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台大創創中心執行長曾正忠:改善新創生態,幫助中大型企業轉型!

 

台大創創中心執行長曾正忠,曾經擔任飛利浦策略長,元大創投副總,新創企業執行董事,以及台大、輔大創業及社企相關課程講師。他涉獵的場域從大企業到Startup,大型創投到加速器等創業輔導機構,如此大跨度的創新創業相關領域的經驗,在台灣應該算是屈指可數了。

  

「當我在元大、飛利浦工作一段時間之後,心中就決定要在平時撥出一些時間來從事公益性質的活動,尤其是輔導新創公司與社會企業,以及在大專院校教授創業學程。」曾正忠說。

 

曾正忠認為,這樣的付出,除了將自己所學回饋社會之外,正如同企業的發展一樣,個人的發展也不能只是閉門造車,應該一方面在企業內發展自己能提供的獨特貢獻之外,也一定要記得向外界取經,幫助自己得到其他發生在企業外部的創新思維。

 

「在每一次轉換中,學習與發展出自己可以為組織創造的獨特價值,同時連結過往的經驗產生綜效。 」曾正忠說。

  

融合新創與企業的需求,幫助雙方尋找彼此的合作契機

 

「企業應該知道New Business不能只是期待從自己公司內部來發展,應該投入資源有系統地尋找外部的創新。」曾正忠說道。

  

一般企業大致上一定會鼓勵內部同仁發展創新的想法。而做得再好一點的或許會試著借鏡產業中其他競爭者或是相關企業的發展,來刺激企業的成長。

 

「但很多時候,最好的創新或是新的生意發展想法,都是發生在該企業外圍的新創產業,甚至是完全不同的產業。」曾經擔任飛利浦策略長的曾正忠語重心長的說。

 

回到新創公司的角度來看,他們或許有很多不錯的idea,但是驗證產品或商業模式,也經常是他們的致命傷,在來不及驗證完成之前很容易把團隊的金錢、熱情消耗殆盡。

  

而不論是製作產品原型,或是與通路對話,甚至產業know how,恰恰這些資源大企業都有。

  

正因為同時擁有大企業與新創兩邊非常不同的經歷,讓曾正忠有著和一般人不同的角度去了解到,如何幫助新創團隊做好驗證階段的工作,以及協助大企業在New Business成長方向的KPI結合,或許是個不錯的解套方法。而我們也可以在之後的台大創創加速器的計畫中一窺究竟。

  

打造台大創創加速器成為台灣前三大的加速器

 

曾正忠這次來到台大創創中心擔任執行長的工作,一方面是因為恩師李吉仁的邀請,二方面他也希望可以將他心中規劃的新創與企業合作的藍圖,逐漸的實現。他在短短的幾個月內重新定義了台大車庫孵化器與台大創創加速器的不同。不但提供創業團體不同階段的資源與服務,更進一步在第二期的台大創創加速器的招募計畫中,加上了"企業導師"這樣的資源,來幫助團隊解決創業途中最需要的"驗證"階段所需要的種種協助。

 

「這次的企業導師計畫,邀請來的都是該企業的最高負責人或策略長,是可以調動資源的人。」曾正忠說。

 

除了人脈的連結,再加上企業資源的介接,這次的企業導師計畫看來真的不太一樣。

  

期望透過這樣的合作可以產生正向的連結,不但可以改善台灣的新創生態,培養幾間獨角獸公司。又或許幫助台灣中大型企業跳脫固有的思維,幫助企業成長甚或轉型。

 

WorkFace Taipei官網:http://www.workface.tw/blog/

WorkFace Taipei粉絲專頁:https://zh-tw.facebook.com/wf.taipei/

WorkFace Kaohsiung粉絲專頁:https://zh-tw.facebook.com/wf.kaohsi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