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超過百年記憶的香氣 張明祥復育秀英花

百年前的清光緒年間,就有人從福建漳州將秀英花引進台灣,曾是新北市三重、蘆洲地區花茶與香水的重要農產,也是許多長輩的生命記憶。秀英花復育達人張明祥透過植栽復育、說故事、走讀與文史紀錄,一起尋找斷根的文化。

秀英花曾是新北市三重、蘆洲地區製作花茶與香水的重要農產,也是許多長輩的生命記憶,新北市三重社區大學校務委員張明祥致力復育有成,如今從花盆到庭院,從學校到社區與公園,已慢慢可再見白色秀英花身影。(張明祥提供)
秀英花曾是新北市三重、蘆洲地區製作花茶與香水的重要農產,也是許多長輩的生命記憶,新北市三重社區大學校務委員張明祥致力復育有成,如今從花盆到庭院,從學校到社區與公園,已慢慢可再見白色秀英花身影。(張明祥提供)
充滿故事的秀英花原名為「素馨花」,是花茶製作原料,在新北市三重地區種植約有百年歷史,秀英花復育達人張明祥致力復育,透過植栽復育、說故事、校園走讀與文史紀錄,帶領民眾一起尋找斷根的文化。(中央社)
充滿故事的秀英花原名為「素馨花」,是花茶製作原料,在新北市三重地區種植約有百年歷史,秀英花復育達人張明祥致力復育,透過植栽復育、說故事、校園走讀與文史紀錄,帶領民眾一起尋找斷根的文化。(中央社)

秀英花曾種滿三蘆地區河岸,是秀英花茶與香水的重要作物,新北市三重社區大學校務委員張明祥是秀英花專任復育員,他表示,早在清朝光緒年間就有人從福建漳州將秀英花引進台灣,種植在新莊郡鷺洲庄的三重埔。

張明祥接受訪問時表示,早年,台北市淡水河岸大稻埕是台灣進出口貨物重要碼頭,也是茶商聚集地。三重、蘆洲、關渡及八里龍形一帶淡水河岸,遍植秀英花、茉莉花與梔子花等重要農產。

其中,以秀英花產量最大宗,花朵散發淡雅香氣,品質優良,是提煉香水與製成花茶的材料,外銷全世界。採收的秀英花送到對岸的大稻埕製作成花茶後,運到廈門轉到南洋與歐洲各地。在古地圖上也可發現沃土所營造的經濟與貿易榮景。

日治時期,日本人還在三重正義南路設置香水會社,收購秀英花等內外銷,是重要農業經濟作物。國民政府遷台後,秀英花也曾是「明星花露水」的原料。

直到民國60年之後,因為工業起飛、交通建設、經濟發展、環境污染,秀英花農產逐漸沒落,一度瀕臨消失。以秀英花製造的香水也成為阿嬤記憶中的味道。

民國100年起,張明祥與三重社大志工開始復育秀英花逐漸有成,從花盆到庭院,從學校到社區與公園,逐漸綻放白色秀英花的芬芳。

一手催生復育秀英花的張明祥說,秀英花是有故事的花,透過走讀、說故事、文史紀錄、台語歌謠傳唱,帶動許多祖孫的美好回憶。秀英花曾一度被票選為三重市花,可惜最後不敵向日葵並未入選。

三重先嗇宮民族管弦樂團26日將於國家音樂廳舉辦「秀英花你在叨位」音樂會,樂團由黃佳昇指揮,並將演奏作曲家林心蘋音樂會主題的新作。

先嗇宮董事長李乾龍接受訪問表示,感謝張明祥與各學校校長復育秀英花,社大文史編採團隊3年前出版「秀英花你在叨位」彙編,作為後續藝術文化創作的養分。

李乾龍說,樂團今年以秀英花為主題委託創作,除感恩前人努力找回三重在地的記憶,也希望透過音樂讓市民對鄉土有更深的認同,也讓世代間瞭解長輩的奮鬥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