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水力發電擬放寬環評 專家憂

環境部預計6月底前預告「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修正草案,其中設置容量未達2萬瓩的「小水力發電」若能維持河川生態基流量,可成無須環評的標準之一。本報資料照
環境部預計6月底前預告「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修正草案,其中設置容量未達2萬瓩的「小水力發電」若能維持河川生態基流量,可成無須環評的標準之一。本報資料照

環境部擬規範裝置容量未達二萬瓩的小水力發電,若維持生態基流量可成為無須環評的標準之一,預計六月底前預告環評標準修正草案。專家擔憂,河川基流量缺乏對於不同區域的環境與生態評估,放寬環評標準恐引發爭議。

環境部環境保護司長蔡孟裕指出,環境部目前正在研擬再生能源如光電、小水力發電等開發納入環境影響評估,以小水力發電為例,如果能維持生態基流量又將引水放回原本河道,設置容量兩萬瓩以下的小水力發電就可能排除環評之外,但生態基流量究竟要維持多少還在討論中。

蔡孟裕表示,六月底前預告「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修正草案,除了小水力發電外,也包含生態敏感區、山坡地、特定農業區的太陽光電,只要設置容量達一定規模以上須進入環評。

地球公民基金會議題部專員梁聖岳表示,每條河流在豐枯水期提供的生態功能不同,生態基流量應透過水文資料訂定豐枯水期的不同標準,這在放寬環評標準前至少要做到。

經濟部水利署二○二三年評估河川小水力潛能地點有四十七處,梁聖岳指出,水利署的評估只考量了流量與落差等關於發電潛力的因子,缺乏不同區域的環境與生態評估,同時這些場址中有四十一處位於原住民族傳統領域,花蓮溪、秀姑巒溪、淡水河等潛力點過去都曾發生過流域開發爭議,貿然開發可以預見將有許多衝突發生。

【看原文連結】

更多udn報導
月存2萬ETF太慢 他推「抓飆股」速賺1000萬!全場搖頭:這是賭博
還沒放榜!他見「前三志願生」坐滿高中先修班 傻眼嘆:那麼競爭
她海底撈用餐遇4狀況「再也不想去」 一票人點頭:服務變差好失望
病毒無情攻擊…張學友3度道歉!揭驚人狀況逼哭1.1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