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琉球危機 觀光 vs. 生態 抉擇的難題|華視新聞雜誌

屏東縣 / 林志儒 採訪/撰稿 林洧旭 攝影/剪輯

位在屏東縣西南方的小琉球,從2000年開始發展觀光,成為台灣熱門的離島旅遊景點。 2023年交通船運載客量,高達220萬人次,觀光經濟大幅成長的同時,卻也為當地 生態環境 帶來強烈衝擊。2024年8月,記者跟著 在地潛水教練現場直擊,發現 原本生態豐富的潮間帶,成了遍布垃圾的沙灘;甚至因為當地漁港工程疏失,造成填土砂石裡頭,充斥垃圾和玻璃碎片,環境安全亮起紅燈。另一方面,雖然在地環保團體,努力推動島上的減塑生活,但面對大量遊客湧入,加上飯店財團開始進駐,過度開發的隱憂,一直都在。2024年7月《海洋保育法》三讀通過,是否能成為加強保育的有效工具,幫助小琉球重拾最初的美麗?觀光與生態能否雙贏?帶您深入了解。

浮潛自由潛水,SUP立槳衝浪還有獨木舟,這裡是小琉球大福西舊漁港,是當地最夯的水上活動景點,2024年8月下旬,卻 一切都變了調。 怪手卡車輪番作業,一勺勺泥沙就這樣被倒進海灣,突如其來的工程,被質疑衝擊環境影響生態,當地潛水教練陳聖諭,帶領我們重返現場。

昔日的絕美海岸線,卻淪為濱海垃圾場, 美麗變調的背後恐怕暗藏危機 ,事後追查發現傾倒廢土淤泥的,竟然就是大福西漁港官方管理單位。潛水教練陳聖諭說:「我們覺得說,這本來就一直都有在做工程,這是很正常。可是我沒有想到,他把淤泥直接倒在消波塊旁邊,幾場大雨之後,所有的汙泥全部往海裡面流過去了。」

大鵬灣風景區小琉球管理站主任蘇瑞芳說:「大福村村長辦公室跟我們反映說,因為現在迎王(季)將近,當地的習俗去那邊做祭拜需要沙灘。旁邊就是廢棄的漁港,那沙其實它是港口流到港區裡面,我們用怪手去把它挖起來,挖起來瀝乾之後,再把它運到下水沙灘。」

陳聖諭說:「就算你今天是港內挖出來的淤泥,也不應該沒有經過處理,就直接把它丟到這個地方。」蘇瑞芳說:「這個工作可能是我們管理處做得不夠謹慎,我們也要檢討改進,這部分跟我們水域業者,溝通不夠透澈,是我們作業上疏失,是真的我們會去改進。」

管理站坦承疏失並開始善後工作,但環境是否能夠恢復原貌,仍是未知數。 尤其 大福西漁港,近年來各項工程不斷,屢屢在當地掀起波瀾。陳聖諭說:「現在很多遊客,所以他們就噴了一條這個,噴了一條我們覺得很莫名其妙的東西,鄉民優先使用,那我到底要怎樣才可以(證明)是鄉民,只貼了一個很不負責任的公告,在門口說自己進來,受傷自行負責,這不是一個很成熟的做法,你看這個就很明顯,這不是一個安全的高低落差,我身高175,這已經到我的腰了。我覺得他們的出發點都是好的,鵬管處出發點是好的,但不是應該用這種做法。」

記者林志儒說:「大福西舊漁港的爭議事件,顯出有關單位,在制定或是執行相關政策之前,都未能事先跟當地居民以及業者進行有效溝通。而這樣的情況,在小琉球其他景點以及遊憩區,也是正在發生。」

王添正是土生土長的在地居民,2002年開始 在家鄉 經營民宿, 也 身兼潮間帶生態導覽員。我們跟著他來到漁埕尾潮間帶,映入眼簾的景象,卻和預期中截然不同, 顛覆我們對小琉球的想像。 過去以生態聞名的高人氣景點,旅遊旺季不見人潮,滿地垃圾, 使得 小琉球的觀光及海洋生態亮起了紅燈。

根據 環境團體 綠色和平,在2023年8月所進行的一系列調查,魚類跟珊瑚礁數量,都持續下滑當中。以花瓶岩的魚類單位面積個體數為例,2010年每單位還有2.5隻,到2023年已經滑落至0.6隻。

綠色和平海洋專案主任李于彤說:「小琉球周遭這幾個點位,這6個點位的魚類的密度是很低的,代表說魚的數量非常地少,而且魚的體長也有偏小的狀況。就以6個點位裡面,有一個山豬溝來講好了,它每平方公尺的魚的密度是不到1隻的。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也發現另外一個問題,就是小琉球這6個點位,珊瑚礁的健康程度,普遍來講都是亮紅燈。」

當地海域另一項隱憂,是優勢物種逐漸 單一化。 在海岸邊就可以看見的海龜,固然讓遊客們驚喜留念,背後卻代表著更大的警訊。李于彤說:「海龜來到這邊,就是因為這個地方海藻很多,海藻很多牠就喜歡來覓食。那海藻很多,有可能是因為廢水排放的這些汙水所影響的。」

台灣咾咕嶼協會祕書長陳汯葰說:「小琉球每個月空拍下來,平均都有600多隻的海龜,生活在小琉球的周邊。海龜很多,但是相對的其他東西越來越少,其實這個對於小琉球來說,並不是一個好的生態系發展。」

祕 小琉球自2024年7月開始,針對漁埕尾杉福還有肚仔坪,3個地區管制升級,單一時段上限300人,需有生態導覽員帶領進入,並收取60元的觀光保育費。 從潮間帶保育下手 , 加強維護海域生態系發展 , 但環境破壞生態失衡 , 問題改善了嗎 。

小琉球海岸生態協會總幹事王添正說:「你有看到動物嗎,就沒有看到動物啊,所以為什麼8月分,這裡會是我們第一組客人進來,因為沒人會來啊,我帶人進來我會被罵死。」王添正說:「現在沒有東西,你要開始要收費,我帶客人去要去看什麼。如果你是消費者,這個有消費糾紛啊。」

在地人士質疑收費制 , 成效不甚理想 , 收費標準也讓導覽員無所適從。 目前的導覽費用,管制區總價含觀光保育費是260元,非收費管制區則是190元,遊客多數都會選擇,前往費用較低的非管制區,反而造成其餘潮間帶更多負擔。王添正說:「你沒有辦法說所有的潮間帶都是封閉的,所有的潮間帶都是要進行收費,誰要來小琉球。」

李于彤說:「在潮間帶收費,它只能在某一個部分,想辦法解決人類對於整個小琉球海洋生態,破壞的其中一小環而已。所以我覺得這個政策,不能說它不好,只是說政府沒有用一個高度,去全盤地檢視小琉球的生態狀況。」

不願讓家鄉環境持續惡化,在地青年主動自救。林志儒說:「使用這個扭蛋機轉出來的咕咕幣,就可以跟相關合作店家換取環保餐具。」咕咕幣是由海洋廢棄物打造再生, 以扭蛋機的方式陳列在合作店家 ,投入150元便可獲得,可用來向店家換取環保餐具。遊客旅程結束,要離島時可保留餐具, 或是重新換回海洋貨幣 , 做為紀念下次登島使用 。

林志儒說:「掃描完QR Code,就可以跟相關合作業者,兌換「琉行杯」還附贈環保袋。」環保餐具加上環保杯,這是一群志同道合的島民們,致力在島上推廣的減塑生活。台灣咾咕嶼協會祕書長陳汯葰說:「在2020年的時候推廣咕咕幣,其實它就是幫小島減少紙碗或是便當盒,一次性的垃圾。」

2019年在地居民,組成台灣咾咕嶼協會,固定有淨灘活動,並嘗試從源頭來減少垃圾,推動環保餐具跟環保杯,也回收輕便雨衣清潔再利用,期盼遊客們來到這裡放鬆度假,都能是一趟環保無塑之旅。陳汯葰說:「我是一個小琉球人,我希望小朋友在這邊長大後,小琉球這邊有沒有什麼東西,可以讓他長大後還存在的東西。會覺得就是一群傻子,一群傻子在做一件對的事情。」

祕 為了下一代,努力堅持做對的事情,但觀光客大量湧入造成的衝擊,仍是必須面對的殘酷事實。新聞片段(2023.9.29)說:「東港東琉線碼頭人潮排排排。」新聞片段(2024.8.24)說:「沙灘上滿滿的都是人。」新聞片段(2023.9.30)說:「巷弄內的知名早餐店,遊客大排長龍。」

2023年往來船隻總載客數超過280萬人次,其中觀光客載客數高達220萬人次。身為全台面積最小,僅有6.8平方公里的台灣鄉級離島,小琉球的基礎建設早已不堪負荷。當地民眾說:「還沒有觀光的時候,其實這裡的居住人口,就有一定的人數,最高峰是1.6萬人,在民國60幾年的時候。(現在)有時候1天有萬人登島,那小琉球當地大概8千的實住人口,所以這樣1萬加8千,其實就突破了1.6萬人,設籍人口最高峰。所以可想而知,以這樣的人口量做的基礎建設,怎麼可能可以負荷得了。」

我們採訪到一位,不願具名露面的當地青年,她在大學畢業後返回家鄉,已經蹲點進行4年的田野調查, 透過長期觀察 , 明確點出危機 。當地民眾說:「在民國92年的時候,就因為水不夠,蓋了第2條海底輸水管,然後現在水又不夠了,大家又在研議說要蓋第3條。反正對於這些不夠,量被用完了不夠的狀態,政府都是擴充,你不夠我就再加給你,他沒有要去限制什麼源頭。」

王添正說:「這個自來水線然後網路線,2條的自來水管都是從這裡挖過來,所以這裡的潮間帶要讓它好,是很困難的,因為它本身的環境條件,就是有民生所需在裡面。」

面對觀光需求不斷失控擴增,當人們有所警覺,想亡羊補牢時, 法規腳步跟上了嗎 。當地民眾說:「小琉球正式發展觀光是2000年的時候,就是納入大鵬灣國家風景區的時候。在那個時期,之前的小琉球的狀態,其實是漁業發展很興盛,所以那個時期的小琉球,生態已經有一些變化了,但我們來不及去探討,怎麼把它做保育做修復,馬上就承接到了觀光。就是從以前到現在,我們好像都沒有讓它有休止符,都是很快地就接到下一個成長的階段,接下來小琉球的觀光要邁向下一個篇章,也就是財團,更大的資本來到了這座島嶼。」

目前小琉球,共有179間合法登記民宿,但當地民眾親自探查,發現實際民宿數量 超過 500間。採訪過程中,我們也實際直擊到, 豪華渡假村的興建現場 ,彷彿在預告,小島不敵觀光浪潮,無法避免的走向。王添正說:「其實我對未來是不樂觀的,再繼續發展的話,在不久的將來,應該也會像現在的墾丁這樣子。」

物價飆漲亂象頻傳 , 墾丁的沒落殷鑑不遠 ,小琉球如果想要避免重蹈覆轍,必須盡快定位出,最適宜的旅遊觀光模式, 還必須解決管理單位眾多 , 權責不明的迫切難題。 像是光是沙灘 , 主責單位除了有小琉球鄉公所 , 有些則是歸類在國有財產局之下 , 另外部分隸屬於 屏東縣政府交通旅遊處觀光科 , 及大鵬灣國家風景區琉球管理站, 已劃設的保育區 , 則是由農業部漁業署管轄。 面對管理困境 , 環團期盼 透過2024年7月中旬 , 三讀通過的《海洋保育法》 , 有效明確規範 。

李于彤說:「《海保法》立法之後,它也賦予了政府要訂定統一的,海洋保護政策方針。所以也會給其他的政府單位,要做海洋保育的時候,有一個最終的目標跟策略可以依循。」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副署長吳龍靜說:「大家認為如果,除了現有的保護區之外,還有其他需要再進一步保護的區域或是生物對象,可以利用《海保法》來劃設所謂的庇護區。當然這也需要在地的大家,居民也好或是團體也好,大家有共識的時候,就可以來推動庇護區的劃設。」

《海保法》除了可做為 立法管理的統一準則 , 針對庇護區 , 還能做到分級管理 , 開放公民參與 。李于彤說:「它有一個審議會的機制,這個審議會裡面,實際上有說得很清楚,包含原住民團體、漁民團體、專家學者、環保團體,在這個過程中都是可以參與的。《海保法》也賦予了一個由下而上,大家一起來做保育的一個機制。」

小琉球的觀光經濟跟環境保育要如何兼顧,短期內或許還是無解難題。無論是當地居民,還是外來業者或是有關單位,都必須盡速正視,開始著手解決危機刻不容緩。

原始連結



更多華視新聞報導
台灣離島首例 小琉球3潮間帶收費每人60元
海洋保育法 綠色和平促立法院本會期儘速通過制定
台灣櫻花鉤吻鮭復育有成 野外數量達1.5萬尾 創下歷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