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余香凝被嫌「太幸福」 梁雍婷《白日之下》乘載受害者傷痛

余香凝、梁雍婷演出《白日之下》。(圖/非凡娛樂)
余香凝、梁雍婷演出《白日之下》。(圖/非凡娛樂)

記者許瑞麟/專訪

香港電影《白日之下》聚焦真實事件,余香凝飾演的記者帶領團隊踢爆黑心療養院,梁雍婷則飾演心智受損的院友,慘遭院長伸出魔爪侵犯。近來2位女演員來台參與金馬獎並接受專訪,皆談到當時這件震驚香港的事件仍歷歷在目,梁雍婷坦言演來雖然有壓力,但她自問:「作為一個演員,能不能承載這個受害者的傷痛呢?所以如果我要做,就一定要做到最好,把這故事講出來。」

梁雍婷當時拍攝已經29歲,卻要詮釋心智只有6歲的小女孩,得從眼神、肢體散發無憂無慮、快樂的童心,演繹起來相當困難。也因為疫情,她沒辦法近距離接觸和觀察身心障礙人士,只能透過閱讀醫療報告理解病友的行為、性格,將對真實事件的憤慨及心碎化為力量,「這個事件必須要拍出來,因為是不可以被忘記的新聞。」

余香凝兼顧家庭及工作,仍樂在其中。(圖/非凡娛樂)
余香凝兼顧家庭及工作,仍樂在其中。(圖/非凡娛樂)

余香凝特別感謝導演簡君晉的信任,將記者「曉琪」角色交付給她,因為自從她結婚生子後,總是會有人認為她「太幸福了」,可能沒有辦法再拍如此過於現實沈重的題材。不過導演有特別提醒她,「妳不要給我在片場裡面,看到有媽媽的樣子。」所以拍攝前她會跟家人說好,在片場不會看手機及訊息,「我每天都要回家當媽媽的角色,我不想要在片場裡面也抽身。」

但是否下戲回家很難轉換情緒?余香凝反倒沒有這困擾,「因為我每天搭車回家的時候,都覺得心裡很不舒服,但回到家一開門,女兒就跑出來喊『媽媽』,我就會覺得舒服了一點。」

梁雍婷每部作品都想讓觀眾看到不一樣的她。(圖/非凡娛樂)
梁雍婷每部作品都想讓觀眾看到不一樣的她。(圖/非凡娛樂)

目前育有一子一女的余香凝,被問及如何平衡家庭和演員工作?她笑說:「就減少自己休息的時間,因為時間就只有這麼多。」好在老公會幫忙照顧剛出生的兒子,讓她可以勤跑宣傳和映後活動,老公因此擔心她累倒,但她堅決表示:「我覺得我的意志會大到控制我的身體。」尤其很多人說她當媽媽後,表演起來更放鬆,拍攝《緣路山旮旯》時特別明顯,「我以前沒有想過『鬆』這個字,我只是想到要很努力去做功課,要怎麼樣投入角色,所以我很謝謝那個角色和經歷。」

余香凝此次挑戰記者角色,入圍金馬影后。(圖/非凡娛樂)
余香凝此次挑戰記者角色,入圍金馬影后。(圖/非凡娛樂)

余香凝形容自己和片中角色有點相似,工作了7年,對這社會種種可能會有點麻木,會思考是否該抽離一些,「就不會那麼容易感到失望,想要保護自己。」現實中是否曾對演員工作感到麻木?余香凝慶幸《白日之下》台前幕後每個人都很用心,讓她更為投入,因為她曾待過有劇組工作人員沒有花心思在崗位上,「那時候我就會想,是不是我也可以不用那麼用心呢?」但後來看到許多新人抱有熱忱及專業,她就會告訴自己:「我不可以放鬆,我也要努力,我們可以用我們的力量去改變。」

至於接下來想挑戰的角色,梁雍婷笑說想演媽媽,因為現實中她肯定不會想當母親,「因為我覺得在香港要養育一個小孩子太困難了,要教育也困難,所以我覺得她(余香凝)真的很厲害!」一旁的余香凝便笑說:「妳可以來幫我帶小孩。」梁雍婷接著說:「因為在香港,演員通常會演比真實年齡還要小的角色,但其實我們都30歲了,所以就想演一些貼近自己年紀的角色。」

梁雍婷把握每次演出機會。(圖/非凡娛樂)
梁雍婷把握每次演出機會。(圖/非凡娛樂)

余香凝則說現在要她演少女反而會有點害怕,未來想多嘗試喜劇,因為拍攝《死屍死時四十四》讓她體會到演喜劇的樂趣,「節奏是很不同的,我覺得很好的演員,通常他們都是喜劇很好看,拍正劇也都很好。」

今年梁雍婷就有《白日之下》、《年少日記》、《不日成婚2》等作品上映,對於挑選劇本她沒有一定的標準,有人找她試鏡便會把握機會,「因為坦白講,香港我們一年的電影產量不是太多,所以不會去想太多,有一個好的劇本,有一個好的團隊,我們就會去做,這3部電影都是很不同的角色,很幸運啊!」她也期待能夠來台灣拍戲,此次來台前還特別苦練國語,「之前講5分鐘舌頭就打結了,現在好一點。」

余香凝、梁雍婷都曾演過《緣路山旮旯》,但當時沒有對到戲。(圖/非凡娛樂)
余香凝、梁雍婷都曾演過《緣路山旮旯》,但當時沒有對到戲。(圖/非凡娛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