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抗中國進口激增 美製造業呼籲重啟防禦工具

在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對中國電動車、太陽能板和其它戰略商品徵收嚴格關稅後,路透社報導,由美國聯合鋼鐵工會(United Steelworkers)領導的一個政策團體和國內製造業者正呼籲美國對中國進口品實施更強烈的貿易壁壘。

美國製造業聯盟(Alliance for American Manufacturing, AAM)今天(14日)針對中國產能過剩發布一份報告,呼應了拜登政府和美國盟友最近幾個月提出的擔憂,並表示需要迅速採取行動以遏制這一波已威脅到美國就業的廉價品和出口補貼浪潮興起。

這些團體呼籲回到已過期許久的一項進口激增保護工具,這是在北京於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時所設立。加入世貿組織讓中國轉變成為全球的出口強國。

這項所稱的「421條款」(Section 421)防衛措施是要讓美國可以實施臨時關稅,以緩和來自中國低成本製造基地的進口激增對市場帶來的干擾,而這些基地在23年前深受全球貿易體系的歡迎。

「421條款」只有在2009年,由當時的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在美國聯合鋼鐵工會的要求下啟動一次。這些工會的成員被受到大量中國進口品衝擊的輪胎工廠解僱。

美國製造業聯盟表示,由於新的進口激增威脅到新的產業,包括電動車、太陽能板和半導體,以及舊有的產業,例如鋼鐵、玻璃和輪胎,因此「421條款」應該再次啟用並加以改革。

美國製造業聯盟在報告中說,「北京未能遵守世貿組織的承諾,並持續是個非市場經濟體(non-market economy)。」「對關鍵產業提供國家驅動的支持正導致大規模產能,並威脅美國的進口激增,使得恢復『421條款』工具有其必要性。」

這份報告呼籲進行改革,容許對來自墨西哥和越南等第三方國家工廠的中國進口品實施關稅,並在對美國出口帶來永久傷害前,加快實施關稅程序。報告也指出,援助選項應該更廣泛、持續更久的時間。

這份報告並列出美國造紙、玻璃、鋼鐵和輪胎產業因中國進口導致的失業和工廠關閉情形,並表示,美國需要更積極主動的作法,以避免在新的產業重蹈覆轍。

原始連結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歐盟對中國電動車加徵關稅 彭博:德國試圖阻止或降低
中國業界正式申請對歐盟進口豬肉作反傾銷調查
中國官媒:將公布歐盟生產白蘭地反傾銷調查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