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論)缺電,但願不缺「德」

政府原本拍板決定四月一日起調漲電價,這項提案因在野黨立法院黨團提出朝野協商而可能延遲。即使未來確認依政府規劃調漲電價,台電公司仍然處於虧損。目前台灣的產業景氣燈號剛從谷底復甦,缺電的壓力卻如烏雲罩頂,令人擔心。

在民國七○年代,政府提出「策略性工業」的主張,指示了多項原則標準。如今回頭看,產業界的確很爭氣,技術密集度高、附加價值高、市場潛力大、產業關聯性大,都表現不錯,即使是污染程度低也堪稱達標,唯獨能源密度低這一項,顯然做不到。快速成長的高價值、高科技電子業必須使用大量電力。這一年由AI技術帶動高速運算晶片的研發、製造與應用都會再推升台灣產業界的電力需求。

民國八○年代,台灣經歷了一連串經濟自由化的改革,許多產業都從原來的國營獨占轉變為容許民營企業競爭,一旦有了民營企業的競爭,原先的公營事業就必須擺脫依賴政府補助。即使政府仍然投入資源扶植產業發展,都轉為技術引進或研發協助,而不再採取獨占或市場保護的作法。這種制度上的改變實為台灣進入二十一世紀產業成功發展的基礎。

在一片經濟自由化的改革潮流中,唯有台灣電力公司非但沒有鬆綁,反而增加很多嚴格限制。其中原因固然與電力生產的技術具有耗能與污染的性質有關,卻也有政策與政治的成分。由於台灣地處島嶼,能源供應依賴進口,節能一向是經濟政策的重要目標,然而電力供應始終在追趕因民生需要與產業發展的成長速度,缺電危機的隱憂一直存在。

核能發電顯然是台灣最受爭議的電力來源,尤其是執政的民進黨幾乎將「反核」當作政黨神主牌。「非核家園」政策目標似乎將核能技術完全排除,即使被科學界認為理想目標的「核融合」技術也不能見容於「非核家園」。近來美國多位科技業界的大人物開始嘗試在可控範圍內興建「小型核電廠」,我們在這方面的技術發展只能靠邊站。

相對之下,其他被歸為「綠電」的新興電力技術,如風電與太陽能發電在台灣的推廣可謂相當積極,卻也遇到一些爭議。太陽能板的裝設對周遭環境的影響,以及原先「魚電共生」的理想願景並不如預期等等問題,都顯示電力技術與政策需要長期的研究與規劃,否則當然難免顧此失彼。

台灣究竟是否缺電?可能還有許多人抱持懷疑的態度。理論上,即使供需失衡,市場價格機能會產生調節的作用,電價上漲會帶來增加供給與減少需求的效果,也許可以解決缺電問題。問題是國營的台電公司,長期在政策要求之下以虧損補貼電價,凍漲電價多年,原本就是政治考量的結果,朝野政黨都在用經濟政策實行政治目的,若不從根本的機制著手改革,缺電是遲早的事。

早在四年多以前,民進黨黨內發生總統候選人人選之爭時,李遠哲先生曾經透露他不認為蔡英文總統應該爭取連任的理由,提到蔡總統雖然提出「非核家園」,卻並未規劃替代方案。當時李遠哲先生支持的人選,就是現在即將就任的準總統賴清德。蔡總統趕在下一任總統就任前提出結束電價凍漲,可說是為新總統解決一個難題。不過,台灣的電力供應問題不會因一次漲價就獲得解決。將來賴清德總統勢必無法迴避面對缺電問題。如果賴總統上任後,同樣仍然補貼凍漲電價,在卸任前才再漲一次,那可就太令人失望了。

(作者為清華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