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入 AI 解方,供應鏈不「斷鏈」!不只能降低風險,還能幫你找到潛在供應商

供應鏈管理」一詞,過去甚少出現在大眾視野中,直到疫情期間,從防護用的口罩,到攸關各項科技發展的半導體晶片發生短缺,人們才意識到其重要性。

隨著 AI 的發展,如何將 AI 應用到供應鏈管理上,提高其韌性以及優化營運效能,也成了關鍵課題。研調機構 Gartner,將生成式 AI 列為 2024 年增加供應鏈韌性、引領供應鏈創新的新科技潮流,其中接受 Gartner 調查的供應鏈長(Chief Supply Chain Officer,CSCO)中,有一半計畫在未來 12 個月內導入生成式 AI,另有 14% 已進入應用階段。

強化供應鏈韌性,AI 助追蹤趨勢,降低風險?

供應鏈順利運作與否,存在著許多不可控的變因,像是天災、地緣政治或者類似疫情這種全球性的危機等等,供應鏈專業工作者,都致力於即時覺察並降低供應鏈風險,同時維持供應鏈的產能,而 AI 有機會可以優化這個工作流程,透過快速分析,提供應對或解決方案,提高供應鏈的韌性。

「人腦再怎麼快,也很難跟上瞬息萬變的各項突發事件。」SAP 資深副總兼人工智慧全球主管沃爾特(Walter Sun)說,AI 可以追蹤對供應鏈產生重大影響的新聞、事件和相關議題,分析歷史數據,預測後果並給出解決方案。

Fast Company 報導指出,AI 工具除了可以分析歷史數據並識別可能結果之外,也可以為潛在的風險預備多種規劃,以隨時應對。

以幾年前疫情引發的蘇伊士運河堵塞,導致全球航運延遲數月的事件為例,AI 可以分析季節性的需求狀況,還可以為各種「假設」情況建模,「一但這些情境發生,就有相對應的緩解計畫。」沃爾特表示。

麻省理工學院全通路供應鏈實驗室執行董事龐斯(Eva Ponce)認為,AI 工具根據市場模式和天氣數據等外部因素預測需求趨勢並非新鮮事,但其技術的進步會讓預測愈來愈準確,也能執行更複雜的預測,讓供應鏈管理者隨時做好萬全的準備。

AI 優化採購決策,找到潛在供應商

Gartner 指出,在採購領域中,生成式 AI 對其週期管理及供應商開發和管理的影響最大。AI 可以分析大量資料,預測需求、供應商績效、定價趨勢,以及優化庫存監控和績效來優化採購策略。

數據驅動的方法使組織能夠做出明智的決策並提高整體效率、節省成本。 「這幾乎就像有一個人類助理在你旁邊,提醒你注意你本來不會知道的事情。」沃爾特說。

事實上,確實已經有不少品牌供應鏈利用 AI 來快速篩選和分析大量資料,推薦潛在供應商,甚至做到自動議價。

《哈佛商業評論》報導,聯合利華(Unilever)使用德國新創公司 Scoutbee 提供的 AI 服務,在短時間內尋找替代供應商。Scoutbee 可以爬取網站數據,涵蓋供應商的財務、永續評分、客戶評分、海關文件資料,甚至是社群評價、新聞報導等等,生成潛在新供應商列表。

另外,西門子(Siemens)則是在產品包裝原料短缺時,運用 Scoutbee 爬取海關進出口資料,找到 150 加該原料的其他供應商,為西門子找到替代的供應商。

在議價方面,則有一個稱作 Pactum AI 的自動議價軟體,有超過十萬名供應商的零售巨頭沃爾瑪(Walmart)就透過它快速分析數據,以此與供應商談判議價,省下不少時間成本。

Gartner 供應鏈業務分析師托赫米(Noha Tohamy)指出,企業的供應鏈負責人對於導入 AI 躍躍欲試,但他們也需要考慮技術對員工的影響:有了 AI 之後,該怎麼讓員工投入更高附加價值的業務?以及該怎麼在 AI 賦能決策與維繫上下游供應商的「人際關係」之間取得平衡?這些都是導入 AI 之際,需要進一步思考的問題。

資料來源:Georgetow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Fast CompanyHarvard Business Review

更多報導
在綠建築上班,還想年減 4.2% 碳排!台灣電通如何透過碳盤查制定減碳計畫?
新品從發想到銷售只要 21 天、目標 2 年展店百門市!Life 8 母公司米斯特的成長秘訣
電商網站如何串接三方系統?盤點 POS、CRM、ERP 串接工具的優勢與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