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論)建構台灣文化主體性的新思維

準總統賴清德多次提及國政願景,倡議「AI行動創新內閣」理念;準閣揆卓榮泰第二場內閣人事發布,宣布李遠擔任文化部長。李遠曾擔任民眾黨主席柯文哲競選台北市長競選總幹事,顯現賴清德用人唯才,不分黨派的精神。然而立法院國民黨團召開記者會依然抨擊,目前已公布的新內閣名單「集獨派色彩」?

確實,在中華民國體制下,任何人當文化部長都一樣無以超越政治上的黨國緊箍咒,導致文化部可說是一個不知所云、功能不彰的部會。誠如現任部長史哲從高雄北上任一年餘便要卸任,他曾表示,他一貫的立場是「尊重憲政體制」。在這一個由中國國民黨帶來台灣的中華民國憲政體制,除了中華文化可以在這裡發揚光大之外,講到台灣文化只能是邊陲文化,若要有所作為恐怕遭受憂讒畏譏、動輒得咎之議。

台灣到處充滿中國文化圖像、圖騰、語彙,台灣文化主體性何在?「多元文化視野的融合」勉強被抬上抬面,也只不過是意欲迴避台灣的主體性,居心叵測的排擠、拒絕台灣文化主體性的凝聚。

這種特殊的台灣政治環境,加上「重經濟輕文化」,使得原本就屬於被殖民的台灣現象,自我認同遭到壓抑與漠視,沉溺在大中國主義文化的宰制之下而無以自覺。準總統賴清德在競選期間曾提出以文化為主軸的國政願景,承諾擔任總統將每年持續提高文化預算,以「文化」深化對台灣的認同;深化對國家的團結、邁向世界迎向未來。

然而提高文化預算雖屬必要但不是目的,而是應當重新認識、釐清、建構台灣主體性的文化政策才是重點。否則在講求施政業績、媒體聚焦的聲量下,將資源浪費在譁眾取寵、聲光俱足的活動時,宛若曇花一現的煙火秀,留下的是什麼台灣文化?淺薄、被殖的台灣文化,文化部長唯有摩頂放踵腳踏實地一步一腳印的累積,絕不是希功倖進之輩足以承擔。

例如,在台灣民主化三十餘年之後,古早來自中國宮廟酬神、祭祀,為什麼還停留在「迷信」的層次?甚至墮落到為黑道地方勢力所把持的宮廟政治文化生態,這是台灣所需要的文化嗎?宮廟無以從酬神的野台戲中提煉出偉大的戲曲、音樂;具有中國帝王圖騰的宮殿式建築到處林立,卻無以發展出屬於台灣的精緻美學建築。在高談社區總體營造、文化創意聲中,依然無以轉化出雋永造型、崇高深刻的典範模式,其原因何在?

民進黨馬上得天下,卻無以馬上治天下,其原因確實錯綜複雜。但文化是一個民族傳承綿延的精神血脈,作為被殖民的台灣民主社會,是建構、形塑民族歸屬、認同感的精神紐帶;雖然文化是無形的,但文化是塑造孕育台灣人氣質品格的精神基因,殆無疑義。當然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文化部作為承擔台灣文化發展的指導者,有責任帶動台灣文化創造、領航的能力。換言之,台灣四百餘年被殖民文化早已斷裂其形塑自我文化的因素,先來後到,難以凝聚強烈的自我認同的民族性。

民進黨政府轉型正義未能竟其全功,教育、文化還深陷在大中國主義的框架之下,文化部長若沒有對於自身人文「存在」處境自覺,以及出於這種自覺而進行反思所激發的創造力和想像力,就很難在文化措施上跳脫歷任一成不變的窠臼;因此文化部責無旁貸,有必要形成一股由上而下,指導、建構台灣文化的施政藍圖。

(作者為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台灣教授協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