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從《親愛壞蛋》看「直升機父母」不放手教養!身心科醫曝下場,解決親子關係失衡秘訣?

上流家庭宮鬥影集《親愛壞蛋》甫播畢,劇中結局大反轉讓人備感震驚!聯經出版推出《親愛壞蛋Lovely villain:幕後創作+寫真劇照+訪談記事全紀錄》邀請人氣身心科醫師李旻珊撰文,由醫學角度探討主角們的家庭關係,教養態度。近日李旻珊接受《LIFE 生活網》專訪,提及對劇中角色的看法,如同劇中兩位母親韓真真、路湘婷類似「直升機父母」教養,會造成孩子哪些問題與障礙,且提出看法,以及孩子們該如何擺脫父母的控制?面對劇中韓真真隱瞞事實不告訴女兒真相,身心科醫師指出「解離症狀會更嚴重」,原因揭曉了。

▲ 從《親愛壞蛋》看「直升機父母」不放手教養。(圖/三立)

 

《親愛壞蛋》戲劇架構在上流與教育層面,喜歡追劇的李旻珊醫師說,像是韓劇《Sky Castle》,不難發現韓國與台灣其實蠻相似的,包括社會的單一價值觀,追求物質的生活,讀好的學校就能進入到中、高層社會等,家長需要建造孩子的教育,甚至變成一個企業,如同韓劇《浪漫速成班》所描繪出的:「唯有你會讀書,會賺錢,才是最好的表現!」許多戲劇都在呈現這件事。

▲ 身心科醫師李旻珊表示,韓國與台灣的價值觀相仿,包括社會的單一價值觀,讀好的學校就能進入到中、高層社會等。(圖/李旻珊醫師提供)

 

《親愛壞蛋》中,韓真真(隋棠 飾演)與路湘婷(六月 飾演),都是屬於保護欲較強的母親,不過保護孩子的方向不一樣。韓真真本身比較敏感,保護欲較強,此舉反而讓女兒更進入深度解離的狀態。沒有告訴她事實,不見得是很好的決定。李旻珊醫師指出:「她用自以為是的正義,用她自己的方式保護女兒。」。

至於為什麼要告訴女兒莊映文(項婕如 飾演)事實?她解釋:「還是需要給患者現實感, 解離就是一種太痛苦產生逃脫現實的自我防衛機制,如果我們沒有給他現實感,會更頻繁解離。」至於六月飾演的路湘婷則更強勢,且處在上流社會中,以及她自己出身平凡有關,面臨到的問題也比較複雜。但是,兩個角色都沒有傾聽孩子真正的需求。

▲ 解離是一種太痛苦產生逃脫現實的自我防衛機制,需要給予現實感,不能隱瞞與欺騙。(圖/三立)

 

愛護與擔心孩子,反而造就現在社會有許多直升機父母,親子關係失衡。李旻珊醫師表示:「這個原因來自於台灣社會較為單一,國外則是先參照孩子的意願先去做,再去鼓勵,教養方式不同。」出現直升機父母的原因,李旻珊醫師指出,可能因為失業率較低,時間與金錢變多了,有更多的時間可以照顧小孩,甚至覺得這個社會太可怕,小孩都需要威脅,亦或者需要給予孩子最好教育才行得通。此外,通訊軟體較為發達,可以隨時監控孩子,「例如手機就是世界上最強的期待,讓爸爸媽媽與小孩分不開。」。少子化的因素,家長會直接幫忙解決困難,清除孩子的一切障礙。李旻珊醫師說,用錯誤的態度與關係出現在兒女的生命,「父母很注重他們覺得對的事情,卻沒有注意到兒女真正的心理需求;又或者太想控制,忽略孩子真實需求。」

所謂過度保護的父母,醫師也指出,多多少少與原生家庭脫離不了關係。沒有人天生知道如何當父母親,成長過程中缺乏哪一塊,例如缺乏父母親哪一方的愛,想給予孩子卻過度;也可能因為父母本身安全感較低,放不了手,覺得應該要保護、控制。此外,太過控制的父母,孩子有時候會變得有點媽寶,或者有一些心理上的疾病,沒有自信、沒有創新能力、怕衝突,故順著父母的心去做。

▲ 過度保護與控制的父母,可能造就孩子沒有主見、或者過度反抗。(圖/三立)

 

遇到這樣的狀況,李旻珊醫師說,孩子可以與父母有適當的界線,知道怎麼樣不被控制,或者該表達他的想法,不一定要做的跟父母說的一樣。控制慾太高的父母,若沒有與孩子關係處理好,會產生兩種狀況。其一、沒有主見、想脫離父母又無法甩開,沒有辦法自行做出決定;其二、是不管怎麼樣都要反抗。

會不會有精神疾病產生?李旻珊醫師說:「這倒是不一定!」然而,曾經有研究報告,針對18歲至25歲的大學生進行調查發現,如果爸爸媽媽是直升機父母,他們在處理人際關係、男女朋友交往面向,都較難獨當一面,也比較欠缺自信,需要外界大量的鼓勵、安全依附感比較差。像是「需求層次理論」包括生活、自我實現部份等,各方面都會比較差,無法做得很好。

想要知道小孩在想什麼,小孩子又不說,雙向溝通不良該怎麼解決?李旻珊醫師指出,有時候是處在當下的情緒,或許可以用文字、打LINE的方式也是不錯的方法,讓對方慢慢有時間回應。

提到對於劇中角色的感受,李旻珊醫師認為韓真真蠻無奈,有著先生欠債的經濟壓力,以及女兒的自殺,還必須感謝姊姊的幫忙。她本來是個很熱情有正義感的女生,為家庭付出所有的一切,雖然作法較為激進,很心疼這一個角色。

▲ 李旻珊醫師對於韓真真一角覺得心疼。(圖/三立)

 

李旻珊提及,為《親愛壞蛋Lovely villain:幕後創作+寫真劇照+訪談記事全紀錄》撰文,希望給大眾帶來科普概念,希望大家更認識身心科。她解釋,「許多人不知道有哪些治療方式、藥物,甚至因為害怕而不敢就醫,查閱很多資料卻懵懵懂懂。」藉由文章,幫大家做個摘要,包括何時就醫,尋求哪些幫助,給予解答。

親愛壞蛋Lovely villain :幕後創作+寫真劇照+訪談記事全紀錄

 

 

★《ENews》提醒您

勇敢求救並非弱者,生命一定可以找到出路,若需諮商或相關協助,請撥打以下專線

生命線專線:1995

張老師服務專線:1980

衛福部安心專線:1925

更多eNews報導
視網膜親揭「慘遭Metoo」!停更原因竟是被性騷 恐怖粉絲在身邊
屏東民宅大火!陽台狂竄火舌「屋主、女兒逃死劫」 愛犬當場燒成焦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