照護等措施,目的是希望透過整體性計畫,「把兒科體系救起來」他強調。

以下是薛瑞元接受《親子天下》專訪時,以第一人稱,針對「優化兒童醫療照護計畫」所做的說明:

受到少子化衝擊,兒童病人數量減少導致兒科醫師的收入跟著變少,即使有健保加成,留在醫院裡的兒科醫師收入仍然會降低。

我們觀察到一個現象,留在醫院的兒科醫師僅佔全體兒科醫師的三分之一,在四大科(內、外、婦、兒科)中比例最低。兒科醫師大多選擇自行開業、到基層診所服務,導致醫院內卻沒有足夠的醫師,能夠坐鎮兒科急診、撐住處理急重症病童的醫療量能。因此,我們推出優化兒童醫療照護計畫,希望能為醫院留住兒童醫療人力。

在醫療體系中,優化兒童醫療照護計畫主要分為三大部分:幼兒專責醫師制度、建置發展遲緩兒童聯合評估中心、重點醫院與核心醫院制度

從今年11月起,所有新生兒一律被納入幼兒專責醫師制度中。家長在產前就能自行選擇或由衛生局指定一位專責醫生,在孩子0~3歲的成長階段裡,定期幫幼兒評估成長狀況、主動提醒接種疫苗,若有異常疾病也能及早治療。專責醫師制度也能發揮社會安全網的作用,若在定期追蹤時,發現幼兒疑似受虐,就能及時轉介社會資源。

計畫中的制度與需求一環扣一環,專責醫師如果發現發展遲緩的小孩,需要早療評估,醫院會安排醫師、職能治療師、臨床心理師等專家,進行聯合評估(下稱聯評)。但以現況來說,聯評涉及跨科別成員,而且目前早療聯合評估的門診不夠多又很難等,導致孩子可能在等待聯評的過程中,錯過黃金治療期。

發展遲緩問題不儘早解決、未來就會形成對孩子生命的障礙。所以我們希望透過計畫的補助,鼓勵醫療院所加開聯評門診、成立專責聯評小組,讓發展遲緩兒童及早得到協助。

此外,為了讓每個縣市的小孩半夜突然生病時不再求醫無門,我們也規劃每個縣市至少要有一家「重點醫院」確保急診裡隨時有兒科醫師值班待命。台灣2022年新生兒死亡率是千分之4.4,進一步分析,新生兒死亡率與新生兒死因多與早產相關。所以未來我們會把重點放在強化新生兒重症的醫療佈建,確保重點醫院有充足的外接團隊,能及時派出配有特殊設備的兒童專用救護車,將病童即時送到醫師面前。

減緩兒科醫師流失、培育本土兒科醫療照護人力,是優化兒童醫療照護計畫的重要目標,政府將挑選六到八間「核心醫院」,培養新生兒科、兒童重症、兒童癌症、遺傳疾病等四大領域的兒科人才,配合兩大留才策略:透過薪資保障和獎勵制度留住資深兒科醫師,投身研究和教學;補助台灣年輕醫師到美國較具規模的兒童醫院學習,把實戰經驗帶回台灣。

優化兒童醫療照護計畫的整體預算,從2024年起,將從每年7億提高至一年20億。如今台灣出生率下降快得幾乎讓人措手不及,要是沒有醫師,新生兒死亡率就會提高,讓大家更不敢生,因為生病後沒人能看診⋯⋯為了阻止這樣的悲劇到來,我們需要增加誘因、留住人才,將整個兒科體系維持住,才可能守護下一代。

(責任編輯:劉映均)

更多親子天下文章
幼兒專責醫師制度11月上路,如何加入?有哪些服務項目?
幼兒專責醫師制度開跑,加入有什麼好處?第一線醫師怎麼看?
寄戶口怎麼做?風險有哪些?律師一次解答寄戶口申請相關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