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神話之鳥1】發現瀕臨絕種野生動物 橫跨20年追蹤「這件事最難」

資深紀錄片導演梁皆得與招引用的燕鷗模型,右邊的模型上安置有GoPro以就近拍攝。
資深紀錄片導演梁皆得與招引用的燕鷗模型,右邊的模型上安置有GoPro以就近拍攝。

繼《老鷹想飛》之後,資深紀錄片導演梁皆得推出新作《尋找神話之鳥》。影片描述名為「神話之鳥」的「黑嘴端鳳頭燕鷗」從2000年在馬祖無意間被發現後至今面臨的種種衝擊,前後追蹤近20年。梁皆得透露,拍攝這部影片波折不斷,其中最困難的就是找尋黑嘴端鳳頭燕鷗的身影。

黑嘴端鳳頭燕鷗因數量非常稀少,1863年被命名以來,較確定的觀察紀錄只有5筆,甚至長達60年無人看見,只在文獻出現,所以又稱為「神話之鳥」。2000年,梁皆得應馬祖縣政府委託在當地鳥類保護區拍攝大鳳頭燕鷗影片時,意外發現外型與大鳳頭燕鷗相似的黑嘴端鳳頭燕鷗,引起國內外重視。目前數量約100隻,台灣野生動物保育法也將其列為「瀕臨絕種野生動物」。

不過2000年後,因馬祖規劃了鳥類保護區,梁皆得在完成馬祖縣府委託的影片之後,雖然想繼續追蹤黑嘴端鳳頭燕鷗,也因不是專門研究的學者,無法接近。

影片關注「鳥嘴卡塑膠垃圾」的燕鷗「小管」,希望觀眾認知生態保育的重要。(采昌提供,本圖由陳信樺攝影)
影片關注「鳥嘴卡塑膠垃圾」的燕鷗「小管」,希望觀眾認知生態保育的重要。(采昌提供,本圖由陳信樺攝影)

2008年發生燕鷗嘴部卡著塑膠管的「小管事件」之後,梁皆得獲知對岸中國大陸福州閩江口也有黑嘴端鳳頭燕鷗,因此前往拍攝。他說,「我們每年去1、2趟,去了2、3年。但去大陸成本高、路途遠,且要配合當地鳥會的調查時間,到達觀察點可能只能停留半小時,後來因經費問題,只好停止。」直到2016年,因林務局、科技部委託台大教授袁孝維研究黑嘴端鳳頭燕鷗,梁皆得又跟隨袁孝維繼續拍攝。

梁皆得表示,拍攝過程中最困難的就是找鳥。「原先影片故事鎖定一隻叫『馬妞』的黑嘴端鳳頭燕鷗,雖然馬祖的島很小,但要找到這隻鳥很困難。通常鳥孵蛋時最容易拍到,可是孵蛋時期,縣府擔心外力打擾造成鳥棄巢,規定不可以接近,小鳥孵出來才可以上島。可是這種鳥像小雞一樣,孵出來會到處跑,很難找。加上必須在島上觀察小屋裡,視線與角度受很大影響,有時即使知道牠回來,也不一定拍得到。」因為「馬妞」太難拍,素材有限,後來影片才改變敘事方法,用第一人稱旁白說故事。

《尋找神話之鳥》將於12月17日上映。

黑嘴端鳳頭燕鷗常混在大鳳頭燕鷗之中,如果從嘴部與背部的羽色觀察仍可分辨出來。(翻攝自「跨越海洋的飛翔」臉書)
黑嘴端鳳頭燕鷗常混在大鳳頭燕鷗之中,如果從嘴部與背部的羽色觀察仍可分辨出來。(翻攝自「跨越海洋的飛翔」臉書)

黑嘴端鳳頭燕鷗小檔案

學名:Thalasseus bernsteini

外型:中型水鳥,身長38至43公分

特徵:橘黃色嘴前端約三分之一為黑色,羽色白色,背部較灰,頭頂黑色,繁殖時和大鳳頭燕鷗一樣,後頭有冠羽,繁殖季後後期額的羽毛慢慢往頭頂換成白色羽毛,最後僅後頭有黑色羽冠,也就是非繁殖季的羽色。

如何與大鳳頭燕鷗區分:黑嘴端鳳頭燕鷗常混在大鳳頭燕鷗之中,體型、行為都接近,彼此會雜交但並不同種。兩者除了嘴巴前端顏色差別,還可從飛行時的羽色判斷:黑嘴端鳳頭燕鷗背部羽毛比較白,大鳳頭燕鷗則偏深灰。看到燕鷗群飛行時,若一片深灰色中有一隻白的,可推斷白色是黑嘴端鳳頭燕鷗。


【點擊下方「查看原始文章」看完整全文】

更多鏡週刊報導
【尋找神話之鳥2】解決漁業資源枯竭危機 專家籲成立「海洋保護區」
【尋找神話之鳥3】4部片鎖定4種明星鳥類 記錄30年珍貴保育史
【尋找神話之鳥4】梁皆得愛鳥成痴影響妻女 「全家一起工作感覺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