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烏克蘭戰略學者溥猷立:澤倫斯基政府對中國保持友好 因不想多一個敵人
(記者王秋燕/台北報導)俄烏戰爭爆發後,中國、俄羅斯同盟關係越來越密切。中國外交部在2月24日俄烏戰爭滿周年時發布《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文件,12點聲明中未譴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未說明烏克蘭情況,稱所有國家主權應該被維護,卻不點名地批判西方國家的「冷戰思維」、「單邊制裁」。
西方媒體盛傳,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出訪俄羅斯,預估的時程從最快的3月初,到最慢的4或5月都有。美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以下簡稱北約)官員已發出警示,中國可能進一步提供俄羅斯武器。
烏國對中國保持期待 但實際上中國從未幫忙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則表達,願意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的意願,該如何解讀烏克蘭政府目前對中國外交政策的想法?
正在國防部智庫「國防安全研究院」擔任駐點研究學者溥猷立(Yurii Poita) 接受《菱傳媒》專訪時解析,「中國是烏克蘭最大貿易夥伴、主要投資國,俄烏戰爭爆發後,烏克蘭一度對中國能提供協助抱持希望,當然,現在這些期待都幻滅了。」
溥猷立指出,「烏克蘭政府目前是對中國12點和平提案保持接受立場,除非見到中國大量提供俄羅斯武器的證據。烏克蘭部分政府人士認為,該對中國保持聰明外交政策,保持微笑、不過度批判,因為烏克蘭不需要多一個敵人。」
溥猷立說:「但就我個人立場,我不認為,這是好的策略。因為中國把烏克蘭擺在弱勢的一方,保持模糊外交政策,一直無實際幫助烏克蘭的做法。然而,烏克蘭政府仍未排除中國未來立場轉向烏克蘭的可能性,所以澤倫斯基願意與中國保持友好。」
西方必須支持烏獲勝 不給俄進攻他國機會
澤倫斯基政府儘管希望與中國維持友好,但深知要打贏對抗俄羅斯戰爭,就得依賴美國、北約持續軍援,但他們能夠持續堅持軍援烏克蘭嗎?
溥猷立說:「烏克蘭無法在2008年加入北約,2014年遭到俄羅斯侵占克里米亞,北約、美國都沒多大作為,忽略俄羅斯對歐洲安全威脅,導致俄羅斯敢發動全面入侵烏克蘭戰爭。一旦烏克蘭敗戰,代表俄羅斯能夠進一步利用烏克蘭各項資源,進而向其他歐洲國家發動攻擊。從這點觀察,北約、美國必須支持烏克蘭獲勝。」
溥猷立指出,「北約雖支持、援助烏克蘭,目前為止卻沒有要讓烏克蘭加入的跡象。北約領導人至少要先表態會啟動烏克蘭加入北約的程序,未來在財政、武器援助,以及情報分享合作上,才能更深入。」
台灣還有時間備戰 需強化人民信賴感
溥猷立認為,相對於烏克蘭,台灣在備戰時間與國際支援上更有優勢。他說:「烏克蘭在戰爭爆發前沒有海軍,空軍與空中防衛系統不足,也沒有F16戰鬥機與長程飛彈,更沒有其他國家就區域安全層面上給予支持。相比之下,台灣的國防體系不僅烏克蘭健全許多,還有美國的軍售等協助。」
儘管美國媒體報導,美國因為更積極軍援烏克蘭,才會延遲交付軍售武器給台灣。溥猷立不認為,台灣是被刻意排在烏克蘭之後,因為台灣在全球戰略上比烏克蘭更重要,「而美國軍方推算,5年內中共不可能攻打台灣,台灣還有時間準備因應戰爭。」
溥猷立建議,台灣在備戰上除應加強關鍵基礎建設、資訊戰策略,政府要能夠保持與社會各種溝通管道暢通、穩定,更重要的是,提升人民對政府的信賴感。台灣也要想辦法與國際社會產生更多連結、合作契機,持續提高國際能見度。
肯定台灣打造自己的「星鏈」 盼烏台在太空科技能合作
另一方面,溥猷立肯定台灣試圖打造自己的「星鏈」(Starlink)的企圖心,他說:「資訊傳達的確是戰爭能力不可或缺的一環」。
溥猷立指出,台灣有許多優秀的低軌衛星廠商,烏克蘭則有打造火箭技術與經驗,以及火箭發射場地,從這點觀察,台灣、烏克蘭未來能在太空科技上有合作契機。
溥猷立指出,若烏克蘭能在今年內戰勝,戰後當前之務是建立軍事安全、經濟安全,而戰後重建不僅是蓋新大樓、學校等硬體設施,更需要建立新型態經濟。烏克蘭有豐富天然礦產,玉米、小麥等農作物收成豐富,但在技術層面上比較低,能夠從台灣學習、找合作機會的項目很多,除太空科技外,還包括更先進的農業、機械產業、電子業,以及建立科技園區、打造完整物流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