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電動車預計年底亮相,真能追趕特斯拉?雷軍的「第二條命」會長怎樣?

如同當時將蘋果視為手機業務的競爭對手,小米的電動車則是對標特斯拉。消息指出小米將在2023年底推出首款電動車,價格可能落在26~30萬人民幣之間(約新台幣116~134萬),手機商小米有機會與特斯拉匹敵嗎?

根據《晚點》與《南華早報》報導,隨著中國加速推廣電動車,小米也要加入這個已有200多家廠商的造車市場,預計推出的入門電動車款,採用比亞迪的磷酸鐵鋰電池,搭配Nvidia Orin晶片、雷達感測器和智慧座艙。

小米創立12年,董事長雷軍的第一條命是手機業務,近幾年將目標對準蘋果,2020年以來喊出「高端化」目標,但隨著手機面臨集體成長困境,讓小米手機平均銷售價格(ASP)從好不容易達到的1,100人民幣,去年前三季平均又掉回1058.2元。此時,智慧電動車就成了小米的第二條命,並將特斯拉視為「首要超越目標」。今年初雷軍的公開信宣布,盧偉冰接手手機事業,而雷軍則是將重心轉往電動車業務,不過,作為電動車市場後進者,市場給予小米的時間和機會都不多。

過去小米引以為傲的優勢不在?

「技術為本、性價比為綱,做最酷的產品!」這句話是雷軍的名言,過去小米手機或是各種家電秉持便宜好用的高CP值,在銷售上都有不錯的表現。然而電動車的訂價卻不是很親民,原因是汽車的供應鏈較手機複雜,各類原材料的價格波動,加上採用比亞迪、寧德時代等電池的成本考量。

小米手機與家電過去透過飢餓行銷、限量模式,搭配人造的「米粉節」創造更高銷量與市占率,但電動車這樣的高價商品,恐怕無法套用這樣的行銷方式。

再來是自動駕駛技術,兩年前小米內部評估「自駕」是核心關鍵,而背後需要強大的人工智慧基礎,與雲端計算、視覺感測與監控、導航定位等軟體服務。雷軍曾舉例停車場景的最後一哩路體驗,把預定車位、自主停車與機械手臂自動充電結合,實現一站式的自駕停車方案;然而慢了兩年,競爭車商都已具備類似甚至更強的自駕軟體基礎。

摩根史丹利分析師Adam Jonas表示,2023是電動車產業的重置年,整個市場可能轉變為供過於求,唯那些靠自有資金、規模和成本優勢的企業才是相對贏家。

另外,小米電動車從驅動系統、車身與底盤到車用軟體,全都自己來。雷軍就曾說道,智慧電動車已從過去的機械產業轉變為資訊產業,小米不做就會被淘汰。唯一優勢是整合自家生態系產品,小米手機與AIoT能整合各類家電在未來應用在車內,例如空氣乾燥能裝加濕器、因應霧霾則是空氣淨化器,搭配智慧音箱控制駕車場景,這是目前其他汽車製造商所缺乏的整合優勢。

外有特斯拉,內有蔚來、小鵬和理想同步競爭。小米最大的障礙仍然是時間,電動車發展晚同業兩年,競爭程度就以指數型提升。中國乘聯會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11月新能源車的滲透率已達到36.3%,然而2021年小米宣布造車時僅8.49%。

2022年12月特斯拉中國交車數為55,796輛,在中國交車數量下滑,但特斯拉日前宣布Model 3降價為人民幣22.99 萬元(約新台幣102萬)。特斯拉拿利潤換取交車數,讓小米的訂價更受威脅。根據《國信證券》報告,蔚來、小鵬和理想12月交車數分別為1.6萬、1.1萬與2.1萬輛,小米得以喘息的是,中國這三家國內電動汽車製造商尚未盈利。

延伸閱讀:特斯拉降價換買氣!史上最便宜的model 3來了,中國產百萬元就能入手

按照小米汽車的官方時間表,2024年初首款車型就會正式亮相。小米希望屆時能夠拿出一款真正與特斯拉Model 3競爭的車,如雷軍曾言:「小米成功的唯一途徑是成為前五名之一,並年出貨1,000萬輛。」

資料來源:南華早報晚點新浪科技1國信證券新浪科技2新浪科技3新浪汽車

責任編輯:錢玉紘

更多報導
小米汽車2024年實現量產!雷軍公開喊話:進度比我預期還快
特斯拉掀起降價血戰,一張圖秒懂他為什麼敢!誰有底氣躲過馬斯克的震撼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