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論》2024美國隊和中國隊的大競逐(軍事篇)

圖為拜登及習近平出席G20峰會面對面會談。   圖:翻攝自Twitter(資料照片)
圖為拜登及習近平出席G20峰會面對面會談。 圖:翻攝自Twitter(資料照片)

[新頭殼newtalk] 想像一下,全球現在自然環境最安詳,生物多樣最豐盛,自然景觀完美呈現原始風貌的地點在何方?也許你想是非洲草原或南美洲亞馬遜森林,都不是。其地點就在南北韓交界,北緯三十八度上,南北幾公里寬的非戰區。北方朝鮮幾十萬大軍虎視耽耽,南方美韓聯軍日夜監視中。以全球現況而言,歌舞昇平都是假象,尤其台灣已近幾十年沒有戰爭,人民已習慣和平歲月的日子,就以為這是天經地義的結果。大家已忘了,當年美蘇對抗時,韓戰、越戰,以及東歐匈牙利、捷克、及波蘭的民主抗爭被鎮壓的種種慘劇。

現中國的軍機戰艦正日以繼夜環台軍演。而我們仍能自由自在工作及旅遊,一如南北韓界綫附近的鳥獸一樣安心的覓食嬉戲,這能維持多久不知,因很多問題的起源,都不在此表面和平區域內能單獨解決。所以我們必須以全球的大格局來角度來審視,始可補捉到長程的趨勢及命運。

台灣人喜歡以台灣四百年史,都受外來政權統治,不能自己當家作主,來爭取出頭天的權力。其實這種被壓迫的命運,各族群在古今世界史中比比皆是,我們並非特例。就看我們以何種方式來因應,才能發揮適當的力量以克服無形中的壓力。單純只靠情感投射出的抉擇,通常只會誤事而難以長治久安。

目前橫互在我們眼前的大課題,就是美中爭霸情境下,潛伏在東局要一決勝負的戰爭環結中。認清這環結的層層結構,就有幫助於我們的抉擇,才不會茫茫然不知所措,或只一股熱情又為別人作嫁!值得注意的是,外在大國的決策,都不是我們所能輕易控制的變數,世上沒有白吃的午餐,任何抉擇都無法迴避所需付出的代價。以下我們針對軍事、政治、經濟、及文化,來考察東亞危機中,台灣的處境。

軍事對峙的危機

因為二戰後美蘇對抗的格局,在1979年前東亞第一島鏈,一直是美國在太平洋西岸的最重要防綫。因為第二島鏈及第三島鏈,只是小島嶼的軍事設施,沒有任何政治和經濟利益。但到美國為拉攏中國對抗蘇聯時期,其戰略縱深推到中蘇邊境,第一島鏈的重要性,就逐步模糊不清。等到中國崛起取代蘇聯時成為美國最大對手時,第一島鏈就為中國和美日聯盟間,最大的地緣政治軍事競足場域。所以只要不是台灣主動攻擊中國,所有中國對台灣的侵略,都不會侷限在台灣一地。因為喪失台灣,等於日韓的海上的生命綫完全被切斷,這是美國在東亞無法承受的重大失敗。

若以二戰的經驗而言,美國是從南太洋的澳洲開始,一路由西南方朝東北方向,所打的逐島爭奪戰,打完菲律賓後,就跳過台灣,直撲硫球。但對美中對抗局面而言,那情境完全不同,因為那是中國由西北邊大陸,朝東南方海面所有島嶼之戰爭,即衝突不可能只侷限於台海一地而已。除非美日中三方的戰略規劃者,都是泛泛之輩眼光如豆之徒。

東亞文明的毀滅危機

在第一島鏈對戰的大城市,在大陸上有廣州、廈門、杭州、上海、北京、天津。而對應在島鏈上的有高雄、台中、台北、那霸、福岡、大阪、東京、京都、釜山、及首爾。以二戰及這次烏克蘭戰爭教訓可知,任何戰爭必以犧牲大城市為代價。對中國大陸和台、日、及韓國之當事者而言,這都是承受不起的成本。大戰之後(非核子攻擊),整個東亞會同時倒退數十年。就全球而言,那已是半場世界大戰的規模,沒有任何歐美國家,可以承受的起這種毀滅性的風暴,勉強可説俄國和印度才可能是戰爭的受益者。

所以台灣這種地緣軍事地位的重要性,不會因為二蔣的獨裁體制而少一分,也不會為今日自由民主政治而增一分。若對比於烏克蘭在俄國和歐洲間的角色,那是完全不同的情境,歐洲不會因納入烏克蘭而增一分安全,也不會因喪失烏克蘭而減一分安全。所以普丁才會陷入這種進退不得的困境,基本上,俄國主觀上不會放棄烏東及克里米亞,由此其必須打到基輔政權投降後,才能勉強實質正名這兩地方的主權。這有如當年日本帝國侵佔滿州後,要逼國民政府承認一樣,只要國民政府不承認滿州國,日本就一直攻打到陷入中國泥沼中,而難以自拔。深入看基輔政府因戰爭所激起的血淚仇恨,怎會善罷甘休,這對歐洲和美國而言,都是礙於價值理念之壓力,而須不盡投入軍火來道義支援,最後會讓普丁和俄國付出無窮的代價。對中國決策者而言,對此應有更深刻的反省才對。

台海之戰的假議題:台灣有事即是美日有事

假如戰爭如中國所宣稱的,能在短時間拿下台灣,其就必須馬上建立起防禦日本和美國由北、東、及南方攻來的奪島戰役。不論中國是否守得住,台灣在兩次攻擊後,必成為一片廢墟,中國能搬多少大陸的物資來重建滿目蒼夷的台灣?而戰後所累積的族群仇恨,要花多少時間化解?這都是美軍及日軍來不及介入戰爭的前提下,所做的推論。

若以台灣的基本防衛力,加上美日聯軍的海空綜合作戰力,中國解放軍很難既要在大範圍對抗,又要集中兵力渡海攻台,所以中國在幾十年內,都很難突破以海戰為主的區域戰爭。而美日兩國在二戰時,就是以海戰中的島嶼攻防戰為主,如今兩大海權國家聯合起來封鎖大陸的海軍。以美日台三方的軍費加總,對比中國的軍費,就知中國侵略台灣,在戰場上幾乎必敗無疑。

台海之戰不是如當年韓戰那種陸戰,解放軍還可以人海戰術,在陸地上和美國硬打肉博戰。更深刻的困境是,解放軍之海軍將領中,沒有一位有實戰經驗,其必須面對美日聯軍中,一大批實戰豐富的海軍將領,雙方在海上的對戰,其結果如何不卜可知。

所以未來台海之戰,台灣只要緊守住本島防務及部分遠端打擊即可。而解放軍必須防禦從南到北的美日聯軍之攻擊,這戰爭代價,絕非中國大陸在可見的未來所能承擔的起。所謂「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更精確的是「台灣有事就是美日有事」才對。所謂台海會不會有戰爭,對台灣人是假議題,因決策權在三大國之中,不在我們手上,只要維持現狀不變,美日承擔不起失去台灣的代價,而中國盲目的進攻,必會招來政權的跨台。這種戰略優勢認知,才能不懼戰爭威脅,因我們是站在勝利的一方在面對挑戰,只要台灣準備愈充分愈好。若站在敗的一方,縱使多麼花言巧語,只會帶來更大的戰爭風險。

作者/黃吉川(超級電腦專家、成大講座教授)
曾任成大教務長、研發長、現任為成功大學工程科學系講座教授,研發超級電腦「漢星一號」,曾多次獲得研究傑出獎,並投入時政與文學創作,為前民進黨秘書長張俊宏主編的《到執政之路:「地方包圍中央」的理論與實際》共同作者,筆名「江夏」,創作詩集著有《啟程》、《我們》。
 

更多新頭殼報導
專論》近代東亞各國的政府變革:政治效率的大考驗
專論》2024年終局選戰已臨,年輕人該醒醒
專論》新約教會錫安山政治案件-「打壓宗教」政府政策與事件性質
專論》由大歴史角度來看 2022 台灣大選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