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根 溯源 正名 臺灣原住民族特展

臺灣原住民族屬於南島語族,經政府認定的原住民族有十六族,截至今(一○六)年四月底統計共有五十五萬四千九百二十五人,佔總人口數的百分之二。十六族群擁有屬於自己的語言、風俗與社會結構,也形成多元的文化風貌。回顧臺灣的歷史,原住民族曾被歷代統治者賦予不同的名稱,如清朝時期稱原住民為「番」,日治時期稱原住民為「蕃」或「高砂」,戰後以「山胞」稱之,直到一九九四年八月一日,憲法增修條文正式將山胞正名為「原住民」。 根據原住民族委員會資料顯示,目前經政府認定的原住民族,包括阿美族、泰雅族、排灣族、布農族、卑南族、魯凱族、鄒族、賽夏族、達悟族、邵族、噶瑪蘭族、太魯閣族、撒奇萊雅族、賽德克族、拉阿魯哇族、卡那卡那富族等共十六族,現今原住民聚居區域以臺灣本島東部、西部山區以及蘭嶼為主,這些區域又稱為原住民族地區;以人口數而言,分布在花蓮、臺東的阿美族人口約有二十萬餘人為最大宗。 為了紀念臺灣原住民族自我認同及爭取基本權益的歷史,行政院將每年八月一日定為「原住民族日」,經歷過不同時代與文化洗禮,原住民族日不僅紀念原住民正名的歷程,至今從「民族」、「土地」到「傳統姓名」的正名精神仍持續燃燒。 原住民族的古地與舊名 新北市轄區內除了烏來區為泰雅族人的生活領域外,大臺北盆地與山區多為凱達格蘭族人居住的地區,如今許多地名沿用族人對當地的稱呼,如:金山舊稱為「金包里」,日治時期以前此地為凱達格蘭族之「金包里」社,「金包里」之名稱,是依凱達格蘭族口音音譯漢字而來,日治時期本地稱為金包里堡,民國九年有鑒於此地背大屯山,乃去其「包」字,加上「山」字,成為「金山」;另還有八里、貢寮、烏來、北投、唭哩岸及艋舺等,至今許多大臺北地區地名沿用族人對當地的稱呼,也曾是族人長久以來生活的印記。 原住民族傳統命名制 臺灣原住民的「族名」是依據各族傳統命名方式所取的名字,與漢民族以父系家族姓氏為命名依據的傳統有極大不同,臺灣原住民各族命名方式複雜且多元,不同的命名方式反映出不同的家族關係以及社會結構,近代因歷史及政治因素,原住民族曾經被迫更改傳統命名方式,造成重大的文化衝擊,如今尊重多元文化已是社會共識,正名運動也喚起社會對原住民的重視。 原住民恢復傳統名字以及正名,其主要分類有以氏族名制的布農族、鄒族、邵族、卡那卡那富族及拉阿魯哇族;以親子聯名氏族名制的賽夏族及阿美族;以親子聯名制的阿美族、撒奇萊雅族、噶瑪蘭族、泰雅族、賽德克族、太魯閣族;以家屋名制有排灣族、魯凱族、卑南族;以親從子名制的達悟族則較為特別,達悟族人一生中會有三次名字,完全是以家族新出生的長嗣來命名,全家族即同步更名,以表示與長嗣間的相對身份。 新北市原住民族行政局今年以「尋根溯源正名之路」為主題,介紹現今十六族群特色及特有傳統命名文化,以特展方式分四大主題,分別為臺灣原住民十六族群文化展、大臺北地區原住民古地名展、原住民族正名大事紀、以及影展和週末電影院,即日起在新北市政府一樓大廳展出至八月三日;另於七月二十二日在新莊體育館陽光草坪舉辦,活力健康操競賽全國決賽及原住民族古調詩歌音樂會,歡迎民眾共襄盛舉,融入原住民族的多元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