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導/藍白合還有機會成局嗎

在藍白各懷不同考量下,部分支持者期盼出現的「藍白合」,機會可能愈來愈渺茫。(圖:柯文哲臉書)
在藍白各懷不同考量下,部分支持者期盼出現的「藍白合」,機會可能愈來愈渺茫。(圖:柯文哲臉書)

國民黨高層終於不再放任侯友宜聲勢持續墊底,從幕僚互調、競辦擴充直到請出「金小刀」領軍操盤,在在顯示黨中央已經無法坐視2024總統選情,歷經幾波內外交迫的重創和逆襲後就此躺平。不過真要說起該下哪帖猛藥?如果不先把脈診斷找出病因,恐怕也難以期待出現起死回生的神效。

更何況許多「病徵」說來其實環環相扣:都不是獨立存在,當然也就不可能個別解決。例如近來大家討論頗多的「藍白合」議題,論者基於多項民調都顯示:除非藍白之間、也就是國民黨和民眾黨能合推一組人馬搭檔參選正副總統,否則幾乎提前宣告民進黨賴清德勝券在握。

類似立論其實早就在網路和各在野陣營支持者之間散播,事實上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也早就提過他的三階段論:首先推出黨內人選,之後再談泛藍整合,最後再尋求「非綠大聯盟」的團結,接續就是那句經常掛在他嘴邊的「單靠國民黨贏不了2024,一定要團結所有可以團結的力量,爭取所有可以爭取的朋友」。

但從隨後情勢的發展,外界逐漸發現:朱立倫所謂的「團結」,只不過是想把其他人「團結」在國民黨的麾下,而非和他黨或其他陣營共商合作大計。這對於早先傾全力爭取代表藍營參選的郭台銘,可能還不以為意(反正郭董只求自己當上總統,穿哪件戰袍似乎不是他在意的重點);但來到下一階段開始討論「藍白合」,即便此時侯友宜民調已經墊底,即便不少藍營「小雞」起心動念想請柯P站台,甚而期待在區域立委提名上能夠藍白聯手、相互支持以便爭取非綠陣營的最大戰果,以朱主席為首的黨中央似乎看不出有和其他陣營洽商聯手的跡象。

朱立倫面對黨內爆發的「小雞逃命潮」與「藍白合」呼聲,先在23日回應「非綠大聯盟」提問時脫口改稱「黨在不同的時間,會有不同的戰略」,但強調國民黨還是會「努力團結、整合所有非綠朋友」;隨後,黨中央就在28日的中常會上通過「總統立委選舉黨員行為規範」,嚴禁邀請非黨籍參選人替自己助選,當然也不得替對方站台或助選,違者予以停權甚至撤銷黨籍處分。包括曾經倡議「政黨輪替大聯盟」的羅智強、以及在不同場合表達過相關想法的徐巧芯、游淑慧和張斯綱,形同被下達警告令。

這樣的發展豈不和朱主席自己說過的「團結所有可以團結的力量,爭取所有可以爭取的朋友」自相打臉?如果依照文傳會主委林寬裕會後的進一步闡釋,「在特定時間場合,國民黨也許有一些因為實際需要,會結合不同各種力量,會有些跨黨派互相拉抬的作法,這些在原則上是不可以的」。不過他卻又留下一句「並沒有把門關起來,只要經過黨部同意還是可以的」。如果用人類聽得懂的語言簡單說,就是黨中央說可以就可以,黨中央認為不行就不行,那請問:這和黨中央獨裁又有什麼不同?

你當然可以解釋,這些都是為了拯救侯友宜選情不致於崩盤的救急作法:當前只能先設法鞏固黨內基本盤,那些高遠的跨黨派合作,都得先等侯友宜擺脫老三之後再來談。或者,你也可以假設:黨中央的選項中似乎從來都不曾存在「柯侯配」或「郭侯配」,因為像國民黨這樣的「泱泱大黨」,怎能容許自己推出的主帥去當別人副手的道理?

這種老大心態如果從「非國民黨」的外人看來,可能更為昭然若揭。前柯市府研考會主委、師大教授曲兆祥基於他對前長官柯文哲的了解,認為柯與國民黨合作的空間真的不大,原因在於柯P與國民黨的政治思維和政治邏輯可以說南轅北轍,甚至就連現實的政治利益也都和國民黨完全不同。

曲兆祥簡單歸納柯文哲陣營當前也存在三大困局:缺錢、缺人、缺組織,如果想在短期間內「有錢、有人、也有組織」,他只有一條路可以走:就是「接收」國民黨。如果這個假設前提能夠成立,曲兆祥做出的結論就是:柯文哲不可能與國民黨合作,因為一旦與國民黨合作,「國民黨活過來了,它就死了」。曲兆祥舉2004年的國親合作為例,當時因為「兩顆子彈」讓「連宋配」最後還是輸給尋求連任的阿扁,歷經這場挫敗,原本擁有超過20席立委的親民黨從此一蹶不振,淪落到今天立院席次依舊掛零。再回顧從過去以來凡是與國民黨合作過的任何政黨,結果就是被國民黨「把血吸光」,徹底被國民黨併掉。因此他認為柯文哲只要想在台灣政壇存活下去,他就絕對不能讓民眾黨被國民黨或民進黨給「併吞掉」。

過去柯文哲既然曾經為了不願被系出同源的民進黨併吞,不惜和蔡英文翻臉,現在又怎麼可能接受被毫無淵源、理念迥異的國民黨吃掉?因為對柯文哲而言,「藍白合」的結果只會是「藍活白死」。雖然身為學者,曲兆祥不能「百分百」斷定柯文哲「一定」不會和國民黨合作,但這種可能性頂多也只有百分之零點幾而已。

身為民眾黨創始者,柯文哲在情感上當然難以割捨這個自己孕育出的baby;而在現實層面上,他更不可能放棄這個足以延續並創造自己政治生命的政黨所具備的工具性效用。至於民眾黨目前遭遇到的缺人、缺錢和缺組織,曲兆祥大膽推測:在明年大選之後,這三大難題都有機會迎刃而解。

首先,人才可望來自於國民黨。從當前藍營不少小雞萌生的焦慮就能研判,未來他們尋求進一步茁壯的空間,未必都在老大的國民黨內找得到,或許反倒能在另一個「正在升起中的太陽」民眾黨找到希望。

其次,人才一旦流動,經費也可望流往民眾黨;至於最後、也最難移動的「組織」,只要有了錢、有了人才,組織也會變得不再那麼困難。因此曲兆祥推演出的簡單結論:民眾黨對柯文哲當前的政治生命而言,具有無可比擬的重要性,因此2024總統大選輸贏是一回事,民眾黨都可能因為柯文哲的個人光環而活過來。

如果「藍白合」終究只是部分選民不切實際的期盼,曲兆祥以政治學者的眼光來看,這些個別人物當中「最不受控制」的變數應該不會是柯文哲,而是郭台銘。目前看來郭董似乎還沒有放棄明年參選的希望,各種動作頻頻,但他在幾種選擇當中理應不會尋求自行連署,一方面時間緩不濟急;再者,從原本「三腳督」變成「四腳督」後,三方人馬瓜分非綠選票,更不可能扳倒綠營的賴清德,這個再簡單不過的算數問題,曲兆祥認為郭台銘絕對能懂,因此他研判郭台銘絕不可能獨立參選。

既然和藍營之間絕不可能存在「侯郭配」或「郭侯配」,郭台銘唯一剩下的機會還是只有「郭柯配」。

不過在歷經當事人都倍感難堪的金門「十指緊扣、海誓山盟」後,「郭柯配」難道還可能重新「冷飯熱炒」?對此,曲兆祥教授提出他驚人的觀察:柯文哲稍早接受媒體專訪時那段耐人尋味的談話:「可以選就選,不能選就算了」;還說「不需要參選證明,只需要退選證明,但退選要有理由」,曲兆祥認為這些話其實並不是說給侯友宜或藍營聽,而是要說給郭董聽的!

曲兆祥甚至大膽推測:郭柯兩方或許早已展開協商,只不過暫未談妥。一旦有所突破,那就宣告「郭柯配」成局,而且極可能附帶條件:郭即便選上總統也只當一任(也考慮到年事已高),之後將全力支持副總統柯文哲扶正。如果這樣的盤算成真,郭當一任、加上柯的兩任,往後12年的「非藍非綠」就足以徹底改變台灣的政治生態。

不知道像這樣符合部分族群期待的政治圖像,會不會成為其他族群的夢魘?過去有人常說「球是圓的」,沒打出去之前什麼都可能發生;現在或許可以改說「票是方的」,沒有投進票匭之前各種可能性也都存在。但擺在眼前的現實則是,「藍白合」的機率或許真的愈來愈渺茫,而坐等鷸蚌相爭的民進黨綠營,還未必就會是那個得利的漁翁。(張柏仲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