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磁磚.大歷史 聽堀込憲二說「磚」情

磁磚裝飾在建築外牆,形塑出建築多樣的表情。
磁磚裝飾在建築外牆,形塑出建築多樣的表情。

「圖/文.台灣光華雜誌」

近年來很夯「路上觀察學」,各式的走讀活動,把眼光放在庶民的日常所見,嘗試從街頭的吉光片羽,如一幅廣告、一塊招牌、建築一隅,說時代的風花雪月;他們講述的不是「大歷史」,而是見微知著的「小時代」,挖出更多的未知,從小細節看見台灣特有的文化風景。

大面積裝飾在建築外牆的磁磚,是形塑建築外觀的關鍵,其多樣形式,讓建築表情更生動,隨著各時代的工藝與流行,每一個時期的磁磚還藏著說不完的故事。來自日本,定居台灣多年的建築學者堀込憲二(Horigome Kenji),爬梳文獻,連結台灣與日本,說出藏在一片片磁磚中,百年的台灣故事。

「磚」屬名稱

到淡水紅樹林拜訪堀込憲二,正在書寫台灣磁磚專書的他,收藏的各式磁磚,一堆堆的分類好,佔據了地板大半的空間。

已半退休,仍在台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兼課的堀込憲二,不改學者做研究的精神,一坐下就說要先正名。「台灣現在稱的花磚,正式名稱應該稱為『馬約利卡』磁磚(Majolica Tile),多數是日本製作的。」花磚指的是「傳統瓦厝建築中常見多樣的鏤空花磚,除了裝飾性外,也可讓光線投射或空氣流動於建築中,並減少風力對於建築體的壓力。」他翻出李乾朗《台灣古建築圖解事典》書中所提的花磚定義,先區隔了兩者的不同,才開始說起研究的故事。

「我是建築系畢業的,受教育的年代在1960~1970年間,那個時期流行的是現代建築、摩登建築,這種建築的特色是外觀簡潔,裝飾物不多,那時候我的老師總會說空間比較重要,表面裝飾沒有那麼重要,這也讓我一直以來不太喜歡過多裝飾的建築。一直到台灣來才發現,建築的裝飾也很重要。」他靦腆地說。

30多年前,堀込憲二受聘台大客座,偶然的機緣,在附近的骨董店發現兩片馬約利卡磁磚。別人是欣賞磁磚繽紛的樣式,但他卻翻看背面「Made in Japan」,勾起他的好奇,讓他開始收集馬約利卡磁磚。他翻過一片片磁磚,指著背後的出品國、年代、意匠登錄字號等資訊,「意匠登錄就是設計的專利」,再循線到日本專利局翻找,查出號碼所屬年代的紀錄,一片片的身世就被翻找出來,這些資訊是藏在建築中不出聲的線索,對於文資修復與保存再利用都大有幫助。

替代性的裝飾

常裝飾在台灣紅磚老屋上的馬約利卡磁磚,在日本反倒少見。他分析,日本的民宅多是低彩度的木構造、土製牆壁為主,色彩鮮艷的馬約利卡磁磚反而無用武之地。在日式建築中,磁磚因能防水及耐化學物品的特色,多被使用在浴室、廚房、廁所以及玄關入口等場所;相反的,台灣的民宅古厝,一來方便貼附在紅磚上,再者台灣人也喜歡將其裝飾在外牆,帶點炫耀的意味。

「馬約利卡磁磚可說是裝飾的替代。」堀込憲二說明,往昔,台灣有錢人家的宅邸會用交趾陶或馬賽克做裝飾,在馬約利卡磁磚出現後,色澤鮮艷、表面光亮的馬約利卡磁磚成為替代品,其效果跟交趾陶及馬賽克的效果類似,但是更易施工,讓馬約利卡成為台灣民宅的新寵。

從紅磚到磁磚

「現代磁磚是紅磚變薄後形成的產物。」堀込憲二說起他研究的另一支線「現代磁磚」。他表示要細究現代磁磚的沿革就需要往前追溯到紅磚(赤煉瓦)建築。日本的紅磚建築是從明治元年(1868年)左右開始流行,此風潮也隨著日本建築師來台而落地。20世紀初期,台灣諸多公共建築都是紅色的磚造建築;但是堀込憲二要我們仔細分辨,紅色的不一定是紅磚呦!今日的台灣菸酒股份有限公司(原台灣總督府專賣局,1913年)、濟南教會(原台北幸町教會,1916年),是標準的紅磚建物,他解釋,早年為了外觀美化,建築工人會選用品質較佳的紅磚(表面平滑有光澤)砌在建築表層,這時期紅磚屬砌疊的方式。但是細看如台中火車站(1917年)、總統府(原台灣總督府,1919年)的外牆,內部是以紅磚砌出結構體後,再於表面黏貼「赤小口磁磚」(紅磚丁面大小的磁磚),也顯示磁磚逐漸變薄,施工方式也改成黏附在建築表面的發展歷程。

城市的流行色

1923年關東大地震,震垮了許多日本明治以來象徵近代化的紅磚建築,建築風潮於是轉向以鋼骨、鋼筋混凝土(R.C.)結構,「但是R.C.建築的缺點是外層會吸水,需加以保護,建築師馬上想到用磁磚。」堀込憲二說。再加上,「紅磚造建築雖是明治時期建築的代表,但是經過了關東大地震,大家反而覺得紅色是過去的顏色。」磁磚因此開始出現咖啡色、黃色、白色,甚至是綠色、淺綠色;同時依製造技術發展出Scratch磁磚(抓紋磁磚)、粗面磁磚、筋面磁磚(台灣稱「十三溝」)、Tapestry磁磚、Terra Cotta等。這樣的流行也進到台灣,散布在各城市裡。如司法大廈(1934年)和台南的林百貨(1932年)外牆貼著Scratch磁磚,台灣大學校史館(原舊總圖書館,1929年)表面採用筋面磁磚,台北中山堂(1932年)則用了灰綠色的Tapestry磁磚。

堀込憲二以完工於日治時期、共70棟的建築為案例,親赴現場色彩判定,以色票比對加以記錄,彙整出建築的色譜,也得出台灣的城市色彩與日本建築外牆使用磁磚色彩階段幾乎同步,從主流的磚紅色,過渡到Scratch磁磚常見的黃褐色,再演進第三階段,除了黃褐色的筋面磁磚外,同時也看到黃綠及青綠色系等最新穎的磁磚色彩。

這些出現在日治末期、近代建築的外牆,常見到黃綠、青綠、青灰、或灰綠色的磁磚,在台灣被稱為「國防色磁磚」,但是否真有國防意涵?堀込憲二探究了全球防空迷彩流行的時間點與相關論述,發現關於國防色的論文付之闕如;再加上迷彩的效果重在明暗變化,一整棟量體以國防色磁磚偽裝,其效果有限,因此堀込憲二破除國防色的論述,「我認為並非是國防色,而是當時流行的顏色。而台灣受日本建築潮流所影響,日本建築又受美國近代建築影響而來。」

建材的奇幻旅程

在堀込憲二收集的各式磁磚中,除了從台灣的老屋回收拾得、獲得屋主贈送,或從國外收購,他拿起一塊身世特殊的地磚,這是位在新北市三峽區仁愛街的「救生醫院」診所內迴廊鋪設的地磚,它的身世可是大有來頭。堀込憲二訪談「救生醫院」第二代院長陳中州得知,救生醫院當年有增建計畫,但當時(大正末年)台灣處於建材不足的情況,因此第一代院長陳文贊投標購買預定解體的建築,把舊建材拿來使用,就是已於1923年解體、位在當今總統府和台北賓館間的「民政長官官邸」內之一棟建築,「在當時珍惜資源的年代,將解體舊建材再利用是非常平常的現象。」

這批身世傳奇的敷瓦(約800片以上),堀込憲二將之整理發表成〈台灣三峽救生醫院「印花文敷瓦」之樣式及歷史〉一文,以日本敷瓦為引子,爬梳資料文獻,並考究這批敷瓦是日本受西歐磁磚影響前的古老樣式,推測是日治初期引進台灣,就其年代與日本國內之稀有度兩項特色而言,是非常貴重的文化資產。但也點出磁磚貼附在建築物上,常常隨建築物消失,磁磚也就佚失的命運。

磁磚裡的世界史

馬約利卡磁磚起源自伊斯蘭的陶器、磁磚,堀込憲二說:「它原初的功能是裝飾作用,在其發源地,沙漠或少雨的伊斯蘭地區,其住宅形似土角厝,只是土角厝的外表單調,人們開始在房子表面做變化,剛開始是以凹凸創造出立體感與陰影,接著在土角上塗上顏色,馬約利卡磁磚是在如此背景下一步步演變而來。」馬約利卡磁磚後來傳播到各國,影響到西班牙、義大利、荷蘭、法國等國,也發展出自身的磁磚文化。約在16世紀中葉流傳到英國,又因為產業革命在英國揭開序幕,影響了馬約利卡磁磚製作的技術革新,而發展成風靡市場的英國「維多利亞磁磚」。

維多利亞磁磚在日本江戶幕府末期至明治初期傳入日本,日本職人開始以維多利亞磁磚為樣本研究開發。到20世紀初期,日本研發出乾式成形法的製磚技術,品質與水準皆有飛躍的進步;約在1920年開始生產、出口馬約利卡磁磚;從年代來推估,建於1901年的台北賓館使用的馬約利卡磁磚就是英國維多利亞磁磚。

如前所述,日本民宅並不適合裝飾馬約利卡這類色彩繽紛的磁磚,因此日本生產的馬約利卡磁磚是以出口為主,市場就在鄰近的中國、東南亞、印度、南北美洲等。堀込憲二推估:「台灣民宅上的馬約利卡磁磚約九成以上都是日本製的,這與台灣是日本殖民地相關。」而日本公司依據在地化的需求,製作具地方風格的馬約利卡磁磚,如在台灣常見有吉祥圖像、蔬果動物等,在印度則有梵文字或印度神的圖示。

小小一片磁磚的故事,讓我們彷彿經歷一場經濟地理、全球化市場的歷程。英國的磁磚製造技術,加上工業的優勢,使其成為市場上的主流,後起的日本經過模仿、努力研究,研發出品質相當的磁磚,更藉由地利與殖民統治之便,輸出他國。台灣是日本出口馬約利卡磁磚的首站,讓這來自異國的馬約利卡磁磚成為台灣民宅屋脊、立面牆上的美麗風景。

問堀込憲二對於戰後建築外牆磁磚的觀察,他舉了戰後多處現代主義建築,被暱稱為「洞洞館」,為張肇康建築師所設計的台灣大學農業陳列館(1963年);已被指定為古蹟的台北護理健康大學文教大樓(1963年),是出自高而潘建築師之手;國立故宮博物院(1963年),黃寶瑜建築師設計;還有東海大學路思義教堂(1963年),由貝聿銘及陳其寬建築師設計,表面鋪設的黃色琉璃菱形面磚,面磚上有乳突釘頭,類似傳統建築的穿瓦衫牆壁。細觀建築的表面磁磚,都饒具特色,代表建築師的風格、品味,以及各時代的潮流,耐人細細琢磨。

一片小小的磁磚,拼貼出城市不同的風景,也連接了日本、台灣、東南亞、中國、英國等歐陸國家,不深究不知道的「物」歷史,連結了世界成一家,讓人意猶未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