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入智慧科技 水產養殖升級

台南七股示範場域裝設造流增氧機,可取代傳統四至五台水車增氧效果。(研考會提供)
台南七股示範場域裝設造流增氧機,可取代傳統四至五台水車增氧效果。(研考會提供)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讓傳統水產養殖業不再看天吃飯,研考會智慧中心透過經濟部工業局補助,於七股、學甲示範場域,導入各項智慧科技,除可省力省電、判斷水質變化,讓養殖產業全面升級。

研考會指出,水產養殖需求大,養殖取代傳統漁業捕撈已是全球趨勢,台南養殖魚塭面積近一萬四千公頃,是台灣養殖漁業重鎮。

市府積極爭取中央經費,除改善養殖漁業生產區公共工程,更與業界合作,引入各項智慧科技,包括裝設新型冷鏈設備、智能電箱、水質監測系統、造流增氧機等智慧科技,以科學管理取代經驗傳承,加速養殖漁業轉型及升級。

農業局長李建裕說明,魚塭危機多半發生在夜間或暴雨時,日前梅雨季,科技設備發揮功效,智能電箱能自動投餌料、遠端開關水車,無須再冒風雨危險;水質監測示警通知讓漁民能緊急應變,減少水質異常造成重大損失。

此外,一般傳統養殖產業電力成本高,新型節能冷鏈設備有效減少凍結水產品時間,新研發的造流增氧機,可取代傳統四至五台水車增氧效果,省電九成以上,節能減碳省電費。

研考會主委戴偉峻表示,以往魚蝦存活率取決養殖漁民自我經驗進行養殖判斷,導向科技化管理,有效降低養殖成本且提高整體產值產能,為水產養殖業轉型智慧養殖注入強心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