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論)權力的春藥?

二○○○年中國國民黨雖然因分裂而失去總統寶座,但民進黨執政朝小野大,陳水扁雖然登上九五,還是跛腳。後來中國國民黨由馬英九當家,因掀起鬥爭,造成利益共同體崩解,所以二○一六年行政與立法兩權同時失陷,不過完全執政的民進黨得罪主流民意,造成二○一八年的期中選舉慘敗,中國國民黨準備班師回朝,卻因內鬥促使民進黨不只繼續完全執政,蔡英文的得票還破紀錄。

權力會腐蝕政黨,民進黨當然也不例外,造成選民在二○二二年的期中選舉再重重的教訓一次民進黨,主流民意在期中選舉兩度教訓民進黨,中國國民黨因而積極推動下架民進黨運動。因為民進黨得罪主流民意,造成立委選舉被中國國民黨超車,可是對於總統寶座,中國國民黨一直摸不到邊。

中國國民黨當然滿頭霧水,主流民意在期中選舉抵制民進黨,但中國國民黨卻沒有機會執政,這使他們感到迷惑,卻沒有找到病灶。中共打壓台灣已引起台灣主流民意反感,而蔣家執政時期,就建立「反共親美日」的路線,李登輝就繼承這個神主牌,而中國國民黨的戰鬥藍因反李登輝而將這個神主牌丟棄,因而被民進黨撿走,中國國民黨為了對付民進黨而建立「親中疑美仇日」的神主牌,而全世界公認「中共」就是「中國」,中國國民黨的神主牌就等於「親共疑美仇日」,也就是今日的中國國民黨打昔日的中國國民黨,選民怎麼可能放心將政權交給這種政黨。

顯然的,只要民進黨執政失敗,中國國民黨就有機會贏得立法權,但要獲得行政權的機會很低,台灣政局好像變成民進黨做得再爛,中國國民黨也沒機會執政,抱著「無魚蝦也好」的心態,好好的享受立法權。二月一日立法院的戲碼上演之後,中國國民黨立委就有人主張,總統任命部會首長要經過立法院同意,更有人主張,部會首長要由立委兼任,真的嚐到權力春藥就立即發浪,這些發浪者何不趕緊選一個皇帝好掌握所有權力?

立法院邀請陳建仁率同各部會首長進行總質詢。翁曉玲一站上質詢台就下馬威說,「憲法」制訂立法委員質詢官員,這是行政院向立法院負責的重要問責機制,立委有問、官員才回答。翁曉玲除數度打斷陳建仁的答詢,並質疑陳是反質詢,聲稱質詢的關係是上對下,行政院長是來國會殿堂接受立委質詢施政問題。對此,陳建仁臉色一沉、拉高分貝反問兩次「質詢是上對下嗎」,敦請立法院長韓國瑜裁 示,現場氣氛一度火爆。韓國瑜則宣布質詢時間暫停,並強調這是行政院對立法院負責,但請立委跟官員互相尊重。

國會議員程度參差不齊是很自然的現象,不學無術者因嚐到權力春藥而發浪看似很嚴重,只是選民投票並沒有能力篩選候選人的品質,然而政黨挑選不分區立委就要管控品質。中國國民黨所挑選的不分區立委是法政學者,且是名流大學的副教授,竟然會說台灣的行政單位對立法單位負責,質詢是上對下,這真的令人大開眼界。立法院長韓國瑜或許是門外漢,不懂憲政體制情有可原,連學法政的副教授都不懂,真的悲哀。

台灣的憲政體制是行政與立法分立,人民個別選出行政首長及國會議員,雙方各自向人民負責,行政與立法之間則相互制衡。台灣不是內閣制國家,卻有質詢制度,因為一九三六年公布的《五五憲草》,將監察權獨立在監察院,「政治協商會議」擔心出現弱勢國會,強勢總統,因而在一九四七年制憲時,在國(議)會設置質詢制度以補沒有監察權的缺失,也就是以質詢權取代監察權,不是行政單位對立法單位負責,號稱法政學者,怎麼不知道這一段政治史?奇怪。 (作者為中山大學退休教授、台灣安全促進會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