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尸位素餐的立委,砍他們的薪水有用嗎?

文:葉晉嘉

2020大選落幕了,在這次的不分區立委選舉中,不僅登記參選的政黨創下歷史紀錄,立委參選人總數也同樣突破新高,地區立委參選者更是冒出許多選民之前從未耳聞的政治新人。

在今年選舉結束後,有政黨提出,若黨內的立委出現「連續兩個會期遭公督盟評鑑為觀察名單」,將會剔除其立委身分。而在2016大選產生的立法委員中,雖然有對問政工作認真投入,並且擁有近乎全勤紀錄的委員,但是,同時卻也有曾在七個會期中,「四個會期法律領銜提案皆為『零筆』」、「六個會期遭列入待觀察名單」的立委存在。

立法院中的113席立委,每年都要花費納稅人約十餘億元的成本來維持其正常運作。但在部分選民的眼中,台灣的立法院只是個不時會出現灑麵粉、丟水球等等情境的地方。因此,我們不時能看到,人民對政治人物做出「整天只會作秀,都在虛耗國家資源」的評論。所以,有些民眾對此也時常提出「應該降低他們薪水」的主張,認為給付政治人物的高額薪資,對於納稅人而言是種無謂的浪費。

對於尸位素餐的立委,砍掉他們的薪水就好嗎?

立法院中,每位委員需要年年審核動輒高達數兆元的政府和國營企業預算,此外,各種法案的修正、制定,還有龐大官僚體系的監督工作,都需要各式行政助理、研究費用的幫助,才能提升問政品質。

有很多完全不盡責的政治人物當選,在選上之毫無作為卻坐領高薪,這是事實,我們不能否認,但同時,也有許多盡責認真的政治人物存在,並且仰賴這份薪資進而執行有水準的工作。重要的是,我們應該做出理性的選擇,用選票淘汰那些不適任的民意代表、下架那些尸位素餐的政治人物。而在這樣淘洗的過程中,那些被敷衍了事的政治人物白白領走的薪水,便比較像是相對之下,一種無法去除的必要之惡。

我們真正該做的,應該是對症下藥,並對其中不合理的情形進行改善。

近期多次發表挺台言論的捷克布拉格市長賀瑞普(Zdeněk Hřib)所屬的捷克海盜黨(Czech Pirate Party )便曾在捷克國會提出加強執行「國會議員一個月內無故缺席2次,隔月月薪減半;缺席四次,整月沒收」的法案,這樣的規則不僅能促進怠惰國會議員的效率,也不會影響到認真問政的民意代表,這便是值得我們加以學習的地方。

降低薪水,可能反把「素人」隔絕在政治之外

近年「素人參政」一直是個吸引廣大選民的元素,我們也總是對此抱著偌大的希望,想藉著他們的參與,使我們眼中的政治,逐漸從盤根錯節的不透明中脫離而出。

但在我們期待這樣不被傳統政治利益束縛的人選出現前,我們該思考的是,如果這個社會無法讓有理想的普羅大眾,在受這份薪資的吸引下,願意放棄原有的工作職位,並為了人民而投身在政治之中,那未來的政治生態,是否會如我們所希望的,能出現重大改變呢?

從身為一個YouTuber到投身政治領域,現任的「政治素人」台北市議員邱威傑便曾說,「認真做,而且手不髒的話,議員不算是個容易賺錢的行業」,在台灣的社會環境下,一個議員的選舉成本更至少是上千萬元起跳,光打一場選戰,便有可能會耗去當選後整個任期的薪水,更何況還不一定能夠當選。如果再往下調薪,對一般人而言,這便註定會是筆沒人想承擔的虧本生意了。

在職場中,一個人擁有的能力,便能決定他所值得的薪水,那換到政治之後,是否就該因此不同?給得出多少香蕉,才可以決定能聘到哪種猴子。但若單單以所謂的「慣老闆心態」,希望以低廉,甚至無償的代價,來打發政治體系中的民選公僕,那我們也可能無意中忽略了隱藏在其中的,那些對未來的正向投資。

如果今天我們不再提供一份有生活品質保證的薪水,給那些願意承擔責任的人,那我們應該想想,未來是否反而會造成不能沒有這份薪水的人無法參與政治?而檯面上的人,會不會只剩下依賴貪腐、黑金的那些參選人?

延伸閱讀
「遠距工作」聽起來美好,但朝九晚五的通勤上班族在心理上、技術上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