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抗極端乾旱野火災 丹麥研發AI偵測無人機找起火點

丹麥新創公司Robotto的首席技術長,在北部大城奧爾堡近郊測試無人機偵測火災的功能。銀幕顯示無人機的移動軌跡,在幾分鐘之內,這架具有AI人工智慧判讀和熱能感應儀的無人機,就找到起火點。

AI無人機執行長蓋佩爾表示,「我們訓練機器模組可辨識煙霧和火焰,同時也尋找熱源,結合之後,我們就能確認那裡真的有火災。」

2018年希臘、瑞典和美國加州的野火災情規模紛紛創紀錄,AI防災偵測無人機技術也應運而生。奧爾堡大學與新創企業產學合作研發出的無人機,使用AI分析偵測煙霧,計算出風速和延燒範圍,找出火勢最強的地點,縮短消防員研判火場資訊的時間,幫助加速滅火資源的分配,盡早控制火勢。

蓋佩爾指出,「我們把攝影機拍到的資訊輸進去,還有無人機的遙測功能,並使用AI處理即時資訊,再下指令給無人機,這些指令包括下一個飛行目標、攝影機指向哪裡、哪些資料要視覺化處理,傳送給消防員,在野火剛開始燒的階段,很關鍵的步驟是確認野火不會失控。」

每年處理好幾千起火災的美國加州消防隊,採用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研發的AI警示系統,將1千多具監視攝影機串聯AI系統電腦,針對範圍內的煙霧進行分析,一旦發現是火源,再經由人工確認無誤後,隨即啟動消防任務,至今已經成功攔截好幾起可能引爆嚴重災情的火災。

加州森林消防部隊長耶里提及,「AI監視器進行水平掃描,檢視是否有煙霧或是可能的火災、可能的事發地點,我們可以提高警覺並視察,或是需要進一步的行動,在119通報電話響起前。」

目前系統最大的難題,是懸浮粒子瀰漫的惡劣天候,會影響AI的辨識能力,儘管如此,消防單位仍肯定它的預警功效。

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研究員德瑞斯柯爾表示,「我們減少4成的119火災通報電話,成效會愈來愈好,未來是可以預期的,因為有更多人教導系統,輸入更多資料,機器學習,AI運作情況如何要看容納的資料品質與量體,也就是它辨識出煙霧的狀態,從不同種類的煙霧中。」

AI再萬能仍無法全面取代人力。為了防止偏遠林火釀成大災禍,這些揹著降落傘的消防菁英隨時待命從天而降,以撲滅致命的火苗。

空降消防員惠特摩爾說道,「空降消防員深入森林的野地火災,那些地區很偏遠,無法用腳、車輛或其他方式抵達,就舉發生閃電的地區,就會有很難滅的野火,但我們可以快速到達。」

美國農林服務部門成立的空降消防小組,320名隊員除了是專業消防員,還是通過檢驗的空降人員,他們派駐在全美7個基地,除了執行消防任務,也協助林務管理與其他救災任務。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極端氣候肆虐 美、俄野火蔓延當局束手無策
中科院自製騰雲無人機 墜台東活水湖
無人機二度入侵松機 抓到擬重罰15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