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論)以閩南文化空間為支點 重置台灣與中國的關係

閩南文化是台灣社會裡的重要元素,然而對「閩南」的理解經常根據字面而在血緣與地緣之間,串接了漳泉,而將閩南文化窄化為中原文化的一支,這不只是表現了中國中心的思維,也忽略了閩南文化隨著海洋貿易,而在空間上與東(南)亞之間的交流。本文試圖以閩南文化空間為支點,在「海洋│陸地」的關係裡重置台灣與中國的關係,不僅藉此跳脫過去在「中心│邊陲」的大小、高低之間,來理解台灣文化,也搭建台灣與東(南)亞,以致於與現代世界的連結。

隨著民主的轉型,當下對台灣的認知是包括台澎金馬等地所組成的政治空間,及隨之而來的「海洋國家」,這確是與國民黨政權來台後所主張的「秋海棠」,及「陸地國家」大不相同。然而,在海洋與陸地的對比之間,就只是因為政權的轉型及國家認同的改變,所造成之空間上的差異嗎?並且,新視野的生成就只是政治鬥爭的結果嗎?將這空間的對比放在長期的歷史裡,也就可以了解其間涉及的並非短期或表面上的政治鬥爭,還有深層文化上的差異。並且,將台灣嵌在中國,而延伸出「中原-邊陲」的關係,及隨之而來高低、大小的對比,不僅是晚近政治鬥爭的結果,它還窄化、委曲了台灣的多元文化及其於世界上的地位,甚至生成了懦弱、自卑的民族性。

當代所理解的中國文化,經常被想像成是源自於中原的華夏文明,它不僅繼承天命、建置了天朝,文化上優於周邊的蠻族,而且在空間有華夷之分,在時間上也強調正統,並有對應的連續性。於是,閩越本為南方蠻族,自秦統一六國後置閩中郡,而成為中國的一部分。隨後,由於五胡亂華、漢室南遷,因而在「開漳聖王」陳元光與「開閩尊王」王審知的經營下,進一步將閩地整合入中原,予以文明開化。而台灣則開化更晚,傳說孫權遣甲士萬人浮海求夷州,而鄭成功則趕走荷人、經略台灣。這樣的觀點,不只是文明擴散論,還是偏執的中原中心論。其之所以偏執,不單單源於其執著天朝視野地高高在上,無法平等與多元地看待不同的文化,也在於阿Q的心態:中原的南遷,不僅因「北方蠻族」的入侵,還受益於「南方蠻族」,才能「湖廣熟、天下足」。蠻族除了是亂華的五胡,還有元帝國的蒙古及清帝國的滿人,他們不僅豐富了所謂的華夏文明,還擴充了中國的版圖,但對漢人來說,他們仍是入中國而中國之的蠻族。

於是,這個強調正統的天朝文化,實際上是個擔心北方游牧民族入侵,而逐漸南移,並重農抑商而追求穩定的陸地文明。此間,閩南也就被吸納進了華夏,但它經常性地試圖掙脫出朝廷的控制,期待著「帝力與我何有哉」的桃花源,還親近海洋、重視商貿,並早在西方來到東亞之前,就已建構了海外的商業網絡,並在近代成為「海外華人」的僑鄉。

當他們是「華人」、置於「華夏文明」裡來理解,小看的不只是閩南文化在空間上的延伸性,即它早已不限於福建,而與海外連結的事實,還有它的多元、活力及包容的性格,別說不同於頑強地要求統一、穩定,及阿Q的華夏文明,還與現代的自由民主親近,並滋養著創造力。因此,閩南文化是台灣的關鍵性元素,不僅成為支點,串接中國華南及東南亞,也以其飽實的海商性格,連結世界。 (作者為金門大學閩南文化碩士學程教授兼主任、台教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