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孩起床頻喊腳痛 當心這病作怪

小小孩清早起床喊腳痛,當心是這病在作怪!一名7歲的小一男童,突然不良於行,頻頻喊著腳在痛,尤其是一早剛起床時往往「痛到不想走」唉唉叫,家長一開始還以為孩子是單純的拒絕上學,沒想到就醫一檢查發現類風濕因子偏高,竟是罹患幼年型特異性關節炎。

幼年型特異性關節炎(JIA)過去稱為幼年型類風濕性關節炎,根據健保資料庫統計,發生率約為每十萬人中有5人,男女比率相當,全台每年的新增病例約200多人。

馬偕兒童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高羽璇說,幼年型特異性關節炎是一種自體免疫性疾病,主要好發在16歲以下青少年,從少關節型、多關節型到全身型共有7種類型。

其中較常見的是少關節型,主要侵犯全身1至4個以下的大關節處,包括膝、踝、手腕等部位;多關節型則是在肩關節、腳指與腳掌交接的蹠骨及指間關節等小關節處有5個以上發炎位置;嚴重的全身型關節發炎還會同時發燒、淋巴腺與肝脾腫大,預後相對較差。

高羽璇提醒,如果孩子不斷抱怨關節疼痛,或者有走路步伐不穩、跑步姿態歪斜,若不是短暫的腳酸或身體不適,且症狀持續一個月以上,便得留心是關節炎問題,延誤治療恐影響日後行走能力。

門診就另有一名8個月大嬰兒,髖關節在活動時會發出聲響,家長一直不以為意,直到2歲才發現孩子走起路來怪怪的,就醫觀察右側髖關節已突出,且有積水及腫脹,所幸轉介小兒風濕免疫科治療半年後逐漸好轉,走起路來已不再用「拖」的。

高羽璇說,幼年型特異性關節炎病童在早上易有晨僵現象,剛睡醒時關節間活動特別不順,但只要起床後逐漸活動,不適就會慢慢改善,與一般運動受傷後需要更多休息的症狀完全相反,家長可多留心觀察,目前已有各種治療方式,醫師會依不同情況給予藥物治療,必要時輔以復健或外科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