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鵝吹琴


大安森林公園一隅,有一老者以口琴吹鄧麗君名曲「月亮代表我的心」,旁若無人,自得其樂,一對大灰鵝,大搖大擺,聞聲而來,凝神靜聽。

 

這一幅有趣的畫面,讓我想起荀子勸學篇中的金句:

昔者瓠巴鼓瑟,而沉魚出聽,伯牙鼓琴,而六馬仰秣。

由是觀之,鵝亦具有靈性,無怪乎「書聖王羲之」愛鵝成痴。

相傳,有一道士為求王羲之墨寶,於是養了幾隻肥鵝,守候在山陰道上,裝作和王老夫子不期而遇,央求他寫「黃庭經」以換鵝,王欣然從之,籠鵝而歸。這篇「黃庭經」,又被世人稱為「換鵝帖」。

「黃庭經」是道教上清一脈修習的要典。王羲之這篇經文乃小楷寫就,其法極嚴,其氣飄逸,後人說「寫不好王羲之「黃庭經」,入不了二王小楷門。李白也寫過「山陰道上如初見,應寫黃庭換白鵝」,就是出自這個典故。

有關鵝的故事很多,初唐四傑之一的駱賓王,七歲時就以鵝為題,寫下千古名篇「詠鵝」。「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這首詩,景物鮮明,極易哼唱,被後世編為兒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