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萬芳原婉拒拍《五月雪》 被導演一句「《悲情城市》是梁朝偉演的」說服

雖然演的是命運悲慘的女人,但萬芳一下戲就能自然抽離,最大的興趣是每天尋覓馬來西亞美食。
雖然演的是命運悲慘的女人,但萬芳一下戲就能自然抽離,最大的興趣是每天尋覓馬來西亞美食。

馬來西亞導演張吉安籌畫多年,以大馬1969年爆發的「513」事件為背景拍攝的新作《五月雪》,因題材太敏感,女主角之一的「阿英」一角由台籍的萬芳主演,萬芳在接受本刊訪問時,透露原本自己婉拒張吉安的邀請,但對方抬出梁朝偉拍了侯孝賢執導的《悲情城市》,表達外地人一定也能演好受難者家屬角色,萬芳因此被說服接演,更憑該片入圍了本屆金馬最佳女配角。

萬芳所飾演的「阿英」,在該片導演張吉安心中,是集「513」事件受害者家屬大成的角色,她不僅只是位受害者家屬,也呈現了在父權社會下女性從一出生就不被期待、不受祝福的境遇。雖然她自己從來不曾面對過類似的悲慘命運,但身邊卻不乏此類人,她因此從面對自我價值的角度切入,不做自我投射。

身為一個台灣人,一開始萬芳根本不知道所謂的「513事件」,因為不熟他們的歷史,另一方面也擔心語言問題,萬芳曾請張吉安還是找當地的素人演比較好,但張吉安搬出影帝與名導:「《悲情城市》是梁朝偉(演出)」,言簡意賅說服了萬芳,於是她開始做功課,學口音及講話方式,把自己變成一個娘惹後裔,一個命運悲慘的女人。

一開始萬芳希望張吉安還是找馬來西亞的素人來演出比較恰當,沒想到張吉安竟端出梁朝偉演了《悲情城市》的理由說服她接拍。
一開始萬芳希望張吉安還是找馬來西亞的素人來演出比較恰當,沒想到張吉安竟端出梁朝偉演了《悲情城市》的理由說服她接拍。

整部電影萬芳直到第50幾分鐘才出現,在片末7分鐘長鏡頭大爆炸戲前,她的表演都是淡淡的,萬芳自己也不想有過多表演痕跡;而這「哭墳」顆長鏡頭她花最多的時間來思考這場戲要怎麼演繹,該不該哭?要大哭還是小哭?要怎麼哭?有千百種詮釋方式,最後這場一鏡到底拍了17個take,萬芳給出了不同的哭法給導演選擇,有的鏡頭超級有感,有的卻拍到迷失方向,最後張吉安導演挑選了第13take剪進正片。

這場戲是實地在一處真正的513事件殉難者的亂葬崗拍攝,鏡頭下的墓碑都是真的,當時導演也有帶著劇組拜拜,萬芳自己在拍事前也有去附近的土地公廟向亡靈「知會」會在此拍攝。

這場萬芳與蔡寶珠的哭墳戲看似簡單,實際上拍了17個take,拍完大家都疲累不堪。(海鵬提供)
這場萬芳與蔡寶珠的哭墳戲看似簡單,實際上拍了17個take,拍完大家都疲累不堪。(海鵬提供)

據張吉安導演透露,萬芳當時每天都頂著一張「像是家裡死了人」的晦氣臉開工,早已為每天的工作做好準備,進入角色狀態。尤其她的角色命運十分可悲,從小失怙,即使父親在世時,也因為重男輕女不被疼愛,在媽媽的影響下幾十年來持續尋找父兄遺骨,找到連老公都對她不滿,片中一幕老公在她身上撒冥紙元寶的戲,更是某位受害者的親身體驗。

片中設定萬芳在513事件爆發後,40多年都持續在各地尋找父兄各自的遺骨。(海鵬提供)
片中設定萬芳在513事件爆發後,40多年都持續在各地尋找父兄各自的遺骨。(海鵬提供)

所以萬芳眼這麼個苦大仇深的角色會很難抽離嗎?就算戲分不是那麼多,但也要拍上個十天半個月的,每天沉浸在這樣的情緒裡,很痛苦吧?

「不會呀!我每天收工就走出來(抽離角色),然後去找咖啡廳吃美食,馬來西亞的東西超好吃!」

那時馬來西亞才剛解禁,來此無須隔離,萬芳當地的助理最重要的事就是每天為她找好吃的咖啡廳,但她擔心得要命,深怕萬芳因此被傳染;後來其他劇組人員聽說她覺得哪家好吃,收了工也會跑去大快朵頤,因此也知道了很多美食口袋名單;之後去了威尼斯影展,萬芳更在當地大啖有名的義大利冰淇淋。

更多鏡週刊報導
《五月雪》揭幕金馬影展 導演感榮幸「觀眾有罵有進步」
《五月雪》勇奪威尼斯影展「電影藝術獎」 大馬神祕513事件被看見
【專訪】方志友存錢拚台北買房 把名牌包賣了改拿千元媽媽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