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陳亞蘭受封金鐘視帝!台影史第一人 曝為歌仔戲奉獻心境

作者: 余 玫鈴

淚撒舞台,歌仔戲小生天王陳亞蘭以《嘉慶君遊台灣》奪下第57屆金鐘獎戲劇節目最佳男主角,這成為台灣影史第一人,更寫下跨時代的戲劇里程碑。從歌仔戲世家到楊麗花的得意門生,她揭開願意為了歌仔戲奉獻人生與一切的原因。

以女性的身分詮釋男性的角色,陳亞蘭雖然不是第一人,但以女性的身分入圍並奪下金鐘獎最佳男主角,卻是破天荒。

她被封為「歌仔戲最帥小生」不是沒有原因,她的男裝扮相俊俏不凡,眉宇之間帶著一股英氣,迷煞不少人。但其實她以女裝現身時,身段婀娜、豔光四射,風采完全不輸一線女明星,堪稱是男女通殺的最佳代表。

陳亞蘭(右)曾經在《啞巴與新娘》演出女性角色,扮相柔美。左起為高金素梅、馬如風。(陳亞蘭歌仔戲提供)
陳亞蘭(右)曾經在《啞巴與新娘》演出女性角色,扮相柔美。左起為高金素梅、馬如風。(陳亞蘭歌仔戲提供)

陳亞蘭笑著說:「女生扮男生,比男生扮男生還要困難很多耶!」為了演好小生,她下了不少苦功,每天早上4、5點就要起床訓練基本功,扮相、身段、唱腔、肢體語言都要練習,讓自己的舉手投足比男人更男人。(延伸閱讀:專訪/告別小鮮肉拚事業!王柏傑靠「不要臉」打開好演員開關)

家學淵源 出生就離不開歌仔戲

「我出生就是要來演歌仔戲的,3歲就開始登台了。」陳亞蘭出身歌仔戲世家,打從還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胎教就是歌仔戲。

爸爸是歌仔戲劇團的團長,因為曾經當過憲兵,被取了個「憲兵陳」的綽號,媽媽則是劇團的團員,但由於進去時年紀比較大,多是扮演「淨」(生旦淨末丑之一)的角色,以扮演關公聞名,有「關公月」之稱。

陳亞蘭(左)小時候與哥哥的合照。(陳亞蘭歌仔戲提供)
陳亞蘭(左)小時候與哥哥的合照。(陳亞蘭歌仔戲提供)

由於早期歌仔戲劇團都是哪裡有需要,就往哪裡去,陳亞蘭在還不懂事時,跟著父母的腳步到處漂泊,但上學讀書之後,心裡開始對自己的歌仔戲人生感到排斥。

「以前有一句俚語『父母無聲勢,送囝去學戲』,意思是家裡環境比較不好,才會送小孩去學戲(一技之長)。因為這句話讓我覺得自己跟別人不一樣,從來沒有帶過同學來我們家,也不想讓同學知道家裡是經營歌仔戲的。」

這樣糾結的心情,一直在她的心裡,只是當時重男輕女的觀念仍然深植人心,哥哥因為是男孩子,可以繼續升學,而她國中畢業之後,家裡就要求她到劇團幫忙,「沒辦法,逃不出爸爸的如來神掌,我爸爸是『憲兵陳』,管教我們也是用軍令如山的方式,他希望我跟在他身邊,我也只好順從。」

陳亞蘭在自家劇團從跑龍套開始,只要什麼角色缺人演,她就必須補位幫忙,所以各種角色都演過,後來是因為劇團的當家小生想要漲價,選擇離開,她才有機會當上男主角。

機緣巧合 楊麗花慧眼識英雄

人生的際遇,說來也奇妙。當時明華園有一部電視歌仔戲《父子情深》,因人手不足而向其他劇團借調人,陳亞蘭被相中客串演出宋仁宗一角,雖然戲份不多,只有7場戲,卻吸引了國寶級歌仔戲藝人楊麗花的注意。

陳亞蘭(右)一直很感謝恩師楊麗花對她的提攜之情。(陳亞蘭歌仔戲提供)
陳亞蘭(右)一直很感謝恩師楊麗花對她的提攜之情。(陳亞蘭歌仔戲提供)

當時楊麗花透過螢光幕看到陳亞蘭,認為她是可造之材,到處找人打聽詢問這個女孩子是誰,希望挖角到旗下栽培。陳亞蘭回憶,當她聽到是楊阿姨(楊麗花)來挖角,沒想太多,馬上一口就答應。

「我覺得楊阿姨滿大膽的,完全相信人性本善,根本不知道這個小孩會不會偷拐搶騙,直接安排我住在她家。我還記得當時她正在拍攝《韓信》,剛出外景回來,臉上還畫著歌仔戲的劍眉。我第一眼看到她本人,心裡想的是:『真的是巨星耶!』」

陳亞蘭形容自己是原本是井底之蛙,竟然有機會跳到井上來,感覺好像作夢一樣。她覺得自己很幸運,遇到了貴人,對她來說,楊阿姨不僅是老師,也是媽媽,更是朋友。

「我從助理開始做起,一路上跟著楊阿姨學習,她教導我的除了演戲、造型,還有如何製作一部戲,甚至待人處事、應對進退、吃飯規矩,什麼都教。她還告訴我,人不只要學才,還要學德,我一直覺得『德藝雙馨』這四個字,很適合放在楊阿姨身上。」

陳亞蘭(右)的小生扮相英挺,尤其是眼神電力十足。(陳亞蘭歌仔戲提供)
陳亞蘭(右)的小生扮相英挺,尤其是眼神電力十足。(陳亞蘭歌仔戲提供)

陳亞蘭也提到她的藝名,真的就是因為法國昔日第一美男子亞蘭德倫是楊麗花的偶像,「楊阿姨覺得女性要扮演男性角色,眼神很重要,男生的眼神真的會傳達不一樣的魅力,她希望我的眼神要跟亞蘭德倫一樣會放電,不過要揣摩用男生的角色表達情感,跟女主角談情說愛,難度真的很高。」

她接著說,「楊阿姨總說歌仔戲的小生,沒有到40歲不能成角,必須累積能量、經過歷練才能晉升到這個位子,用心去體會編劇所要為這齣戲帶來的風格,內化之後再創造自己的表演方式,這是非常深奧的學問,我到現在還在學習。」

陳亞蘭認為自己承接了楊麗花DNA,就應該要好好將歌仔戲文化傳承下去。(高偲僑攝)
陳亞蘭認為自己承接了楊麗花DNA,就應該要好好將歌仔戲文化傳承下去。(高偲僑攝)

背負使命 傳承歌仔戲文化

多才多藝的陳亞蘭,其實是演、歌、主持三棲,跨界表演邀約不斷,八點檔連續劇、主持、出唱片,甚至還曾經當過閩南語主播,「因為我覺得自己書讀得少,想藉由經歷的磨練增加經驗值,所以只要給我任務,我就會去嘗試。」

但她坦言,最愛的還是歌仔戲,為了全心投入製作、演出的《嘉慶君遊台灣》,傳出她不惜賣掉3棟房子。好奇她為什麼會這麼拚?陳亞蘭強調自己這輩子最重要的使命,就是將台灣的歌仔戲文化傳承下去,「歌仔戲發源於宜蘭,是台灣唯一土生土長的戲曲劇種,我不希望歌仔戲隨著時代變遷而沒落。」

另一個重點是,背後有一個國寶級的恩師楊麗花,壓力不是普通的大,方方面面都要求到極致,才能不負期待。「既然要做,就不能讓她丟臉,而且要對得起自己,對得起觀眾。」

陳亞蘭之前率領團員以舞台劇形式,四處征戰演出,但她發現,即使場場爆滿,但觸及率跟擴散力仍比不上電視,她覺得若是要歌仔戲普及,最好還是要在電視上常態性播出,培養固定收視群。

陳亞蘭求好心切,為了《嘉慶君遊台灣》品質,不惜面對龐大資金壓力。(陳亞蘭歌仔戲提供)
陳亞蘭求好心切,為了《嘉慶君遊台灣》品質,不惜面對龐大資金壓力。(陳亞蘭歌仔戲提供)

正因為如此,陳亞蘭想要將歌仔戲年輕化,「唱功跟身段的傳統不能變,但是要加入創意,跟現在社會環境結合,年輕人才會有共鳴。」

她與金漫獎得主小峱峱、鄭問的兒子鄭植羽跨界合作,把《嘉慶君遊台灣》劇中人物轉場、運動鏡頭用漫畫方式呈現,更斥資百萬打造劇中橫渡黑水溝的大船,製作電腦動畫特效,30集製作費加起來就破億,雖然有文化部、企業補助,依舊不夠。

「其實被知道我因為製作歌仔戲而賣房子,自己覺得很丟臉,當製作人最重要的就是掌控預算,結果預算還是一直超過,想要做到好就是要花這麼多錢,咬著牙也要撐過去。」她苦笑著說。

這次靠著《嘉慶君遊台灣》奪下第57屆金鐘視帝獎座,對陳亞蘭來說猶如打了一劑強心針,除了她「演活少年郎」爐火純青的演技,成功獲得評審肯定,更重要的是,她希望努力薪傳歌仔戲的心意被看見。「歌仔戲是我的根,身為一個傳承台灣文化的表演者,覺得是很榮幸的事情。」

場地提供:順順攝影棚

更多人物誌Persona報導

👉專訪/死不了就好好活著!蕭淑慎:當年的我不只是叛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