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等尊嚴 只是藉口

(圖/本報系資料照)
(圖/本報系資料照)

賴清德到雲林縣四湖鄉參天宮關聖帝君廟參拜時,大談兩岸和平之道。他說,只要在對等尊嚴之下,他當選總統後,一定敞開大門,談判或合作都可以。對等尊嚴?好熟悉的話語!2021年蔡英文的元旦文告不也曾經說「在符合對等尊嚴的原則下,願意共同促成有意義的對話」嗎?

蔡英文和賴清德所謂的對等尊嚴,究竟是什麼意思呢?怎麼樣,才算對等尊嚴?兩岸三通四流以來,哪一回兩岸談判不是在對等尊嚴的原則下進行的?馬政府時代兩岸簽訂的23項協議,不是在對等尊嚴的原則下協商簽訂的嗎?如果民進黨認定不是,何不直接取消23項協議呢?不承認九二共識,卻執意要保留基於九二共識所簽訂的23項協議,猶如打掉地基,卻堅持要保留地基上的建築物,如此反覆,如何讓人相信民進黨願意在對等尊嚴基礎上,促成有意義的對話、乃至於談判合作?

台灣高高豎起貿易壁壘,坐享千億美元的貿易順差,還反咬對方政治操弄,不知道這算不算對等尊嚴?或者,民進黨所謂對等尊嚴,是指「我的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台灣永遠不錯,錯的永遠是中國」?

民進黨的對等尊嚴,一體適用於所有的國際對話與談判嗎?進口萊豬、向美軍購、半導體供應鏈重組、爭取與美簽署BTA、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美國不都是予取予求嗎?何來對等尊嚴?或者,對等尊嚴只是民進黨不願謀求兩岸和平的遮羞布和藉口?

賴清德舉關公、劉備沒跑去和曹操簽什麼合約,比喻兩岸關係。他可能忘了,歷史告訴我們:

第一, 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兩岸統合,已到關鍵時刻。

第二,歷史上統一大業,和統不成,就只能用武力達成,南北戰爭的故事,正是美國「武統」的歷史。

第三,二戰以來,凡美國介入的和戰問題,皆以戰爭始,以悲劇收場。伊拉克、阿富汗、敘利亞、烏克蘭,血淚斑斑,可為殷鑑。國際折衝,美國從未促成任何和平談判與安排。

第四,以歷史為鑑,如果北京「和平統一」不可信,華府的「維持台海現狀」又豈能相信?

賴清德視「中華民國」和「中華民國憲法」為災難,不知要用什麼身分與對岸對話談判?又要如何對等尊嚴?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