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導/本土語言學習 壓垮學校 累壞學生

提到本土語文的學習,想到的大概都是不同族群背景發展的常用語文學習,比較不會聯想到臺灣手語其實也是語文學習的一個重要類別。(圖:大溪高中手語課程)
提到本土語文的學習,想到的大概都是不同族群背景發展的常用語文學習,比較不會聯想到臺灣手語其實也是語文學習的一個重要類別。(圖:大溪高中手語課程)

因應108課綱實施及「國家語言發展法」通過,從111學年度起,高一學生皆須修習本土語文或臺灣手語課程,本土語文類別則包含閩南語、閩東語、客家語、各原住民族語。希望學生能透過學習本土語文或臺灣手語,認識相應的語言與文化,從中覺察差異而孕育同理,以實現社會共好的理念。然而增加本土語文或臺灣手語課程是否造成教師、學生負擔,會不會最後反而因課業壓力加重,失去學習興趣或者能真正落實語言課程往下扎根,未來值得注意後續成效。

有關修習本土語課程,全國教師會副理事長張瓊方表示,本土語的施行,加重學校行政端大量負擔,特別是教學組承受最大壓力:本土語課本,需依據不同語別向三個單位申請,均有不同期程、填報方式;課程平台的填報有三個系統,重複填報性太高;師資多次盤點,像今年共有兩次來文、1次盤點會議,且師資資格臨時變更造成現場措手不及;鐘點費填報繁瑣;主聘從聘人員制度;經費給付手續繁瑣、撥款時程與填報系統時程不一致等,都讓學校端疲於奔命。

張瓊方表示,從目前展現的本土語行政作業規劃,可見政府進行教育決策前往往習慣由上而下的決策模式,未事先進行詳盡的整體規劃,致使基層面臨重複作業、多頭馬車申請、未有SOP流程的各項混亂。張瓊方建議,亡羊補牢之計在於教育行政機關應積極補下列各項破口 : 教科書申請窗口單一化、簡化與課程相關的填報平台以避免重複填報、師資盤點不需重複多次、鐘點費填報與撥付應簡潔化、一致化、取消主從聘制度、才能避免行政大逃亡的狀況再形惡化。

學童在課堂上,認真學習本土語相關課程。(圖:教育局提供)
學童在課堂上,認真學習本土語相關課程。(圖:教育局提供)

另外,桃園市教育產業工會理事長熊書顯則表示,其中對學校行政端的衝擊:111學年本土語言課程於各高中職設為必修後,卻讓學校承辦人員苦不堪言,尤其是本土語言開課師資嚴重不足的問題,且培育緩不濟急,找不齊符合教育部標準的教師(通過中高級認證+教學支援工作人員),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只能找原校其他科目之教師或是用線上教學的方式處理,喪失本土語言課程原先之美意,也讓教學成效嚴重打折。另外本土語言額外的鐘點費補助單位未統一,不同本土語的補助款得由不同單位發放,再加上教支人員的交通費補助、勞健保補助,都得另外申請,變相壓垮學校承辦人員。

熊書顯理事長也談到對學生而言,本土語言課程應注重聽與說,雖然高中生都在小學學過本土語言,但只有聽的部分還行,而說的部份卻非常不理想。高中學生認為應該要在說的方面加強,但事實上課程卻是注重於書寫及拼音音標上,而課本之閩南語文字連流利的家人長輩都看不懂,且生活上也完全用不到,大幅降低學生之學習意願,徒增學生許多課業壓力。再說高中生又要面對各次段考、學的之負擔,恐無法抽出更多時間練習該項語言,亦勢必會壓縮到有限的自主學習、探索時間,學生壓力大增、負擔過重,亦會對本土語言失去興趣。

桃園市教師會理事長暨桃園市各級學校產業工會理事長陳俊裕表示,桃園各校面臨的狀況,首當其衝就是教學組業務量更加繁重,除了填報核銷資料外,尋找合適的師資就是最大的挑戰。舉例來說,國高中端本學年度(111)自國一、高一開始實施,國小端長期配合的本土語老師對於協助國、高中端的意願不高,而授課師資的門檻高,須通過中高級以上認證,很多學校只能任用未具資格者。而教育局因應本土語師資嚴重不足,只能拼命撒錢鼓勵教師參與培訓與認證,如:補助報名費、給予通過各級別之教師禮券及敘獎、通過中高級認證且實際授課教師另外敘獎、教師介聘作業上讓具有本土語認證的一般學科教師如優先介聘調動。種種誘因刺激下,正式教師仍興趣缺缺,不外乎教育部訂定的授課門檻過高,107年通過的國家語言法後又遇到疫情,師資培訓不易,讓合格師資產生極大缺口。再來,本土語同為語言領域,卻不是一般考試科目,國中七、八年級必修、國三選修,高中階段必修2學分,另可開4學分選修,學生學習上心態就和面對其他考試科目不同,教師對於如何激起學習意願及班級經營管理,也是讓正式教師退卻的另一大主因。112學年度向上延伸後,各校挑戰勢必更加嚴峻。

就讀桃園市武陵高中1名黃姓學生表示,本土語課程的初衷是要引起學生學習本土語的動機、並且使其有在生活中應用的能力,進而達到文化傳承及保存之效,絕非將其變成和國英數一般的「考科」。

另外,在一般大眾的印象中,提到本土語文的學習,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大概都是不同族群背景發展的常用語文學習,比較不會聯想到臺灣手語其實也是語文學習的一個重要類別。就讀大溪高中柯姓同學在參加臺灣手語課程後說「臺灣手語課程很有趣,可以只用手語就把自己想表達的意思傳達給別人。上課時,也發現臺灣手語很形象化,跟平常生活中互相比手畫腳沒有太大區別,如果以後有機會遇到聾啞人士或許也可以稍微看得懂一些,能夠幫助他們轉達想法與言論。」不同的語言,無論是那一種形式,那一個類別,都有著在表達需求上的存在意義。

有關本土語文的推展,桃園市教育局回應表示,依據「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之規定,每學年度均調查學生選習本土語文意願,並尊重學生意願開設課程。其次,為提升桃市本土語文現職教學人員專業知能,規劃辦理現職教學支援工作人員增能計畫、教學支援工作人員回流研習計畫及教學師資培訓認證專修班等相關研習,以期提高教學品質。同時,為讓本土語文的運用能自然融入生活情境,桃園市以沉浸式融入課程,營造校園生活化的學習環境,並於社會領域、體育領域等其他正式課程使用母語,期使母語融入學校教學環境、增加師生使用母語的頻率。因此,針對本土語文之教學,是尊重學生選習課程之意願,並於校園內以沉浸式方式自然而然進行學習,並不會出現壓垮學校、累壞學生等情況。(李明朝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