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論)假道學的交通規範 錯失微電車商機

微型電動兩輪車(以下簡稱微電車)相當方便,價格便宜、環保又節能減碳,是都會區非常合適的交通工具。但是,不合理又假道學的交通規範,不只讓廠商錯失微電車商機,更衝擊民眾對法律的威信。

立法委員在國會殿堂制定法律,沒有考慮到民眾的實際生活所需。微電車的時速最高只能到二十五公里,而且不能載人。這個速度無法滿足一般人對行的需求。廠商為了賣車和配合政府規範,標明禁止改裝、限速二十五公里以下。事實上,車子出廠之前早就改裝好了。多數有三段變速,第一段符合規定,第三段最高時速大概可以到四十五公里。這個做法應該所有車廠、賣車、買車的人都清楚,就只有政府官員不知道。警察也知道,但是不想介入這種擾民、吃力不討好的瑣碎小事。等於大家都在違法,執法單位又袖手旁觀。法律威信盪然無存。另一個不合理的規定:不能載人。在日本,腳踏車可以載人,而且有的特別設計,可以載兩個小孩。微電車的設計類似輕型機車,應該比腳踏車安全,卻不能載人,莫名所以。

如果沒有這些假道學的規定,微電車很有機會取代其他機車。從價格來看,一輛微電車的價格大約四萬元。比燃油機車便宜百分之三十以上,和電動機車相比,則是不到一半。筆者的經驗,騎四年大約行駛一萬二千公里,換一個電池花一萬二千元。電池的成本一公里一元。充電大約一個月花六十元,不必換機油,不必繳燃料稅。電池、充電和維修,總共加起來的成本一公里不到一.五元。效率大大勝過其他機車。缺點是充滿電只能行駛四十公里。隨著電池的退化,二年之後大約只有三十公里,不適合長途行駛。

燃油機車和電動機車的價格非常高,大概是一般人兩三個月的薪資。燃油機車平均每公里的油資超過一元,還有定期更換機油的支出。至於電動機車,以睿能創意(Gogoro)的電池資費為例,每公里成本在一.五元以上,比較高的費率甚至每公里接近二元,另外還有定期保養。所以,從購車及每公里的行駛成本來看,微電車有絕對優勢。

上述這個成本效益分析,明顯不公平。因為微型電車的安全結構、速度和行駛里程,都比不上燃油及電動機車。加上莫名其妙的假道學規範,不能載人、時速又要在二十五公里以下,嚴重限制微電車的推廣。然而,微電車確實有極大的優勢,節能減碳、效率高、成本低。

歐洲的碳權規範開始實施,台灣的碳權交易所也已經成立。如果節能減碳是全世界追求的目標,推廣微電車有其必要。首先必須刪除那一些假道學規範,以符合民眾的實際需求。同時加強結構安全、採用比較好的剎車,並設立減速時可以回收動能的充電系統。另外,為了彌補里程不足的缺陷,可以透過全台各地數千家的便利超商,提供方便又即時的充電服務。對換電池的電動機車而言,也是一個省錢的方法。這些廠商上就不必花費巨資來設立大型換電站。連沒有換電站的偏遠地區,也可以使用Gogoro這類型的換電池電動機車,一舉數得。

購買燃油機車或者是電動機車,對一般家庭而言,負擔不小。微電車價格非常親民,騎起來方便、沒有空氣污染又有效率。溫室氣體排放所造成的氣候異常,越來越常見。如果能夠提升微電車的性能,將有可能取代五十%的燃油機車。都市的空氣會更清新,台灣也可以更早邁向碳中和的目標。 (作者為國立高雄科技大學金融系教授暨台灣教授協會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