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鎮醫院革命 修復心靈的傷與病

小鎮醫院革命 修復心靈的傷與病

身體會病, 心靈呢?曾被稱「公辦龍發堂」的台北榮總玉里分院,如何摘去外界的歧視標籤,為精神病人築起一個復健的安樂窩,出院後更能安居樂業,不再上演如電影《一念無明》的無奈?

每個成人都忘記自己曾是一個小孩子,我們都曾如此純粹、如此真誠,為什麼我們現在不可以?」電影《一念無明》編劇陳楚珩,談著法國名著《小王子》,並這麼提問。

因為電影中余文樂飾演的主角黃世東,除了得承受躁鬱症的苦痛,折磨他的還有外界對精神病人的標籤——他失去了朋友、遍尋不著新工作,鄰居還表決,把他和爸爸趕出租屋處。

只有一個孩子,願意和他做朋友、給關心,「小朋友看身邊的人最單純,他對別人沒有那麼多標籤,」陳楚珩談起這個角色設定。

《一念無明》傳達了現實的無奈和期望。在電影外,甩開標籤、回歸純粹的相處,早在花蓮縣玉里鎮萌芽。

上百位精神病人出院後,能實踐黃世東無法體會的「安居樂業」。他們依著玉里鎮的步調,和鎮民一起工作、生活。這樣的共融,更吸引新加坡、泰國等國的學者與政府官員前來取經。

特別的是,他們還不只在庇護工場上班,從一早市場內的蔬果攤,到街上的超商、小吃攤、餅鋪、機車行、加油站,都可見他們忙進忙出的身影。拐個彎,還能在碾米廠或民宿碰上他們。

待在同個工作崗位五年的人,不在少數,還有年資超過十五年的老員工──他們已是鎮上的一員。

就連在當地的日照中心,也可見他們帶著失智長者做早操、協助上廁所、量血壓或準備午餐,成了居服員和社工的得力助手。

「過去我生病又情況不好,好像等死的感覺,」罹患重度憂鬱症的曉愈(化名),在學生時期發病,十幾年失業的她到了玉里,得到穩定的工作,「上帝關了這道窗,還幫你開了另一道窗,還是有機會好好生活。」去年底,她和伙伴洪君(化名)在醫護團隊的鼓勵下,還完成照服員培訓,這更讓他們很有成就感。

一份工作,不只是一份薪水,還是對自身價值的肯定。

從純粹看病,到好好看「人」

去年,更有十二位出院病人,在台北榮總玉里分院個案管理師楊淑齡的協助下,在當地租屋,還和房東成了好鄰居,互相串門子,或在晴朗的晚上相約散步、逛夜市。

「他們搬過來的時候,已經有兩個我比較認識,一個在我舅舅那邊打掃七年了,」房東羅美珠早認定他們是鎮上的熟面孔,「我不會覺得他們有問題,我們打成一片。」

打成一片,不是偶然,而是二十多年前,台北榮民總醫院玉里分院跨出醫院圍牆,往社區逐步耕耘的成果。

這個創建近六十年、位在秀姑巒溪畔的醫院,是台灣最大的精神科醫院,收治兩、三千個慢性精神科患者。他們多是思覺失調症、憂鬱症等重症病人,往往在西部醫師沒解方了,或家庭無法繼續支持了,轉院到這。過去,外界還稱這裡為「公辦龍發堂」或「病人的終點站」。