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2》翁章梁規劃嘉義縣六大產業園區 描繪工業科技布局藍圖

嘉義縣長翁章梁接受新頭殼專訪。   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嘉義縣長翁章梁接受新頭殼專訪。 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Newtalk新聞] 針對嘉義縣的產業發展與佈局為何?嘉義縣長翁章梁接受新頭殼專訪時表示,嘉義縣近年來根據農工大縣的施政藍圖,新設了六大產業園區,尤其是嘉義科學園區的設置,其所在之太保市或鄰近之朴子市、六腳鄉、鹿草鄉等周邊將扮演支援科學園區的角色,不論在相關產業腹地或住商用地的供給,都是配合產業引入作全面性調整。

 翁章梁規畫嘉義重要發展區域,載明「前進!嘉義進行式」。 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翁章梁規畫嘉義重要發展區域,載明「前進!嘉義進行式」。 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亞洲無人機 AI 研發中心 匯集超過40家產官學研單位

有關縣治地區周邊重大建設持續開展,他表示,亞洲無人機 AI 創新應用研發中心匯聚逾40家產官學研單位,馬稠後產業園區縣府土地已經標售完畢,嘉義高鐵特定區大型商業設施招商有成,預計興建大型購物中心(Outlet)及一棟停車場,加速高鐵嘉義車站特定區發展。另外,縣治地區都市計畫已經檢討約367公頃土地可採市地重劃方式開發,縣府正進行公辦重劃作業及設計,未來將容納因應建設所需之居住生活腹地。

有關加強產業輔導和投資環境改善方面,翁章梁說,目前縣府正邀集產官學菁英,成立農工大縣前瞻策略委員會,並善用在地產業優勢,掌握未來新興契機並辦理產業綱領盤查。

針對建構嘉義縣科技創新生態系方面,將打造新創基地,辦理創業課程、交流會、創業參訪及媒合等,鏈結多元領域資源,提升新創團隊與公司軟硬實力。翁章梁說,嘉義縣也會舉辦青年創業及中小企業貸款,導入信保基金資源,辦理嘉義縣青年創業及中小企業貸款。

 翁章梁向美國奧克拉荷馬州政府的貴賓及與會人士介紹嘉義縣無人機產業發展現況。 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翁章梁向美國奧克拉荷馬州政府的貴賓及與會人士介紹嘉義縣無人機產業發展現況。 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工業科技布局 規劃五項藍圖

在工業科技布局方面,他規劃五項藍圖,首先是「共聚繁榮、智聚嘉義」:嘉義縣位於西部產業軸帶中樞,但工業較不發達,所以可供運用的土地眾多,剛好可提供合宜的產業用地支持製造業產業鏈回流發展。向北吸納中台灣智慧機械、機械設備的產業聚落南遷,向南則成為半導體產業上下游供應鏈的一環,尤其嘉義科學園區在5月動土,更代表著S廊帶已經向北延伸。

他分析,由於美中科技戰造成全球供應鏈重組,疫情衝擊造成短鏈化,跨域、虛實整合推動,新興科技使分散布局供應鏈更具效率,物聯網、AI等智慧技術成熟,進入工業4.0時代,嘉義製造產業基礎深厚,馬稠後產業園區、大埔美精密機械園區為重要示範基地。

從「製造型群聚」到「創新型群聚」,他說,以科學園區作為加速器,形成產業轉型及研發創新的樞紐,強化產業群聚競爭力,並透過上下游整合串聯,擴大產業群聚效應;此外,透過規劃園區創新能量服務區域生活圈,讓科學園區能串聯區域多元能量。

<br>

翁章梁說,打造無人機產業聚落是嘉義的一個特色,目前亞創中心已經匯集46個產官學研單位進駐,經濟部在112年12月11日成立專案辦公室前進嘉義,直接挹注產業發展。國內外無人機業者集中採購的中心,更是創投業者找尋投資標的的首選創新生態系,加速促成廠商之間的技術、研發合作及公司治理的交流。

在推動能源轉型方面,縣府成立綠能推動委員會,並訂定再生能源產業輔導與管理自治條例,再生能源民生用電自給率達到100%;此外,縣府也成立綠電銀行,以媒合綠電的在地使用。

在法人落地驅動創新方面,他整合中科院、工研院、台經院、中衛中心、金屬中心等落地,以鏈結法人量能;並鏈結學校培育人才,成果包括:112年2月和土耳其UTAA大學簽署合作備忘錄;112年8月與中正大學、嘉義大學、雲林科技大學、虎尾科技大學、弘光科技大學和吳鳳科大和嘉科實驗中學等七所學校簽署產學合作備忘錄;並辦理南台灣數位科技人才培力計畫合作啟動計畫,112年9月與華電聯網簽屬合作意向書,引入微軟、思科的5G、AI人才培訓課程,培育未來南台灣高科技人才,在嘉義向下扎根。

查看原文

更多Newtalk新聞報導
專訪1》翻轉嘉義 翁章梁:我看準抓住時機 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拓展無人機國際市場 翁章梁率隊赴美積極串聯產官學

2018年台灣燈會場地,後續將對外招商,增加在地就業機會。   圖:朱蒲青/攝
2018年台灣燈會場地,後續將對外招商,增加在地就業機會。 圖:朱蒲青/攝
嘉義縣長翁章梁接受新頭殼專訪。   圖:嘉義縣政府拍攝
嘉義縣長翁章梁接受新頭殼專訪。 圖:嘉義縣政府拍攝
總統當選人賴清德(前排中)在縣長翁章梁(前排右)陪同下,視導嘉義亞洲無人機AI創新應用研發中心。   圖:嘉義縣政府提供(資料照)
總統當選人賴清德(前排中)在縣長翁章梁(前排右)陪同下,視導嘉義亞洲無人機AI創新應用研發中心。 圖:嘉義縣政府提供(資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